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倦极”     
《屈原列传》:“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地;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极”课本没有加注。单从字面出发,容易当做“倦”的补语。但“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对应,“极”作为补语,就破坏了排偶结构。实际上  相似文献   

2.
高扬 《语文新圃》2010,(5):36-37
《史记·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这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言文课文。可是对于这一句话中的“劳苦倦极”,相关的解释却有两种。第一种是很多语文教师都经常使用的,即“困苦疲倦到极点”。  相似文献   

3.
<正>一、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北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有一条注解:“‘极’作‘病’解,即‘困惫’之意,与‘劳’、‘苦’、‘倦’三字意义相近,不是副词。”四个词,连起来表达一个意思,总嫌太“词费”了一点。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一个陷入绝境的人,为了片刻疏解他被压抑的沉重心情,就迫切希望能宣泄自己胸中的苦闷,以求得别人的一点点同情。但是,就连这一点微薄的愿望,也有人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屈原列传》教学三疑甘肃/魏泽民一、“恒”“怛”不通,疑为字误。高中语文第六册(人教社1991年4月第一版)《屈原列传》云:“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恒··,未尝不呼父母也。”课本注释中将“惨恒”二字写作“惨怛”,解作“内心悲痛”...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六册辑选的《史记·屈原列传》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课本的注释中没有这句话的解释。笔者认为“极”字在这里应理解为“倦”的同义词,即“疲倦、劳累”的意思。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一书中,辑选了《三国志·华佗传》一文。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便不当使极尔。’”华佗在这里讲的是人体的保健,意为:人的身体应当活动,只是不能过度,使身体劳累。由此可见,这里的“极”应当理解为“倦”即“劳累、疲倦”的意思。《汉…  相似文献   

7.
屈原的《天问》是一篇内容博大精深、结构严紧、层次井然、句式参差历落、音韵自然协调、形式特异的旷古奇文。篇名“天问”,顾名思义就是向天发问的意思。这就是《史记·屈原列传》所说的:“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标的启动,高中语文课程内容也有了调整。例如《屈原列传》在之前是整篇学习,而如今只保留了其中的这一段: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相似文献   

9.
祝鸿熹 《语文新圃》2009,(11):35-35
《史记·屈原列传》提及屈原作《离骚》的缘由: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修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相似文献   

10.
释“极”     
“极”在古代汉语里有“疲惫”和“穷困”义,人们多不知道,往往误用今义“极点”、“极限”、“极尽”去理解。例如:  相似文献   

11.
《广雅·释诂一》:“疲,极也。”汉代服虔《通俗文》:“疲极日惫。”汉唐时代,“疲极”往往同义连用。“疲极”,犹言“疲惫”。故《通俗文》记下“疲极曰惫”,是说疲、极、惫是同义词。但我们如果不辨古今语言实际,一概理解为“极度疲乏”,那就犯了“以今律古”的毛病了。《汉语大字典》把“疲”字分为“劳累”和“极”二义,又把“惫”释为“极度疲乏”,那是不符合“极”义本真的。“极”有“倦”义,郭在贻先生已言之,书证也不难找到。今录八例如下:例1.《汉书·王褒传圣主得贤臣颂》:“匈喘肝汗,人极马倦。”“(匈”通“胸”。人极马倦,正…  相似文献   

12.
从“极”字何以有“疲劳”之义谈起有一本古代汉语新编教材,文选部分曾选载《三国志·魏志·方伎传》,误将“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之“极”解释为:“极,极点,顶点。用作动词,达到顶点。”这种典型的望文生义,很快受到使用者的批评。杨琳正确地指出:“极”有“疲劳”义;“不当使极”,不当使身体疲劳也。唯有这样解释,才能圆满而准确地表达出当年名医华佗对广陵吴普所说这段话的真正含意。但杨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未能进一步指出“极”何以有“疲劳”一义。(?),《说文》“(?)((?))也。”“极”与“(?)”音同义通,故可训为“疲劳”。换句话说,“极”之所以含有“疲劳”义,乃由“极”通“(?)”而来。只有我们明确无误地点出“极”与“(?)”二字之间的通假关系,才能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果现有汉语辞书明确  相似文献   

13.
高一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句:“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对“坚明约束”的解释是:“坚,固定。明,明白。坚明作约束的定语。约束,名词。”笔者认为,这种解释语焉不详,对学生理解课文并无补益。查《辞源》可知,“约束”有三个义项:①缠缚。②规约。③限制。作名词用的是②③两个义项。从例句出现的课文语境看,蔺相如主要通过指斥秦国自穆公以来的诸君存在失信于人的现象,为自己暗中送璧归国寻找借口,避免被动局面,固此,这里的“约束”当作“规约”、“信约”解释。联系前文,这里应该是指秦王“以十五城予赵”而换取和氏璧,并“斋五日,设九宾于廷”的许诺。“约束”既取此义,那“坚明”又作何解呢?如按课文注释,取“固定明白”义,把“坚明约束”看成是名词作中心词的偏正结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三册《庖丁解牛》中“技经肯綮之未尝”一句 ,课本注释为 :“此句为谓语省略句 ,又是宾语前置句 ,应为‘未尝 (碰 )技经肯綮’。之 ,助词 ,起提宾作用。”把此句看作是用“之”提宾的宾语前置句显然是正确的 ,但若说它亦是谓语省略句 ,笔者认为值得商榷。要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是弄清“未尝”在句中的确切含义。“未尝”在古汉语中可以作为一个表示否定的凝固形式而出现 ,可解释为“不曾”或“没有过”。如同一篇课文中的“三年之后 ,未尝见全牛也”句及《战国策·魏策》中的“臣未尝闻也”句 ,其中的“未尝”就都是这种凝固形式。…  相似文献   

15.
有个成语,诲人不倦,意思是教育别人极有耐心,不知疲倦。这里,笔者把它改为被“诲”者倦不?作为教育者或管理者,特别是教育界的管理者,诸如校长、政教主任、辅导员、班主任等,我们是经常教育别人的,而且总是循循善诱、谆谆告诫。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问过自己:被“诲”者倦不?或者是否问过被教育者和被领导者:你厌倦不?也许从来没有。有些教育者总是单方面地认为:我是在“诲人”,我是为他好,他不应该厌倦。他们从来不考虑换一种让双方都不倦的方法。不知怎的,一提到诲人不倦,总让人想起那种穿长衫的、上了年纪的先生,总让人想起一套一套的大道…  相似文献   

16.
指喻     
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阗然,其色渥然,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他日,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我给学生讲授《屈原列传》,当讲到(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这段话时,作了不同于注释的解释,于是引起了随堂听课的同科教师的异议。现在,我认为有必要将我的看法公诸同好,并阐述由此而想到的阅读文言文说解疑难的一种方法,以期明见者教正。当时说到,一这段话的头四句应当合而为一义来解释,认为:聪,指听觉聪慧:明,指视觉敏锐;“不聪”与“蔽明”连解,意谓“遮蔽了视听”,因而所听不聪,所见不明,不能分辨是非,弄清黑白。谗谄:言“进谗言谄媚”;邪曲:指邪曲小人;  相似文献   

18.
新编高中语文第三册《诗经·卫风·氓》有一句:“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各种资料对此句中的“靡室劳矣”解释不一。课本的注释为“家里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靡,无,没有,室劳,家里的劳苦活儿。”而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三册479页)的注释为“没有家务劳动.意思是丈夫还爱自己,不使自己从事家务劳动。靡,没有,室劳,家务劳动”。“靡”、“家”、“劳”的解释无多大区别,两个注释的意思却截然相反。此句该作何解释呢?  相似文献   

19.
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 ,把命题、批改视为教师的“天职” ,于是 ,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就心甘情愿地隐入作文批改的汪洋大海之中 ,事实证明 :教师劳苦倦极、疲于奔命 ,而学生却漠然置之。收效甚微。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 :“教师本人批改 ,而所批改或当或不当 ,询之学生 ,学生又不尽明晓教师之用意 ,如此者即属劳而少功。”对学生的作文一开始作些示范性的批改是非常必要的 ,但一味地包办下去就只能是作茧自缚了。所以 ,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段力佩同志很有胆识地说 :语文教师要少改甚至不改作文 ,要把精力集中到指导学生作文上来。他的话 ,道出了作…  相似文献   

20.
清人刘熙载《艺概·经义概》中云:“立一义于先,然后有离有合,离者离此,合者合此也。若未尝先有所立之义,不知是离合个甚。”这里所说的“义”即文章的中心,“离合”是指文章组织材料的方法。“离”从表面上看文章叙述中断,舍此言彼,似乎散漫离题,而实际上,一脉贯通,万象归宗。“合”则是围绕中心,切题合义。文章若得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