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来务工子女分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两类,在其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各种问题,其中心理问题尤其突出。因此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问题,是目前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交流访谈以及实地考察等方式,研究流动儿童的学习心理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外来务工子女在面对学校教育与人际关系的问题时普遍存在焦虑、自卑等心理状态上的不足。需要通过自我调节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改进。学校以及家长需要担负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并及时发现和有效干预他们的心理问题,以提高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得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杨会芹  刘晖 《科技风》2013,(13):215
流动儿童是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属于"处境困难儿童"。本研究考察了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调节效应,并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流动学前儿童日益增多,其"流动"的特征必定会影响这一群体的社会适应和性格形成。因此,笔者针对促进流动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提一些建设性建议:(1)政府建立健全流动学前儿童的社会和教育保障制度;(2)密切家庭关系,提高流动学前儿童的心理安全感;(3)教师积极介入,引导流动儿童缓解焦虑情绪;(4)根据年龄特点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丹 《学会》2010,(2):24-26
随着人口不断流入城市,一些流动人口聚集处出现了大规模的流动儿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处境奔走呼号,进行着政策上的倡导。相应的,NGO已经在以行动参与到流动儿童的教育当中,无论是在理念还是在专业队伍方面,NGO参与流动儿童教育都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文章以A社团流动儿童项目为例,对这些优势做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流动人口激增,大量学前流动儿童涌入城市,学前流动儿童因政策、福利保障机制等多种原因,仍属于受忽视的群体。该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在社会支持理论视野下分析3~6岁流动儿童早期教养的政府支持系统、群体支持系统和个体支持系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应协同社会多方面力量,形成社会支持网络系统,才能有效解决学前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城市流动儿童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主要是通过心理社会适应这一指标来评估流动儿童对都市生活的适应状况。  相似文献   

7.
流动儿童的教育,是中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必然要长期面对的问题,从根本上看,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涉及到城乡二元结构、政府财政分配体系等所共知的深层次、历史性因素,相关的研究文章也很多。笔者回避了这些宏观层面、一时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而是从流动儿童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分析入手,从中观、微观层面对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的依存关系、公办学校中流动儿童分散编班与单独编班的关系以及公办学校中流动儿童教育的师生关系等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相关建议,并特别强调了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受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与大多数的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一群体的存在,引起我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心理弹性作为一种心理特性,也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一、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和心理弹性的概念 学者们将流动儿童从农村迁移到大城市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影响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心理健康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心理健康指个体智力发育正常、情绪可以保持稳定、可以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个性完善且较稳定、可以客观地认识自己以及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心理弹性作为一种心理特性,指在面对困境后所保持良好的功能性和获得发展,其在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中同样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钟华  严历 《金秋科苑》2013,(22):103-105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在学龄教育问题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赣州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陈胜 《科教文汇》2014,(23):171-173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少年儿童问卷调查数据,比较农村户籍的一般儿童、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在家庭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和快乐感的差异,从而对这三类儿童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留守对少年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而流动对少年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有利也有弊,要提高少年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树立其积极健康的心理应该加强父母的陪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流动儿童规模的扩大化,流动儿童的权益保护成为全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服务项目,但在总结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服务总体呈现出缺乏系统性整合认知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从需求评估、实践方法、实践历程和实践效果四方面,对"阳光伙伴"项目进行回顾总结,继而从服务理念、服务取向、服务方法以及服务评估四个层面,进行流动儿童权益保护社会工作系统性服务模式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当儿童在信手涂鸦时,他们除了要表达其表面形象外,还在向人们传递着很多深层的意思。儿童涂鸦不仅能够表现他们的率真,还是他们创作与技能的体现。所以,在儿童早期对儿童进行绘画方面的引导,一方面可以发散其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够对儿童早期的教育形成一个正确的引导。本文从儿童作画的方式入手,对儿童通过绘画要表达的东西进行研究,就儿童早期绘画如何进行引导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3.
陈鹃 《科教文汇》2013,(25):140-140,145
当儿童在信手涂鸦时,他们除了要表达其表面形象外,还在向人们传递着很多深层的意思。儿童涂鸦不仅能够表现他们的率真,还是他们创作与技能的体现。所以,在儿童早期对儿童进行绘画方面的引导,一方面可以发散其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够对儿童早期的教育形成一个正确的引导。本文从儿童作画的方式入手,对儿童通过绘画要表达的东西进行研究,就儿童早期绘画如何进行引导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4.
罗璇 《内江科技》2012,(8):194+119
对于儿童,我们往往对于给予他们特别热衷,相反对于认识他们却异常忽略。然而,只有认识儿童,方能教好儿童。于此,我们必须关注儿童的自我中心、整体感知、诗性逻辑、游戏精神等特质,才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国外在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成果。其中的移民儿童社会适应影响因素研究为移民儿童的社会适应教育干预提供了依据。我国可吸取国外研究成果,开展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16.
美术可以丰富儿童的心灵世界,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绘画加强了儿童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巧妙的表达出他们内心纯洁无暇的情感。特殊儿童天生具有生理缺陷,和正常儿童不同,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因此,我们要更加关心爱护他们。在特殊儿童教育过程中,美术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美术课堂上展现出事物美好的一面,让特殊儿童来自行描绘,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让他们变得积极主动、乐观向上。  相似文献   

17.
给予流动儿童以相同的受教育权和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实现儿童真正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的平等,这对于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等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尊重儿童人格的同时,还要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时空,遵循儿童的自身发展规律,还给他们一百个世界。  相似文献   

19.
谭学功 《科教文汇》2010,(18):119-119,127
数学教学要形成良好的动力体系,必须最充分地发挥人的生命力量,必须找到和拥有教学的原动力,促使原动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教学的原动力是儿童学习的天性,是儿童主动自信的学习。成人对儿童数学能力发展有意识地影响将为他们后来的数学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并有可能使他们终生获益。为了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动力,增加他们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儿童学习数学信心,本文探索了一种有意义的数学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主要指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选择家庭,之后由被选择的家庭照顾孤残儿童的日常生活。可以说,家庭寄养属于孤残儿童照料方式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变革。这一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孤残儿童的实际需求,也可以在他们成长的关键阶段提供温馨的家庭氛围,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并让他们感受到自身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