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翻译认知结构在翻译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已经形成的良好的翻译认知结构是后继翻译学习和实践的核心条件,形成良好的翻译认知结构是翻译学习的核心任务。编制诊断性的测验能了解学生原有的翻译认知结构,运用比较法能合理建构翻译认知结构,提倡复译能有效改善翻译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境在传统的语境概念之外,还包含了“人的认知能力”。翻译是一种双重交际行为,译者需把握作者和读者各自所处的认知语境,并依此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文章从把握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入手,论述几种主要的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隐含与明示、译与不译、句序与句长。  相似文献   

3.
认知隐喻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认知隐喻不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而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概念体系, 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之中。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不同语言文化的隐喻既有同质性又有异质性。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的认知活动。在此基础上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 进而得出译者必须熟悉两国文化, 了解源语的隐喻化认知过程才能有效地传递信息, 完成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活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邹馨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33-134
受结构语言学影响,传统翻译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语码转换过程,是一种完全建立在对语言形成理解基础上的翻译观。但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而言,词汇不是简单的音义任意结合的语言符号,而是具有认知和心理基础的,因此对于词汇的翻译也不能仅仅从理解的基础上翻译。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从认知范畴的角度来浅谈词汇翻译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评析一首名诗的汉译引出对翻译本质的讨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认知接力。并在此基础上对“信”、“达”、“雅”作出新的阐释,提出以“信”、“达”、“明”取代“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此外,文章也试图廓清如何把握“异化”和“归化”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基于其范畴化能力 ;在客观主义经典范畴观和经验主义原型范畴观影响下 ,形成了不同范畴模式之下的翻译观 ,并各有其优势和不足。结构主义翻译观使我们理性地看待翻译 ,但其所谓的严密的科学性僵化了人们的大脑 ;解构主义翻译观打破了结构主义的束缚 ,却走向另一极端 ,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 ,甚至把翻译看成是毫无规律和理性可言的任意胡为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哲学、人类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它对翻译的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认为它在英汉拟声词的对比和翻译领域有如下启示:在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拟声词在人们认知结构中所处的范畴层次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为了达到认知领域的更佳效果,在翻译拟声词过程中可以采用对等翻译法,因境择词翻译法和笼统化翻译法。  相似文献   

8.
翻译不是简单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过程,而是涉及作者、文本、译者、客观世界、认知世界等多层和谐互动的过程。以认知翻译观为基础,探讨翻译过程中的关联原则、优选原则及经济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运用释义策略、转换策略及删减策略解决翻译所遇到的认知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翻译,从而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译者的认知能力与译文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就是意义从源语到目的语的再现。而意义的形成与人的认知关系密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逐年增多,还形成了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但从译者的认知能力来探讨译文质量的研究还不多。文章从认知视角、认知结构和认识逻辑三个角度,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认为译者的双语语言文化认知能力和逻辑能力对译文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决定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0.
《海外英语》2012,(3):121-122
A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asic translation strategy,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s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It is pro posed that based on differences in linguistic presentatio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y is determined by the style of the source text (ST) and the translator’s performance, both of which are generated from individualized style of construe, decided by a range of experiences. So great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experience and construe. Such an interpretation is proposed to pro vide a new perspective to study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initiate a better comprehension of the ST and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11.
认知方式指导下的翻译与传统理论指导下的翻译不同,它使翻译出来的内容生动具体,形神兼备,更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13.
翻译能力培养是高校翻译教学的核心内容和目标。认知能力与翻译能力关系密切,是翻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翻译能力,一要加深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认知;二要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三要加强逻辑思维训练。从认知视角探讨翻译能力培养,对当前高校翻译教学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将隐喻提升为人类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其概念隐喻认为隐喻是借助已知事物认识体验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和认知手段。隐喻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认知活动,受到地域、历史、宗教及文化等的影响。它涉及到两种文化共性和差异的理解与把握。在翻译中应以认知的角度分析隐喻产生的心理基础及所含的文化信息,根据源语的隐喻化过程采取异化和归化策略,使译文既能完整准确地传达源语文本信息,又能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从而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认知隐喻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认知现象;人类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性的。同时,隐喻又是文化现象,深入探讨英汉隐喻文化认知的关系,有利于在翻译过程中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从而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17.
认知范畴对英文翻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源语范畴和对应的译语范畴都有自己的范畴体系,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着一一对应的情况。然而范畴的分级为翻译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在翻译过程中,无法找到或者不必找到与原文的对应物,可以在译语的其他层级上进行传译。由于翻译是在同一范畴内进行的,因而,原文的核心意义仍然得以保留。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认知发展的产物。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活动,即语际交际活动,必然也与人的认知分不开。本文试图用认知语言学中Fauconnier(福柯尼耶)的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来分析翻译中译者的思维认知活动,即译者转换意义时的心理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房艳艳 《海外英语》2012,(24):185-188
The study of presupposition and cognitive context has profoundly brought a new way to view translation. Based on some experi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a cognitive-presupposition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is approach is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interest in future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20.
论翻译理论研究的认知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总结了翻译研究领域中几种主要的认知模式,并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背景下,分析了以认知语言学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的新的翻译认知模式,强调了该认知模式所揭示的翻译"第三空间"和"第三种文化现象"的认知和文化意义,并认为该认知模式是迄今为止翻译认知模式中的最合适和最具有说服力的模式,为翻译研究中业已存在且具争论性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力的解释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