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的入世 ,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向着适合国际发展需要的现代教育模式转变 ,教育模式的转变带来的是高校教师劳动角色的再定位。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 ,对高校教师劳动的投入与产出 ,效率与效益 ,报酬与补尝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客观选择。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现阶段劳动教育中存在劳动教育认知狭隘化、劳动教育实施表面化、劳动教育理解片面化等异化现象。立足劳动教育开展的价值基点,要在教育理念上实现从技能训练到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变、在教学设计上实现从谋生工具到自我价值实现的转变、在价值情感上实现从平凡劳动到创造美好人生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树立德技并修、面向全面发展的高职劳动教育理念,进行育训结合、面向价值实现的劳动教育课程模式改革,构建知行合一、面向精神涵育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等实践举措,持续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推进新时代高校双创育人与劳动综合育人高水平发展,采用社会调查、逻辑思辨、历史研究方法分析应用型高校双创育人与劳动综合育人连带共生与嵌套关系。研究发现,新时代必然劳动需求向自由劳动需求转变的征兆已经显现,追求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创造性劳动育人恰逢其时。但应用型高校劳动育人与双创育人的分离导致大学生实际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低。新时代创造性劳动将成为主流,劳动育人需要注入创新创业核心元素。双创育人与劳动育人存在教育目标的包容性、教育理念的统一性、教育内容的梯次性、教育结构的层次性、教育功能的互补性和师资队伍的同源性。建议创新校企合作开放式办学机制,探索书院制综合育人培养模式,引导应用型高校教师转型,以一对一培养学生“三创”综合素养;探索实践育人、体验式育人、问题导向育人新模式,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拓展育人场域,推动形成全面性、系统性、立体化劳动综合育人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高校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复杂劳动,具有育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社会生活发挥重要作用,值得尊重。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 ,由于“应试教育”的客观存在和发展 ,劳动技术教育在中小学尤其是在小学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致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节。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劳动观念淡薄 ,厌恶劳动 ,高分低能 ,学而无用 ,有的甚至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国家提倡实施素质教育以来 ,劳动技术教育得到了重新定位 ,但由于一些学校还不能彻底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束缚 ,使劳动技术教育仍然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以致收效甚微 ,社会反响差。忽视劳动技术教育的种种严重弊端 ,为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一转变教育观念 ,是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  相似文献   

6.
游龙  俞如楠 《成才之路》2023,(16):129-132
劳动是个人维持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开展的劳动教育面临的教师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完善劳动教育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建设家庭、学校、社会多维联动的劳动教育模式,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以期提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生产劳动发展中,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态发展迅速。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需要适应当代数字劳动呈现的价值多元、形态多维、参与者广泛、时空环境灵活等特点,重构劳动教育模式。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模式重构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去伪存真,重构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价值体系;守正创新,重塑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形态体系;兼容并蓄,重整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参与体系;灵活多样,重建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时空体系。在新时代劳动教育模式重构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通过加强活动引导、革新课程体系、引入多元师资、开拓实践基地等举措,推动建立可操作、可实施、可持续的劳动教育模式,让更多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好地贴近当代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8.
基于高校教师劳动特征的绩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劳动动机多样性、劳动过程复杂性、劳动成果滞后性等特征。传统的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忽视高校教师的劳动特征。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应基于高校教师劳动特征进行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恰当的管理目标,做好岗位劳动分析,建立平等的管理关系,树立尊重高校教师劳动的绩效管理原则,从而优化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人类历史已经进入了人与人工智能共存的新时代.职业院校应当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引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改革.人工智能时代职业院校应从三重维度加强劳动教育:“以时代为引领”“以学生为中心”“以劳动为途径”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内容上,从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劳动伦理三个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劳动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是高职德智体美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重要载体,对高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需在劳动教育模式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探寻既符合职业院校特色又能满足时代要求的劳动教育模式。劳动教育模式的构建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建立劳动课程体系与劳动实践项目相结合育人模式。此外,在劳动教育模式中也应当注重劳动教育目标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即劳动教育评价作为劳动教育成果检验的工具也应在劳动教育模式中予以体现,否则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便无法被预测和感知。高职院校应发挥劳动教育理论、实践和教育评价三者的合力,使学生能够将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劳动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数智时代,技术不断变革并推动着劳动形态的不断革新,出现了诸如数字劳动、智能劳动和情感劳动等劳动新形态。劳动形态的变化给人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数字劳动形成多元联结网络,导致用户成为去主体化的数字虚体;智能劳动打破劳动的“类同一性”,致使人成为去关系化的抽象个体;情感劳动泛化感性体验,造成劳动者去人格化的伪个性发展。学校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要树立全面的劳动教育观,“五育融合”开展劳动教育;要树立发展的劳动教育观,不断创新劳动教育模式;要树立实践的劳动教育观,“身体力行”开展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人类必须劳动才能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在劳动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地向高层次发展,劳动使每个人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教育与生产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公民劳动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师生身心健康。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是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异化,是高校教师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类本质及他人关系的异化。高校教师职业的社会分工和自然选择、科研和育人职责的背离、专业自主权与教学科研活动的分离等是职业倦怠产生的深层原因。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要从职业选择的源头及促进职业流动入手,回归教学本位,落实教师专业自主权,以人为本,真正实现高校教师在劳动中的自由和自觉。  相似文献   

14.
在区域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众多教师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在新时代背景下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需要将区域活动与劳动教育进行紧密结合,并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趋势与认知发展规律等多种可能会影响到劳动教育最终效果的因素,转变教育的理念与策略,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素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选取重庆某高职院校114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计量统计方法分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设计、教育资源选择、劳动教育路径和劳动教育评价方式对劳动素养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整体劳动素养进步空间大但发展不均衡,劳动教育设计、劳动教育资源选择、劳动教育路径和劳动教育评价方式对劳动素养有积极影响。新时代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素养培育效果的策略为:转变劳动教育认识;明确劳动教育路径;做好劳动教育设计;挖掘劳动教育资源;评价劳动教育收获。  相似文献   

16.
钟苗 《高教论坛》2021,(6):15-16
教师劳动素养包含教师基本劳动素养和教师劳动教育素养。具体内容细分为劳动价值观与劳动价值观教育理念、劳动能力与劳动教育能力、劳动习惯与劳动习惯教育。提升在职教师劳动素养,促进其达到劳动教育的“知信行”路径为培养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增强教师劳动教育知识、促进教师劳动教育行为。职前教师劳动素养培育以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系统设计与实施,以劳动素养测评工具动态监测结果为依据,通过与师范专业认证有机结合的劳动素养培育模式,实现职前教师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双重培养。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劳动教育事业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思想观点为理论来源,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而不断深入发展,在此期间,劳动教育经历了从侧重物质生产、强化劳动技能逐渐向关注劳动主体及权益、提升劳动者劳动素养的转变。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事业的高度关切与大力支持,既彰显出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现实价值,以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纵深发展的重大作用,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为加强新时代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劳动教育事业的纵深发展应正确把握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加强对学生的劳动认知教育、劳动情感教育、劳动意志教育、劳动实践教育,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劳动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谢玉香 《成才之路》2023,(13):101-104
幼儿园教育中,关于劳动的教育比较欠缺,这使得幼儿劳动意识不强,劳动能力较差,这与新时代的幼儿教育要求严重不符。在新时代背景下,幼儿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价值,积极培养幼儿的劳动品质,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以便幼儿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文章基于幼儿园生活化劳动教育经验,结合幼儿劳动教育实际案例,从生活化角度出发探讨新时代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以期助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模式的转变,民办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师资力量的同步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之间的矛盾。本文基于对湖北省四所民办高校教师现状的调查,采用SWOT法分析了民办高校教师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近30年中国知网有关劳动教育的文献进行分析,可将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分为初步探索阶段、低滞阶段和深化阶段.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主题包括劳动教育的内涵、劳动教育的对象、劳动教育的现实情况、劳动教育的国际比较等.未来,我国劳动教育研究需要形成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研究话语体系,拓展与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