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基于西南石油大学《构造地质学》这门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国内相关院校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构造地质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新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加强学生野外构造分析能力、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建立公平竞争机制等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构造地质学》作为我院煤田地质与勘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已经历了四十年的教学实践。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坚持改革探索,特别是经过《构造地质学》课程建设,通过院级验收,获得了院优质课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创新途径的能力为角度和目的,阐述了《构造地质学》课程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地质工程》课程是土木专业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土木工程领域中能否应用地质学知识解决地基与基础相关问题的能力。在我国高校中,土木工程专业陆续增设了《地质工程》课程,学分数  相似文献   

5.
《水文地质学》系列课程,是指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的三门主干课程:《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和《专门水文地质学》。1995年以前,《水文地质学基础》74学时,第五学期开设;《地下水动力学》100学时,第六学期开设;《专门水文地质学》,80学时,第七学期开设。  相似文献   

6.
《构造地质学》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出发,分析《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及环节、改进教学方式及方法、完善考核及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提出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石油构造分析是资源勘查和石油工程本科高年级的重要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伴随着石油勘探工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与生产实际联系最紧密的一门边缘学科,是构造地质学在石油地质学领域的延续,是构造地质学与石油地质学相结合的产物。作者通过“石油构造分析”课程教学的实践活动,分析了该课程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性及课程的特点,并对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具体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构造地质学》的"V字形法则"的知识点的特征,在《构造地质学》教学中探索出比较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方法为感性认知→理性学习→感性深入→综合提高(感性提高+理性提高)几个步骤的阶梯式推进的教学方法,在文章中针对《构造地质学》的"V字形法则"进行课程设计并解析,整体教学效果比之前更好。  相似文献   

9.
《地球科学概论》是有关地球科学基础知识的一门通用性课程,是由原来的《普通地质学》拓宽、发展而来的。1994年秋季,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教研室全体任课教师经过充分讨论,一致同意将原来的《普通地质学》改造为《地球科学概论》,经教务处同意正式设立此课。由于初创,因此如何搞  相似文献   

10.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是地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近些年来,随着高校办学模式、教学环境以及学习方式方法的不断更新变化,在构造地质学的教与学过程中出现了新特点。因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当下大学生在学习构造地质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对构造地质学的整体认识、学习态度以及师生交流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文章首先阐述了卫星地图在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然后以岩层露头和褶皱构造章节为例,论述了卫星地图在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其中从卫星地图上岩层的判识和不同产状岩层的影像特征两方面论述了卫星地图在岩层露头章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构造地质学课程相关知识节点的教学体会,认为该课程的教学特点有别于其他学科,野外是构造地质研究的天然实验室,野外构造几何学的调查分析是构造地质研究的基础,需要结合构造年代学及大地构造背景探讨构造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野外地质填图教学实习是地质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 ,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较全面地应用和掌握古生物地史学、结晶矿物学、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地质基础课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利用多门课程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地质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深入学习和初步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 ,并在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敬业精神、人格修养和身体素质也得到提高。地质填图实习是学生自身参与教学工作较多、综合性较强的一门课程。这主要表现为 :地质填图是多门基础课程知识和方…  相似文献   

14.
《普通地质学》(以下简称普地)课程长期以来是地质类专业学生入学后第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在学完该课后能掌握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后读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校地质学教研室对“地学基地班”的《普地》教学进行了改革,一改传统的纯中文教学方法,大胆采用了中、英文结合的教学手段。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也引发出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质学》是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典型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把“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国地质学》实验课教学活动中,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学生对地球科学各基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分析地质图件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实验室介绍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以原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研究实验中心为基础,依托地质学系的4个相关的博士点(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矿物、岩石和矿床学、古生物地层学)和1个重点学科(构造地质学)组建的,2002年1月由教育部正式批准.  相似文献   

17.
为了吸取国际上先进的构造地质学教学内容、方法和技术,提高构造地质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我校于2001年春季,聘请了美国犹他大学地质及地球物理系主任R.Bruhn教授来校为理科基地班学生讲授了构造地质学课程,总计60学时,包括全部讲课、课堂实习及测验等。通过期末对听课的理科基地班25名学生问卷调查,80%的学生对R.Bruhn教授的教学内容理  相似文献   

18.
《基础地质学》是现代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中与地球有关的非地质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荟萃了地质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核心内容,具有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特点。 目前我国开设的《基础地质学》课程体系为分科组合式,由地质学主要分支学科组合而成,即普地+矿物+岩石+构造+地史,每科为一“篇”,各篇彼此独立,缺乏内部联系。  相似文献   

19.
《普通地质学》是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要求学生掌握地质学一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建立地质学的时空思维方式和通过地质现象反演地质过程的逻辑思维方式。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和现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调整,提出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20.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的开发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对“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教学的系统研究,提出了综合阅读巢湖北部地区地质图,绘制构造纲要图和剖面图,分析构造沉积演化历史的构造地质课程设计方案,并探索了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实施方案、评价体系和存在的问题。实验教学效果表明:课程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构造地质学及其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独立思考和解决构造地质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