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学语文公开课上有些教师盲目追求设计的新奇、课堂的热闹,致使课堂往往呈现出"书声琅琅"、"小组讨论"的热闹景象,但缺乏实效。应认真反思语文课堂教学,通过静读、静思、静听的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扎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到底要达到怎样的境界才算是成功的?教师应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静界,通过静读、静听、静写,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语文课堂真正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3.
当前,基础教育的课改名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类先进教学经验层出不穷。这些学校高举素质教育之大旗,排除干扰,锐意改革,使一些濒临倒闭的学校起死回生,办得生机勃勃,并一举成名。于是,各地取经者蜂涌而至,名校参观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需要一份静默,要有充分的默读,要有冷静的思考,要有合理的想像。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课程。如果课堂过分热闹,就无法让学生静下来用心阅读文本,无法实现读者与作者心灵的交流。因此,教师要营造氛围、净化环境,让学生披文入境、读写结合,在静学、静听、静思中学语习文,获得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以后,在语文课堂上,讨论、合作、角色扮演等新课程所倡导的新型教学方式被运用得轰轰烈烈。与此同时,教师经不住多媒体的诱惑,纷纷操起技术的利器。于是乎,花样百出的课堂,似乎是比“开心辞典”更热闹的“快乐大本营”;所渭“滴水不漏”的课堂,似乎是高明的“连环阵”,环环相扣;所谓“深度挖掘、另类解读”则是乃一种风景,课堂成为少数学生佼佼者与教师精彩“对话”的“直播室”。  相似文献   

7.
<正>1问题起因学校组织了青年教师优课评比,作为评委,我听了他们精心准备的参赛课,课题是《9.1.2不等式的性质》(人教版),由于都是工作五年内的青年教师,课堂有些缺陷是难免的.但是,其中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却引发了我的思考,这五位教师不约而同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课堂显得热闹非凡.走近孩子们倾听,发现热闹的表面透出的不全是思维的活跃,还有不该有的浮躁与肤浅,众声喧哗中充斥的甚至是互不相干的自  相似文献   

8.
古人讲:静能养性,静能生智。课堂是师生交往的场所,是学生用心思考的地方。科学概念的建立、规律的领悟和应用、学科知识的系统建构无不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深思、沉思、静思。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应当拓展儿童的"思之向度",让儿童"安静地思考"。教学中,通过"静听",拓展儿童的思维宽度;通过"静思",延伸儿童的思维长度;通过"静悟",发掘儿童的思维深度。"静"让儿童"思维之花"在数学课堂上静静地绽放!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一些公开课和赛课呈现出高要求、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使我们的语文课上得特别热闹。其实表面上的热闹流畅不能表明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高效课堂,高效语文课堂要适当地给学生留一片宁静的时空,让学生静静地默读,静静地思考,静静地感悟,静静地倾吐内心的话语。频繁的问答,难以达到对话的最佳效果。有时,一段冷场往往能绽放智慧的火花。课程、文本、课堂、思维……都需要有许多"留白",给不可预测的事件留下展开的契机,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发挥智慧和创造  相似文献   

11.
热闹:乱花渐欲迷人眼 本人曾看到几节热闹的语文教学: 1、《秦始皇兵马俑》,让学生收集秦始皇的有关资料,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可是老师却用了大半堂的时间让学生各自展示自己的资料,并节外生枝地讨论“秦始皇的功与过”。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之后的课堂,激情四溢,书声琅琅;学科整合,热热闹闹……可静心思考后,我们却发现,这样的语文课堂好像与“静”结的缘太浅,结果学生心里空荡荡的,知识掌握不扎实,素养提升不明显,让人感到许多的浮躁。  相似文献   

13.
江伟 《江苏教育》2008,(18):48-49
在一节40分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究竟在哪些环节需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呢?下面是笔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此问题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一些公开课和赛课呈现出高要求、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使我们的语文课上得特别热闹。其实表面上的热闹流畅不能表明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高效课堂,高效语文课堂要适当地给学生留一片宁静的时空,让学生静静地默读,静静地思考,静静地感悟,静静地倾吐内心的话语。频繁的问答,难以达到对话的最佳效果。有时,  相似文献   

15.
李雅琴 《文教资料》2010,(32):58-59
本文在分析当前教学中出现的讨论过于热闹、多媒体滥用、体验不切实际、学科渗透盲目等误区的基础上.对影响教学实效性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学生“活动”不可或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替代,课堂应回归思考的宁静。  相似文献   

16.
宁静是天上淡淡飘浮的云朵,宁静是静坐打禅的禅师心中的湖水。我从未见过比宁静更具美感的事物,泼墨的山水画,悠扬的古琴声,一张桌案一副纸笔的写作……这些都何其美好。宁静是一种不华丽不浮躁的美。  相似文献   

17.
说起学校,总给人庄重、威严或者是活跃、喧闹的印象。然而,近日,我走进一所学校,内心却有着另一番不同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吴建华 《考试周刊》2009,(26):91-92
在新课程理念的洗礼下,虽然语文课堂发生了改变,各种教学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但语文味却越来越淡了。本文作者认为,语文具有的鲜明的工具性的本质没有变,教师应努力追寻真正的语文,呼唤语文情怀,回归原生状态,还原语文课堂的本色。  相似文献   

19.
徐朝霞 《湖南教育》2008,(11):17-17
前几天,偶然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有一次,高尔基去拜访列夫·托尔斯泰,一见面,老人就对他说:“请不要先和我谈您正在写什么,我想,您能不能给我讲讲您的童年。比如,您可以想起童年时一件有趣的事儿?”  相似文献   

20.
放眼当前的课堂教学,涌动着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的潮流,诵读体验、合作探究等富含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学习方法得以提倡、推广甚至有些泛滥,静态教学却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其实,语文教学如果少了"宁静",又怎能"致远"呢?一.非静滥动——乱花渐欲迷人眼教育家魏书生认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不应当是只看这节课多热闹",我们现在的课堂喧闹不已,形成了非静状态下的滥动,泛滥成了一锅沸水,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