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语中的造语指的是利用现有的单词、词素造词,创造新的词,从而构成复合词。在日语中有好多造语现象,如“动连+ ”“动连+ ”“动连+出 ”“动连+ ”,以及“形容词词干(或形容动词词干)+ ”,从而构成新的五段动词,对他人的情感、欲望等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2.
蔡颖 《英语辅导》2010,(3):120-123
本文通过对中国广东一双语家庭的幼儿双语养育的案例分析,探讨了经“一亲一语”原则”(OPOL)养育下的双语幼儿“语码混合”行为是否和父母语码混合比例,父母对其使用的谈话策略的影响有关。结果显示该幼儿的语码混合比例与父母语码混合比例相关;该幼儿首次混码后,父母使用的谈话策略对该幼儿再次混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语域、方言、俚语等被通称为"语码".语码的选择、语码间的转换或混合构成了社会语言学的重要内容.当今商务英汉翻译中汉语与英语夹杂使用的现象,可以用语码转换理论进行解释.分析了商务翻译中语码转换的形式和成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语码混合或转换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和学习策略在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领域起着积极作用。通过案例分析,教师将"以英语为主体语,汉语为嵌入语"的语码混合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符合学生对于在外语课堂多听、多说英语的需求。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在学习中应用中英文语码混合对于其英语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其中这种促进作用在听力、口语和翻译能力方面较为突出。同时从访谈结果中还得到提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混用汉语语码与英语语码之间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语言接触的结果和表现之一是语码转换,表现为不同语码的混合.本文是以语码转换为参照系统,描述在现代汉语中新近出现的一种语码混合的语言现象.本文称之为"类语码转换",旨在揭示它与语码转换形似而质异的特殊关系.鉴于目前还没有关于类语码转换这种语言现象的描述与分析,本文欲在此领域加以探索,以效抛砖引玉之力.  相似文献   

6.
双语或多语语码转换是十分普遍且复杂的社会语言学现象。语码转换不仅受社会变项的影响,而且受句法规则的制约。“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语码变化”需在诸多平面和范围内界定,语码转换行为的理据和目的也应找出其社会、文化、心理和语体等方面的实证  相似文献   

7.
中介语的普遍性理论和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都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的过程中,会遵循某一普遍性的"天然顺序",即是一个创造性的构造过程。在此过程中,母语影响不大。本文拟采用实验方法,得出中国中学生习得九个英语语法词素过程中所遵循的顺序,并与其他母语学习者习得这些词素所遵循的顺序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发现中国中学生习得英语语法词素时同样遵循"天然顺序"。  相似文献   

8.
英语语言中的语码混合作为语言接触的常见现象受到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关注,包括社会语言学,语法学,心理语言学等。中英语码混合、英法语码混合在广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英语语言中的语码混合,研究发现,英汉语码混合应用于广告中的必要性在于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强烈购买欲等,从而实现其吸引消费者等多种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对粤式普通话和标准普通话中的词素、状语、指人宾语在句子表达语序上进行了比较和归纳,并根据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语码转换和语言迁移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导致粤式普通话语序后置现象的主要原因。研究对粤语区的普通话的规范和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玉 《海外英语》2014,(10):287-292
近二三十年来,中英语码混合逐渐成为国产商标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并表现出独特的语言特征。该文对国产商标中的语码混合现象进行了定性研究(语料来源于中国驰名商标网(http://old.21sb.com)),以语言特征分析尤其是音系规则分析为基础,采用Roach的音节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语料中的语码混合现象进行合理分类,对国产商标中的类似英语词的音系结构进行首创性分析,并首次提出了隐性语码混合概念,并指出使用中英语码混合商标体现了中国逐步实现现代化,逐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以语码转换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网络交际语言,阐明其性质、特征及与日常言语交际的差别,并从中文/英文语码转换、中文/方言语码转换和中文/符号语言语码转换三方面分析不同类型网络语言所体现的入际意义,旨在揭示语码转换现象在网络话语中频繁出现,并呈现出不同的分布趋势,是网络交际主体间平等权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语习得研究的发展推动了二语习得研究开始关注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之间的异同,重点探讨语言词素和句法结构等内容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本文通过回顾"L_1=L_2假设"提出的背景,详细叙述语言习得发展模式中该假设在词素和句法结构方面的研究,指出无论学习者的一语背景是否相同,其二语习得顺序大致相同,从而试图证明语言习得机制的普遍性。最后,通过将该假设与"根本差异假说"对比,阐述其可取之处及不足之处,并评价了其对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3.
齐松 《海外英语》2012,(7):75-76
语码转换是不同语言系统或次系统的语言在同一语言过程中的同现。课堂语码转换可以被看作是双语社会语码转换的特殊情形,但有其自身的特征与模式。该文拟以云南某高校作为案例,对教师的课堂语码转换行为进行分析,关注其在教学活动中的模式,从而进一步论证在二语课堂中如何更大程度发挥语码转换的功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网民数量的急剧上升催生了大量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行为因说话人/受话人的个人特征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变异。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分析其来源、产生的原因及对当今社会赋予的新色彩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形态学角度来看,词素分自由词素和黏着词素.从英语单词构成法和来源看,英语词汇发展形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英语外来词;英语转换词;英语缩略词;词素构成词.据此,在英语教学中可采用词根词缀知识、形态学知识学习新词,词汇类比与辨析方法,提高单词记忆和语言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码转换是指说话者(作者)在和他人交流过程中从一种语码转换到另外一种语码的现象。隐喻型语码转换一般来说都是说话者(作者)有意为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语码转换,特别是隐喻型语码转换的对等翻译。因为此类语码转换不仅仅是语码的转换,而且有很多信息隐含在内。本文作者以《围城》英译本为例,旨在探讨汉语中的隐喻型语码转换在英译过程中的处理,并提出了实现翻译对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克拉申的"词素习得顺序"理论,即在第一语言习得研究中的结论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中.通过研究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语法词素习得顺序,对目前英语教学中忽视的问题提出见解.基于"词素习得顺序理论"在第一语言习得中存在的真实性,本论文旨在对目前国内英语教学的客观社会环境与第一语言习得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对词素习得顺序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变更性予以分析,并时当前国内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顺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乌鲁木齐知识女性进行语言调查,收集真实的口语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试图描写乌鲁木齐知识女性语言使用的现状.调查发现,乌鲁木齐知识女性的语言使用情况明显体现出双语化倾向,这种双语化主要表现在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现象当中.  相似文献   

19.
语码转换是指一种语言中夹杂别的语言形成混合语码.<围城>中大部分主人公都有留洋的人生经历,所以文中出现了许多外语,其中出现最多的是英语,还有一些法语、德语等.因为汉语是方块文字,而英语、法语、德语等是字母文字,所以语码转换在小说中特别醒目.本文试图结合主人公不同的社会背景,运用顺应性理论探讨<围城>中语码混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词素化是语言词汇扩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趋势。词素化包括音节词素化和词语的词素化,对词汇构成和扩展有重要作用。词素化现象有一定的认知生成机制。本文分析了音节和词语词素化的语义及构词特征,并阐释了其象似性、隐喻、转喻等认知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