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连大学学报》2017,(6):50-54
积雪草酸属于乌苏烷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热带植物积雪草中,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炎、抗氧化、降糖、降脂、抗肿瘤等。本文以积雪草酸为先导化合物,将其三个羟基进行乙酰化,C-28位氯代、导入乙醇酸,然后分别与N-Boc乙二胺,N-Boc丁二胺,N-Boc己二胺进行偶联,最后脱除保护基,得到6种新的积雪草酸含氮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和1H NMR和(13)C NMR表征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2.
以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的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对C-2位、C-3位和C-28位进行结构修饰,得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2α,3β-二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β-醛。并通过IR、HNMR和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和Hela(人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间体和目标产物对两种癌细胞抑制作用均优于齐墩果酸。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16,(3):39-43
本文以脱氧胆酸为先导化合物,在C-3位导入叠氮基,得到目标化合物DCA-3,将C-12位的羟基氧化成酮,得到目标化合物DCA-6,利用IR、1H NMR等波谱技术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进行了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制作用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DCA-3对MCF-7和Hela均表现出抑制作用,DCA-6对Hela表现出抑制作用,且目标化合物抗癌活性均优于先导化合物脱氧胆酸。  相似文献   

4.
以呋喃甲醛、氨基硫脲的缩合产物与顺丁烯二酸酐经Diels-Alder反应,得到结构新型的去甲去氢斑蝥素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及元素分析进行了确认,并优化了合成反应条件,产物产率达到76.2%。  相似文献   

5.
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四氮杂大环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经^1H NMR、质谱、元素分析等表征.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6个3-氨基-1-H-1,2,4-三唑的Schiff碱和6个新的5-氨基-1-H-1,2,3,4-四唑的Schiff碱,通过UV、IR、^1H NMR和元素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测试试验表明,不少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植物激素活性,其中Ⅰ系列化合物具有优良的细胞分裂素活性,而Ⅱ系列化合物则具有很好的生长素活性与生根性能。氯代苯甲醛、噻吩甲醛和吲哚甲醛的Schiff碱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利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等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对棉铃虫虫生真菌Paecilomyces heliothis(Charles)Brown et Smith的菌丝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时苯二甲酸二甲酯(1)、甘露醇(2)、十四碳酸(3)、麦角甾醇(4)、麦角甾-7,22-(E)二烯-3β.5α,6β-三醇(5)、过氧麦角甾醇(6)、尿嘧啶(7)、胸腺嘧啶(8)、丁二酸(9)、尿囊素(10).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菌种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10为首次从拟青霉属真菌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8.
色烯类有机物是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有机光致变色体,文章探讨两个结构和性质高度相似的色烯变色体的结构解析.两个单体化合物的核磁共振(NMR)实验得到两个化合物的一维和二维NMR谱图和实验数据,两个化合物的质谱(MS)实验获得化合物的分子量,两个化合物的NMR和MS实验数据分析鉴定了两个化合物的分子平面结构.两个化合物均为2位二苯取代茚骈和苯骈色烯类的有机光致变色体.  相似文献   

9.
哌嗪是化工生产的常用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近些年来,哌嗪类衍生物作为药物的研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哌嗪为起始原料,将4种氨基被保护的氨基酸导入哌嗪的N-1和N-4位,再脱去保护基,合成了8种哌嗪的氨基酸缀合物,并通过IR和1H NMR对所合成的氨基酸缀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然后对目标产物进行了野生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PP-1a、PP-2a、PP-1b、PP-2b、PP-1c、PP-2c、PP-2d对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并且抑菌作用随化合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
氨基官能团存在于很多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中,氨基的保护策略选择对合成化学工作者非常重要。基于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的化合物应用广泛,为了合成基于Cyclen的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产品,就需要系统的合成化学,尤其是对其仲胺的选择性保护。该设计实验以Cyclen为原料,分别采用(Boc)2O和Boc-OSu为胺基保护试剂,制备1,4,7-3 Boc-Cyclen和1,7-2 Boc-Cyclen;采用上一步合成的1,4,7-3 Boc-Cyclen为原料,Fmoc-Cl为保护试剂,制备1,4,7-3 Boc-10-Fmoc-Cyclen,再用CF3COOH脱掉Boc保护基制备Fmoc-Cyclen,以此得到单保护、对位二保护和三保护的Cyclen。结合1H NMR、13C NMR和HR-MS的鉴定结果,目标化合物结构正确。  相似文献   

11.
熊果酸和齐墩果酸为同分异构体,同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HIV、抗炎、降糖、保肝、抗疟等生物活性。本文以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对它们C.28位甲酯化及C.3位导入D-苯甘氨酸,共设计合成了4种未见报道的熊果酸、齐墩果酸衍生物,利用IR和1HNMR波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对目标产物进行了人神经胶质瘤U87AGEFR细胞和人肺癌细胞PC9/G体外抗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U-3对两种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熊果酸和齐墩果酸。  相似文献   

12.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乙醇为提取液,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提取得率的影响,用HPLC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确定最优提取工艺;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齐墩果酸和熊果酸,TLC,HPLC检测分离效果。结果显示,齐墩果酸最佳提取参数为95%的乙醇、温度为50℃、料液比为1∶10、时间2h;熊果酸最佳提取参数为95%的乙醇、温度为70℃、料液比为1∶6、时间3h。该工艺为光皮木瓜的综合利用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齐墩果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而且其毒性较低。目前研究发现,齐墩果酸除了具有消炎、降糖、增强免疫、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利尿作用等多方面的临床药理作用,还具有护肝、抗动脉粥样硬化、抗高血脂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药用开发前景广阔。因此,本文以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在C-3位通过特定的连接片段丁二酸与氨基酸及其它的活性片段进行偶联,合成了2种新的中间体和7种新的目标产物,并利用IR和1HNMR波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选取实验测定的29种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衍生物抗HIV的IC50作为活性参数,与量化计算得到的电子结构指数进行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定量构效关系方程。结果表明,EHOMO、SA、EHy是影响抗HIV活性的主要因素,尤其是EHOMO的变化对活性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乌索酸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制剂中乌索酸的溶出度.方法:选择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泊洛沙姆188两种载体,用溶剂法制备乌索酸固体分散体;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测定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度,并检测分析了乌索酸的峰纯度.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索酸的溶出度,结果准确可靠、稳定、无载体的干扰.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能显著地提高乌索酸的体外溶出度;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溶出速度快于泊洛沙姆.结论:选择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载体制备乌索酸固体分散体可显著提高乌索酸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16.
养心草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ypersil ODS(5μm,250mm×4.0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0:20),检测波长为215nm,测定养心草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齐墩果酸在10.0—100.0μ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4%。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测定养心草中齐墩果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陆英及其提取物乌索酸对动物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分别灌胃给予小鼠陆英水煎剂、乌索酸(15、30、60mg/kg)、生理盐水,每天一次,共给药7天,采用断尾法测定小鼠的出血时间,玻片法测定小鼠的凝血时间。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陆英、乌索酸(15、30、60mg/kg)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陆英和乌索酸均能明显延长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与其活血化瘀功效相符。  相似文献   

18.
研究药(食)用真菌不同发酵菌种与女贞子固体发酵后对齐墩果酸的影响,为深度开发利用药(食)用真菌和女贞子提供基础研究.选用四种不同药(食)用真菌对女贞子进行固体发酵,用HPLC法检测女贞子药材和四种女贞子固体发酵物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四种女贞子固体发酵物中,齐墩果酸均未发生转化;灵芝菌和桑黄菌可显著增加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含量分别提高12.00%和38.17%,而平菇菌和姬松茸菌则减少了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含量分别降低16.25%和2.18%.由此可知,在固体发酵过程中,发酵菌种对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发酵目的筛选适宜的发酵菌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经过筛选处方和优化工艺,将乌索酸制成滴丸剂,同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乌索酸滴丸.以滴丸的圆整度、重量差异及硬度等作为综合评定指标,优选出滴丸的最佳处方和成型工艺,采用RP-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筛选出了最佳的处方和成型工艺,合理可行,制备的乌索酸滴丸质量稳定,质控方法准确可靠.结论:制备的乌索酸滴丸外观性状好,丸重差异小,含量准确,溶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75m in内乌索酸滴丸的体外溶出度比片剂提高232.8%,比乌索酸胶囊提高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