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身形"即被动态,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它语义凝重,形式简练,极富表现力.文章试从被动语态的构成入手,阐述它的意义及用法,以期达到正确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日语中的条件表现是一条重要的语法现象,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彼此又互相关联,给日语学习者和教学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文章特别选取了日语中最为重要而又难以掌握的"A ト B"、"AタラB"两种条件表现来作了具体的比较分析.为了表述的条理化,分别从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着手,并佐以大量的实例归纳整理出了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学界大多认为"简直"表夸张语气,也有学者认为"简直"并不表夸张语气,而是表确认语气.其实"简直"不仅仅是表示夸张语气,可以说所有的"简直"句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只不过与比喻、拟人、双关、仿词等结合使用的"简直"句,夸张手法的运用较为明显,是高度夸张;不与其它修辞手法配合使用的"简直"句表达的是心理的真实感受,其用法已经凝固化,因此夸张手法没有得到凸显,这样的"简直"句也使用了轻度夸张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由于受汉语母语影响,在日语间接被动句的使用方面存在难点,经常产生误用现象.本文通过列举实例,分析了日语间接被动句的误用及产生误用的原因,以期对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日语和汉语在表现上的区别之一是日语突出静态、自发的表现,而汉语突出动态与能动的表现.这种特点在两种语言中是通过自、他动词的不同使用、客观描述与主观强调的不同以及被动态、使役句的使用范围的不同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稍微"与"多少"具有相似的性质,它们都是表程度浅的副词,句法功能上都可接形容词性、动词性成分:都可接不定量词"有点儿";都可用于比较句,也可用于非比较句.但是,深入考察语言事实后,我们发现:"稍微"与"多少"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方面.我们试图通过本文的讨论,在习得两词共同点的基础上,找到它们各自在句法功能上、语用上的独特性,在大同中找到小异,以期达到对两词正确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口"作为一个十分古老的词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了大量组合,主要用作语素出现在复合词中,做量词的"口"通过动因、视觉刺激、功能、数量等功能制约着它出现的句法环境,但在日汉语的使用中却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李雯 《考试周刊》2008,(2):161-162
汉语和日语中都大量使用汉字,却分属两种语言体系.二者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之处是日语学习者的一个障碍.特别对于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来说,使用准确的表达方式更为重要.本文围绕汉语"想"的几种具体用法,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译文的考察,来寻找日语中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不"在中日两国语言中的使用都十分广泛.表面看来,它在两国语言中的使用及意思大致相同,但实则不然.本文将"不"在<新明解国语词典>及<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全部词条抽出,通过对比分析,初步研究出"不"在中日两语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陈顺成 《现代语文》2006,(5):106-108
"制定"和"制订"使用情况较为混乱,与现行辞书对二者的界说不无关系."定"、"订"在本义和引申义上都不相同,与"制"结合后,"制定"和"制订"二词的语法功能无异,意义却是泾渭分明.近代,"制订"误用为"制定",二者渐混.应该从意义角度对二者的使用条件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1.
在"文革"语言中,比喻是一种高频使用的修辞格,这一点,在"词"和"句"的层面都有充分的体现.本文列举了较多的用例,对比喻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对相关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骈文不属于韵文,"马蹄韵"虽以"韵"相称,却并不是用于韵而是用于平仄的一种声律规则.因为骈文的篇幅远远长于对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不可能都要有规律可循,所以六朝骈文中的马蹄韵只包含句脚规则,并不包括句中规则,即对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尽管魏晋时期的文人已开始追求声韵美,但他们并没有在骈文创作中尝试使用马蹄韵.刘宋时期,范晔、谢庄通习音乐,精于声律,尤其是范晔骈文中对句句脚平仄相对的例子已经很多,但在对句句脚使用马蹄韵的地方,只有零星几处,很可能只是无意的巧合.永明文人在骈文创作中仍未自觉地使用马蹄韵,即使是那些篇幅较短的文章也未能全篇音调马蹄.在梁代前期,已出现通篇或接近通篇在句脚音调马蹄的骈文,但只是极少数,且集中于体制短小、形式精美的谢物小启.到了徐陵、庾信,多种文体已出现通篇或接近通篇在句脚使用马蹄韵的骈文.徐、庾二人的骈文多能遵守马蹄韵,但并不拘泥,视文意之需要而常稍作变通.至于一联之中的平仄相间,联与联之间的平仄相对,则相对不如马蹄韵那样严格.  相似文献   

13.
笔者于本学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尝试试用双语教学.从第一节课开始,学生就表现出新奇,学习地理的激情明显高涨.第一节课的英语使用比例大约为30%左右,然后逐渐增加.约一个半月后,试着在"欧洲西部自然环境"这一课的教学中全部使用英语,竟然也成功了--学生仍然较好地达到了这节课的基本要求.以下是有关这节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不管在口语中还是书面语中,"too…to…"句型的使用频率是很高的.因此,很有必要对比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从而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一句型的目的,下面就"too…to…"句型使用中的若干难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第1节课:案例故事 浩浩是个懂事的小男孩,爸爸应酬晚归时,会主动打电话嘱咐爸爸少喝酒,早回来.可是,爸爸一次意外的关机,让妈妈变得焦躁不安.醉意晚归的先生根本无法理会妻子的心情,说了句"手机没电了"便呼呼大睡.  相似文献   

16.
[教例一] 师:(指名读课文第4节)说说海伦·凯勒是怎样学习盲文的? 生1: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师:是这一句吗? 生2: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相似文献   

17.
<礼记>蕴含"自然哲学"思想,用自然界变化原理与规律来解释礼俗制度,找出中国礼制的科学根据,这无疑是<礼记>一书的思想光华之一.礼俗的各种规定,既不是完全出于迷信,也不是出于主观随意性,而是出于谢答天地之恩、祖先之恩,效古代朴实风尚,仿大自然各种规律而制礼定俗,具有效法自然与古风的直观性含义.依据客观自然原理、人性道理制定礼俗,有着客观物质依据,属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三国志》连动句"而""以""则"使用情况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动句有使用连词和不使用连词两种情况,文章以<三国志>连动句中连词"而""以""则"为考察对象,进行了从分布到句法结构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而""以""则"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9.
鄂东南方言处于官话、赣语和湘语三大方言交换地带,方言呈现出边缘地带与过渡地带特色.常用的语气词"啊"不仅可以用在句尾、句中,也可以用在句首,通过与其前后成分的重音配合使用,既可以表示功能语气又能强化意志语气."啊"作为鄂东南地区的句首语气词应是古汉语的流传,是叹词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向后面语句靠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对"心"和"heart"作了比较与对比,并对不同语境下"心"的英译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两个在翻译文化词语时供参考的基本方法:寻求合适的对应词和使用融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