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于夔州的《秋兴八首》是杜甫七律中的代表作。评论《秋兴八首》者大多从思想、艺术两方面入手。夔州时期是杜甫论诗思想的深化、成熟期。考察杜甫此期论诗思想的转变轨迹以及这种转变对律诗创作所产生的思想、艺术的影响,就可以从诗论的角度深刻探讨《秋兴八首》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钱谦益于明末著述的《读杜小笺》对杜甫的《秋兴八首》作了笺注,入清之后,《钱注杜诗》又更为详尽地为这八首诗作了注解.两次笺注侧重不同,方法各异,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钱氏在“天崩地解”之后,于笺注《秋兴八首》中,以史证诗,寄寓其对前明的忠诚,满怀遗民之痛.  相似文献   

3.
"故园"在古典诗词中基本上都释为"故土家园",《秋兴八首》(其一)流传甚广,其中的"故园心"大多理解为杜甫暮年漂泊,归乡无期的羁旅之叹。联系《秋兴八首》组诗的主题和杜甫的人生经历及社会关怀,"故园"应为杜甫身居夔州、心系长安的政治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97):16-17
《秋兴八首》中的"时空"不仅仅是对时间和地点的交代,在诗人杜甫述怀抒情的过程中,它表现为一种历史观念和宇宙意识。《秋兴八首》中的每一首诗都展示了一个不同的空间,或历史,或现实,或想象,或真实。它们以独特的画面感组成了一个无比壮阔的时空和完整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5.
在杜甫的全部作品中,《秋兴八首》是最受人注目,称赏最多的一篇名作,但它到底在说些什么?古往今来的注家和研究者众说纷纭,谁也不能提出一个权威的、令人信服的解答。《秋兴八首》的主题和思想内含,至今仍是广大杜诗爱好者和研究者的一个捉摸不透的诗坛上的悬念。  相似文献   

6.
杜甫在夔州所作的《秋兴八首》多被认为是感慨国事的佳作,其实老病交加的他在《秋兴八首》里还委婉地表达了对妻子的爱。凭借着"意象"的多义阐释和"色彩词"情感表达,他将"感慨国事"这一条明线和"愧念妻子"这一条暗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王渔洋、蒲松龄、赵执信是山东淄博境内清初时期的三大诗人。在七言律诗组诗的创作方面,他们都从唐朝杜甫的诗歌艺术中汲取了营养。王渔洋的《秋柳四首》,在用韵方面对杜诗《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曲江二首》等有所摹拟。蒲松龄的《九日同如水登高,时定甫欲北上》四首,其用韵情况完全不出杜诗《秋兴八首》。赵执信的《山行杂诗四首》,在用韵方面与杜诗关系不大,但在结构方面学习了杜诗。杜律单句末字能做到三声轮用,《秋柳四首》单句末字能做到两声轮用,《九日同如水登高,时定甫欲北上》单句末字能做到两声轮用并有三声轮用的,《山行杂诗四首》能做到两声轮用还有一声到底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当谈到杜甫一生诗歌创作的时候,有的论者习惯于把安史之乱初期和夔州时期看作是两次高峰。安史之乱初期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和《三吏、三别》等为代表;夔州时期则以《诸将五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壮游》、《遣怀》和《夔府书怀四十韵》等为代表。有的并指出夔州时期的诗作,在杜甫所自称的“晚节渐于诗  相似文献   

9.
清初贾开宗的《秋兴八首偶论》是杜诗学史上第一部专论杜诗《秋兴八首》的著作。该书首次较为明确地指出《秋兴八首》的文学渊源,并将这一组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析,在论析中体现出较强的体系性和系统性。贾开宗还将比附经典的论诗方法贯穿了对整个组诗的解析,表现出较明显的经学倾向。此外,他在解诗中倾注了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国家倾覆的悲叹,有借杜诗之杯酒,浇自己之块垒的意味。不过贾开宗解杜有时求之过深,时有穿凿之处。总之,该书论析透辟,新见叠出,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其论杜特色和文献价值应引起治杜诗学史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满目秋意读中品 学习《秋兴八首》(其一),我们要绘秋景,悟秋意,审秋美,诵秋声,具体而言之,就要做到:  相似文献   

11.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有学生认为从全诗的基调来看,若把“丛菊”改写成“残菊”似乎更符合当时的背景与作者的心情。  相似文献   

12.
组诗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中国古典诗坛中.很多大诗人都有经典的组诗集成.其中分为两种类别。一类如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杜甫的《秋兴八首》,是集中于同一时期所作。从多个侧面表达诗人对时事的观照.或曲折写出内心万般感慨。另一类如阮籍的《咏怀》、陈子昂的《感遇》,则散布于诗人的写作生涯当中,托一时之兴.包诸多事变.可以纵观作者的情怀、品格和思想倾向等。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的趋势推动着世界文化的不断开放、交流、融合和再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的价值近百年来受到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挖掘,促使陶行知思想打破了区域性限制从而走向了世界。在这一交融过程中,欧美、日韩、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陶研工作者,在结合各自情况的基础上,对陶行知思想和实践进行了再生性的研究,不断丰富完善了陶行知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深入解析挖掘《杜甫诗三首》之《秋兴八首(其一)》教材内涵,准确把握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根据学情,确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法,给出科学的教学设计,为上好一节课打下牢牢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组诗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中国古典诗坛中,很多大诗人都有经典的组诗集成,其中分为两种类别。一类如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杜甫的《秋兴八首》,是集中于同一时期所作,从多个侧面表达诗人对时事的观照,或曲折写出内心万般感慨。另一类如阮籍的《咏怀》、陈子昂的《感遇》,则散布于诗人的写作生涯当中,托一时之兴,包诸多事变,可以纵观作者  相似文献   

16.
游戏规则:根据横向、纵向的提示,将答案填入表格中相应的位置即可,每格只可填入一个字。横向:一、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后庭》遗曲的上句。二、杜甫《秋兴八首》中,白帝城高急暮砧的上句。  相似文献   

17.
杜甫是唐代成就斐然的诗人之一,《秋兴八首》是杜甫七律组诗中的翘首之作。利用文学地理学中的空间分析法来探究作品中各种空间元素的设置及其组合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以及艺术表现方式。作者在《秋兴八首》中写到了很多地景、人事、典故,并运用艺术之笔将这些元素巧妙融合,通过地理要素的构建和时空要素的组合变换来伤时恤己,抒发自己客居他乡的飘零无依之感和对故都的眷恋、对国家兴衰的慨叹以及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垂死低吟的悲凉。  相似文献   

18.
杜甫《秋兴八首》,张政飚老师极喜书之。过去于校报上遇到,爱赏不已。这次目睹墨迹,心驰神移,观瞻数日,怦然心动,颇有感言。  相似文献   

19.
杜甫是中国诗歌高峰期的集大成的诗人。《秋兴八首》是他七律组诗的翘首之作,长久以来深受人们的赞赏。历来的诸多学者都尝试用中国传统方法研究这组诗的魅力来源,更有先驱者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阐释它的魅力所在。但这些研究大多都不能走出名家之言。结合西方的文艺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以"陌生化","含混"为视角,探求这组诗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仇兆鳌《杜诗详注》引王生《杜说》:“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这个评论是不错的。《秋兴》八首,是杜甫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在夔州时所作。前人为之注释的甚多,今人探讨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的也不少,都各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由于它是律诗,概括性很强,所以真正明白诗的内含是不容易的。如果硬要和当时的史实加以比附,往往失之于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