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是“大语文”。如果教师没有“大语文”的思想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 ,就教不好语文 ;如果学生不能做到广闻博览 ,仅仅凭课堂老师的传授就学不好语文。大凡语文教师都懂得语文知识得法于课内 ,语文能力形成得益于课外。只有不断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在扎实搞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 ,重视语文的课外活动 ,才真正找到了教好语文的源头活水。然而 ,目前真正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的却很少。大部分学校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重课内语文教学 ,轻语文课外活动 ;重课堂语文知识传…  相似文献   

2.
一个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有“善说”的能力。因为“言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常用手段,而语文教学又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必须“会讲”,才能吸引学生学习,使他感到语文课有学头、有趣味。如果语文教师不“善说”,便是自己满腹经纶、满腔热忱,也教不好学生,也得不到学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是人类言语生命的接力,教师的角色是十分多元的,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是学生的长辈,也是学生的伙伴,朋友,忘年交,受惠者……不了解这种多元性,以为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一定当不好教师,尤其当不好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4.
王庆欣 《贵州教育》2012,(2):31-32,35
在小学,语文受到的非议最多,语文教师也是最不好当的。学生在小学接受了六年的语文学习,究竟语文能力发展了多少?为什么孩子进入中学,“掉分儿”最多的是语文?语文教师“忍辱负重”、“任劳任怨”,每日与作业“为伍”,辛辛苦苦地抓学生的“导优辅差”,照理说,付出总得有回报,可小学语文就是“不争气”,学了六年,到了毕业考试时,连仿句都写得有点不成“体统”,更别说是一篇文从句顺的小文章了。这个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高耗低效”、“少慢差费”面前是应该好好地反省一番。  相似文献   

5.
贾成 《宁夏教育》2005,(12):31-31
我在多年的班务工作中遇到不少学生的“逆反”行为,主要包括当面顶撞教师、背后谩骂教师,严重者甚至与教师动手。这些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小则对学生、家长、班主任本人造成不良的后果,大则影响学校的声誉以及社会的安定,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逆反”行为时,应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6.
散文式的特质:以真情换真情首先,老师要以真挚的情感叩响学生的心弦。如果在讲台上愁眉不展,怎能描绘《春》的如诗如画如果教师超然文外,怎能感受白居易听弹琵琶的如痴如醉面对作者用生命和感情的汁液浇灌出来的作品而无动于衷的人是注定教不好语文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像酝酿散文的情感一样培植自己的教学情感,真情实感才是语文教学赖以发出生命光彩的灵魂。写作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做数理化习题,需要冷静地分析,而写作文非要有情感的冲动,要寻找到生活中的动情点,“情动于衷而形之于外”,惟有真情好作文。要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情的人…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金字塔最坚实的基础部分,如果夯实这个基础,无疑会使整个建筑更加稳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是体现学生语文水平的试金石。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被迫地“读”,被强制地“背”。这种方式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和思维等能力。  相似文献   

8.
学生能够写出情文并茂的作文是语文教学成功的标志.因为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事实上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成了棘手的大问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头脑里缺少或者说没有写作材料,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强迫学生写作,叙述事件抒发感情,学生只能胡乱拼揍,  相似文献   

9.
语文意识敏锐的学生,通过读和思,他能感悟文章思想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运用语言的妙处,欣赏文章的章法结构,即使是默读,也会“听”到声音,“看”到形象,“触”及情感。一字之妙,他会击节叹赏;精彩语句,他会品味再三。这样的学生如果加以必要的考试训练,成绩怎能不好?以往我们研究教师怎样教语文,实际上还是把学生放在被动的学习地位,并没有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法的指导也很欠缺,学生就不可能真正自主地学习,语文意识很淡薄,没有达到“自觉关注”的程度。所以,现在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完成从研究教师怎样教语文到…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如果谁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那么常常会给人扣上“繁琐分析”的大帽子,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如今是谈“分段”色变,谁都不愿再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分段”这一手段。对此,笔者经过思考,颇有些看法:一、是否繁烦分析,关键是看教师运用“分段”这一手段的目的前些年,我们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在学生读一遍课文后便要求学生“分段”,然后便是逐段讲读。分段成了教每篇课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似乎没有给一篇课文分段,就无法进行以下的教学。因此,为了完成给课文“分段”这一任务,不惜花费大…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学生对教师的“不敬”事件时有发生,包括当面顶撞老师,背后谩骂老师,严重者甚至对老师动手。班主任是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敬”。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小则对学生、家长、班主任本人造成不良的后果,大则影响学校的声誉以及社会的安定。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不敬”时,应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2.
陈业彬 《广西教育》2013,(46):50-51
七年级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如果语文教师不注重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想让学生在初中学好语文恐怕有点难。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练习设计思路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语文作业模式基本为“教师布置练习一学生做作业一教师批改打分一教师公布答案”,其侧重的是“练习”二字,而新课标程教材中的练习都是围绕课文设计的,  相似文献   

13.
王艳春 《学周刊C版》2014,(3):151-151
学生不喜欢学语文,在语文综合能力上得不到提高,很多教师都担忧学生学不好语文,从而自己也对教学产生了疑惑。其实谁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但如果换个角度来想一想,也许真的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学习;滚动检查,推进学习;利用人力为学习提供保障;通过阅读巩固学习。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深切的感到: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较低,小而言之,他们缺乏对语言文字的自由驾驭能力;大而言之,对中华文化底蕴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认识和理解较为肤浅。一个华夏子孙如果不能自由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如果不能深刻地感受和我们血脉相连的中华文化,那将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因此,提高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必须改革教材,更新教法。   一、教材大换血。 学生一本语文书,几本语文资料;老师一本语文书,一本教参书,多少年如此,把教师和学生束缚在这样一个几十万字的单调的“井底”,教师和学生都成为“井底之…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工具学科,语文教师是这门学科的“领路人”,语文老师的基本功直接影响到所“领”的学生。语文教师一贯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可是别忘了,提出这一要求的前提是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如果教师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又如何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的实施,使我认识到光读一本语文书是远远学不好语文的。为营造一个书香班级,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我总是千方百计为学生“找”书读,在我的苦心“经营”下,班级里的“书香”渐成气候,这不我又抽空去了一趟学校图书室,代学生捧回来了一大叠书,每人一本,看着学生们喜滋滋地把书一本本地领去,我也很开心。  相似文献   

17.
章春根 《中学教育》2006,(11):51-52
在一些学校,尤其是我们这样位于乡村的普通中学,学生对教师的“不敬”时有发生。包括当面顶撞老师、背后谩骂老师,严重甚至与老师动手。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敬”。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小则对学生、家长、班主任本人造成不良的后果,大则影响学校的声誉以及社会的安定。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不敬”时,应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8.
新教材需要的是新观念、新方法。如果拿以往的“满堂灌”到后来的“满堂问”来实施新教材,那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理智的。既然是教师,又是语文教师,就要视“头脑不是一个被添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被点燃的火把。”把教师的人生价值与意义,看作是点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去实现自身的价值,挖掘自身的潜能。因此,语文教师要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明确“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性”,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语文教育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教学质量观。为了达成这个理念,则要弄清楚几个转变:  相似文献   

19.
金荣励 《现代语文》2006,(8):120-121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从小学到中学,教师在教学上付出很多,然而收获并不大,学生写不好作文、不爱写作文的现象相当普遍,甚至将写作视为畏途。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从“厌写”拉到“爱写”这一方,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的自觉行动。这是中学生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了。”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一定深谙如何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向往的路径。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教师应该是既具有亲和力又具有创新力的魅力语文教师。这种魅力是一种内在的功力,是一种深蕴骨髓的风度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