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问题和自觉能动性的作用问题,是目前理论界热烈讨论的问题。讨论中,感到对自觉能动性的功能作用没作为历史唯物论的基本理论来认识,因而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没有从自觉能动性的系统功能中得到合理的解释。笔者认为,自觉能动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力系统,研究自觉能动性的系统功能,是历史唯物论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粗浅地谈淡对这  相似文献   

2.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但笔者以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应有三个方面的涵义,即人民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和科技动力论.人民动力论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争论的问题.但是,马克思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此进行了科学的阐释,明确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找到了动力源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者,毛泽东用事实证明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史学界曾就下列理论问题展开过讨论: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如何看待剥削阶级代表人物的作用;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究竟是单线的还是多线的;如何评价历史上各种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根据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可以看到我们所要探讨的每一史学理论问题只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等于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它的部分之和。因此,如果不是从整体上去把握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4.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必须明确三个问题:一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由来及人民群众的内涵,人民群众是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具有主体性的大多数人;二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以及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三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方法论意义,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及人民群众主体意识的挺立。  相似文献   

5.
刘奎林 《成才之路》2012,(36):10-I0005
第三十六讲现代思维方式与科学发展观(2) 第三,人本的思维方式。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中心,人民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就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主体的思维方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根本动力。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民主政治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个时期,在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中,不少同志都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历史发展的具体事实,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大家所提出的历史发展动力大致有如下七种: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二、生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四、社会各种矛盾运动的合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五、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六、人类的物质经济利益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七;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上观点,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毫无疑问,它们都有存在的理由.然而,人们总是希望,在众说纷纭的“动力”中,找出一个科学性、逻辑性和概括性都比较强的表述方式,使大家的认识统一起来.我们想,这种“统一”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该的.这是讨论深入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也是讨论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谈一些意见,以就教于同志们.我们认为,讨论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反对“四人帮”的唯心史观.同时,在强调唯物主义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辩证法.这就是说,必须坚持彻底的唯物论和科学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问题有一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只有“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个提法,没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提法”,因而不能讲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历史,只能讲“历史是人人的历史”。这种观点不仅没有正确表达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全部内容,而且忽视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根本内容。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问题,革命导师的观点是丰富的、全面的。马克思、恩格斯经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应让学生掌握以下问题:①生产力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火车头;③在讲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还要正确阐明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在这个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条认识路线的斗争。能否正确对待人民群众,是我们辨别各个阶级、各个社会思想进步或反动的一个标尺。古今中外,一切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愚弄、奴役广大劳动群众,总是把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人民诬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坚持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就是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是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构成了唯物史观的基石 ,因为唯物史观的终极指向即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有赖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解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动力;是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一个稳定环境的必要条件;是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推动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 如果我们将社会比作一个有机体,那么它的产生,构成、变化等全部内容的有机性,仅仅在于人的有机性,在于人以自己的全部能动性自我构成它的有机性,即社会系统。人不仅创造并构成着社会,而且也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人的劳动创造活动不仅是形成和发展生产力的直接动力,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因此,任何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3.
“新英雄史观”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严重挑战。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揭示了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劳动的观点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承认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应以牺牲普通劳动群众的历史决定作用为代价,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是整个人类文化的基石;每个人都是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每个人在任阿情况下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真正的历史创造者只能是那些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人们。“新英雄史观”鼓吹少数英雄创造历史,为“精英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旧英雄史观一脉相承,都是唯心主义历史观。  相似文献   

14.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有时候是难以估量的。杰出人物是特定历史时期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产物。杰出的历史人物只有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今天,鼓励人们从普通个人上升为杰出人物,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指导,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人才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各国明的多样性也是人类明进步的动力。这一系统的富有时代特色的社会发展动力观,使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论获得了与时俱进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论的重大问题。张曙光同志在《试论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社会发展中的自觉性》一文中认为,“应该放弃‘凡规律都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变化)’的观点”;因为“社会规律既有一定的主观性,又有一定的客观性。”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它很容易使人们在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上造成混乱,从而不能正确地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人类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并自觉地创造自己的现在与未来的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对此认识正确与否,关系到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建国以来,这个问题一再被提出来讨论,其原因就在于此.为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对社会发展动力的科学认识,仍是摆在理论界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到目前为止,我国理论界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提出了诸如“合力动力说”,“物质利益动力说”,“阶级斗争动力说”,“生产力动力说”等多种观点.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揭示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几年来,学术理论界围绕历史创造者问题展开了讨论。黎澍同志在《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一文(载《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中,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两个命题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只讲英雄创造历史固然不对,提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19.
科学化的社会发展动力机制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重大创新和最新成果。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凸显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主体动力作用,抓住了动力机制科学化的关键要素,实现了目的价值和手段价值的高度统一;注重改革的系统配套,坚持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增强了改革动力的内在活力和综合效能;突出科技创新的自主性和原创性,强化了科技创新的基础地位和灵魂作用,增强了创新动力的可靠性和永续性。  相似文献   

20.
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基本点,即推动历史演进的各种力量构成一个动力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性力量,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最终的决定力量。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是历史发展的强大杠杆和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主体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但是,现代科技革命对唯物史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使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动力理论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几个主要观点进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