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绩效工资总量的30%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学校按照规范的程序和办法自主分配,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笔者提出的核算小学教师工作量的说法,主要是为了供各校考核教师工作量之用。  相似文献   

2.
2009年春,我们开始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制,教师绩效考核成了教师尤为关注敏感的事物。教师绩效考核是教师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较好手段。绩效考核工作不到位,绩效工资实施就难以真正落实到位:绩效考核不科学,就难以保障绩效工资分配的公平、公正。我们党支部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带领支委一班人提高认识、成立组织、明确分工、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贯彻落实,取得了反哺教育教学的实效,为行政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慧 《考试周刊》2012,(22):18-19
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执行绩效工资,从2010年1月1日起对其他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实施绩效工资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工资待遇,较好地体现了国家尊师重教和教育发展优先的决策,另一方面也借助绩效考核.进一步建立了科学的分配机制,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实施一段时期以来,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尤其是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绩效工资制度实施后的教师队伍,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决策层应当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绩效工资实施后教师队伍管理工作的一些现状开展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8年12月颁发实施的《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做好教师绩效考核工作是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必然要求。绩效考核结果是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改革,必须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为绩效工资分配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实绩和贡献、更好地发挥激励功能提供制度保障。”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采取措施,建立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一些地方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还挫伤了部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那么,怎样更好地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推进教育工作的发展呢?我们不妨对教师绩效考核工作做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5.
陈旭 《河北教育》2010,(5):27-27
绩效工资的实施涉及每名教师的切身利益,教师对政策理解不到位,或者对具体分配办法有意见时.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校长要在绩效考核标准、校长绩效工资、教学工作量的核定、班主任津贴标准等关键问题与环节上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突破观念上的“瓶颈”.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绩效制度的核心是绩效考核体系,对广大教职工来讲感受最直接的是绩效工资。目前基础教育在实施绩效考评和绩效工资发放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过低难以起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绩效工资考评体系不够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地区间差距大等。本文从学校实施中的现状出发,分析问题的成因,强烈呼吁制度创新。 并对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发放的制度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各市州教育局:为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顺利实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现就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8.
教师绩效工资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安排,其政策目标是为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强化对教师的工作激励,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然而,该政策经过四年的执行和运作,其效果并不以显著.绩效工资结果的有限性反映出绩效工资政策的失真.为此,我们应从经费保障和绩效考核两个方面出发,引导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高职教师对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满意度较低的现状,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视角,分析了构建绩效工资制度的理论基础,阐释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历程,确认我国高职教师对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绩效考核的可靠性、绩效工资的公正性与激励性以及对基础工资的依赖性等方面。国内外高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均在争议中实施,表现出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分配权逐步加大、高职教师职务终身制度逐步打破、教师薪酬管理趋向以人为本、教师绩效考核趋向科学严谨、绩效工资改革满意度逐步提升等。  相似文献   

10.
黄娟 《内蒙古教育》2009,(16):21-22
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国首先在中小学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此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如何对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进行考核,本文运用关键业绩指标(KPI)对该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力求实现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实绩和贡献,激发广大教师投身于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教师绩效工资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安排,其政策目标是为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强化对教师的工作激励,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然而,该政策经过四年的执行和运作,并没有像设计者的初衰那样有效.绩效工资结果的有限性反映出绩效工资政策的失真。我们不妨从政策理论假设着手,分析政策执行过程的偏差。并从经费保障和绩效考核两个方面出发,引导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率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绩效工资,这是教师发展的一个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利用绩效考核促进教师发展,是每个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工》2010,(7):27-27
教育部日前召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讲话中指出,校内教师绩效考核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是关系绩效工资制度能否取得实效、能否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关键环节。各地在这方面结合实际探索出许多有特色的做法和经验,但还需要不断完善,坚持民主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增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教师博览》2009,(10):18-18
绩效工资要向中小学班主任倾斜 教育部下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提到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自2009年1月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激励效果欠佳。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是否提高与教师所在城市、职务、职称、教龄不相关,与教师所在区域、工资收入、绩效考核办法是否存在问题、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满意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公平感、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满意度、工作快乐度、学校领导与普通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差距大小等因素紧密相关。主要原因在于城乡存在区域差距、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效价较低、外在奖励挤出内在动机、绩效考核办法与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凸显形式主义以及两种去激励的分配方式并存。  相似文献   

16.
教育格言     
《绩效工资实施指导意见》是学校分配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教师的绩效考核工作是发放绩效工资的前提,只要在制订方案和落实兑现的具体环节上正确操作,规范考核,公平科学,就一定能够保证绩效考核机制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绩效工资问题是近两年来教育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为了解苏北地区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文选取1930名初中教师和42名校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部分学校没有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月均为500多元,有无实施绩效工资的教师收入有差异;不同区域初中教师的绩效工资收入有显著差异;绩效工资并非"职称工资",不同职称教师的绩效工资收入相差不大。针对绩效工资实施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如教师应正确理解绩效工资不等于"涨"工资,相关部门应关注不同地区教师绩效工资的差距,学校应完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发现,陕西省义务教育教师绩效考核普遍存在着地区绩效工资差异较大、绩效考核方案不科学、绩效考核办法不公平以及绩效考核参与主体对绩效认知不一致等问题。为此,应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完善财政政策支持系统,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注重基层校长理念更新,推进义务教育教师绩效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9.
经国务院同意,自2009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学校开始实施绩效工资分配。2月5曰,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不得把升学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指标,教师绩效工资要以绩效考核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自2009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这是国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欣喜之余,应充分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难度”及有可能成为学校的难题。如何将学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是教育管理者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教育部在去年年底颁发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