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数学问题的解决就是问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转换".这种"转换"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逆的"等价转换",另一种是不可逆的"不等价转换"."等价转换"在数学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如代数式的恒等变形、方程不等式的同解变换都是"等价转换".而"不等价转换"所占比例较小,因而存在这样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时代为高等教育研究带来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高等教育研究范式。该研究范式的旨趣从"数据崇拜"向"数据正义"转变。该研究范式的特征为:研究者的主体性与技术理性结合、计算思维和因果思维结合、研究效率与研究质量并重。该研究范式的价值体现为促进学科建设、解决高等教育实践问题和凝练高等教育思想。为了实现研究范式的旨趣转换,高等教育研究者需要具备范式旨趣转换意识、培养学科情感、研究方法训练、高等基本理论的修养。  相似文献   

3.
《周易》中"比"卦的卦象和卦意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哲学在本体论、认识论上的基本思想。"比"即为象征,以"赋"与"兴"作"两翼","赋比兴"实际构成中国诗学中完整的象征主义。如果说"赋"代表了一种"醒","兴"则代表了一种"醉",而以"比"为核心的"赋比兴"在整体上体现出了中国文艺理论中这种似醉还醒的象征主义精神,它们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给予文艺创作一种坚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罗伊·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隐含着一种关于科学的"多层统一"的观念。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上,这种"多层统一"观既批评了以物理科学为范本的传统的科学统一观,又批评了过于强调主观意图与局域性历史情境等因素并否定统一的科学整合观。从而,这种"多层统一"观提出了阐明科学统一问题的第三条进路。  相似文献   

5.
"活着"就得体验,体验才算"活着"。人文教育是教人如何"活得好"的教育。因此,体验对人文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体验是具有本体意义的教育"方法",是与人的目的、价值合一的"方法",体验既是方法也是目的。为了区别于科学的"工具性方法",我们将体验称之为"本体性‘功夫’"。我们不仅要从方法论视域更要从本体论境界去整体理解体验。从本体论境界看,体验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文教育的过程是生命体验的过程,生命体验的过程是学生成为自己的过程;从方法论视域看,体验是人文教育的基本方法,人文教育的体验方式包括:诚敬、专注、参与、理解、反思。  相似文献   

6.
SSK(科学知识社会学)在早期一经产生,便由于其激进的社会建构论观点,在本质主义的本体论、规范主义的认识论与自然主义的方法论之间存在着矛盾。为了克服这些矛盾,后SSK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情形。这种文化转向,借助彻底的自然主义方法论,显示了科学的实践性、语境性、异质性和偶然性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后SSK研究的哲学取向在于,它强调的是实践合理性、混合本体论和干预性介入。后SSK的"文化转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SSK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关怀伦理学家在解释关怀的道德基础时使用了"关系本体论"这一概念,但是这一概念并不指一种严格的哲学本体论承诺,而是指一种社会心理角度对关系之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关怀关系的现象描绘并不能直接推出道德的普遍"应当",其中缺乏了哲学反思的关键步骤,因此关怀伦理内部仍然存在着"是"与"应当"之间的断裂。此前关于儒家"仁"与"关怀"的比较多从"仁"之"用"的维度入手,忽视了二者道德本体层的差异,儒家"仁"的本体论本质上也是一种基于关系的本体论,但是儒家"仁"的关系本体论具有"体用合一"的特征,集"是"与"应当"为一体,具体体现在其两层的关系本体论架构中:先秦儒家同样以家庭中富有情感性的"孝悌"关系作为"仁"之根基,与关怀伦理重视原初家庭领域的关怀关系相似,但是儒家以"孝悌"为核心的"亲亲"关系已经内蕴着伦理的"应当"法则;其次,宋儒以后更加强调"万物一体"关系为"仁"的宇宙论本源,解释了以家庭关系为根基的伦理关怀,何以能推扩至一切宇宙万物。儒家"仁"的两层关系本体论对于克服关怀伦理"是"与"应当"断裂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转语”是阳明关于经典诠释的一般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阳明关于“良知”本体论和“致良知”功夫论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方法论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对传统经典之“语”的重新疏解,而“转”出一种新的、阳明心学的思想观念。一  相似文献   

9.
可从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角度解读"苏派语文教学"。执中性、清简性特征是其本体性个性特征。认识"苏派语文教学",不宜过于清晰精准,不宜囿于自我,也不宜过于简单线性。未来的"苏派语文教学",一应远离功利应试,二必主动融通创新,三须强化整体构建,四要注重实证研究,五该关注教育技术的改变与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7,(12)
"句式变换"在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表述为"掌握常见句式及其特点作用、把握各种句式变换的要领、掌握重组式转换、长短句转换规律",能力目标定位在"应用"级。相对而言,句式变换在高考试卷中的体现还是较多的,不仅在"句式变换"的主观表达题中,而且在病句及语言连贯等考点中也都有所涉及,甚至于掌握好了句式变换的技巧,对于增强高考作文的文采也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德育"以人为本"是关于高校德育的哲学本体论概念,既是一种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也是一种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目前学界在研究翻译本体论时普遍预设了翻译本体的存在,并认为翻译本体论就是对翻译本体的研究。追本溯源,从本体(Being)的两个意思,即"是"和"是者"来看,翻译本体都是一个伪命题,翻译本体论也就自然不能被理解成是有关翻译本体的理论。翻译本体论实际上指的是用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来研究翻译,这种思路在理论上预设了原文意义的永恒在场,译者的任务便是透过原文的文字表述,抽离出原文的意义,并让意义在译文中如其所是地出场。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从理论构建层面上剖析了转换与变换在概率论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并具体地通过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分布函数和特征函数等实例加以叙述;再从实践操作层面上介绍了转换与变换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功能,最后,从方法论的角度概括转换与变换是概率论发展的有力杠杆。  相似文献   

14.
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范式一般具有聚焦、筛选、规范等作用,因而学科发展与范式转换直接相关.通常情况下,学科发展在重要的转折时期,都需要实现范式的转换.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主要包括概念体系、理论基础、分析框架与方法论等基本构件.比较教育学的范式转换是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在当前的任务之一,必须关注于元研究、方法论、学科意识和本体论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道德经》中"有""无"是出现最多的文字,是理解其核心概念"道"的关键。有无两字不仅具有独立意义,还与其他字词构成复合概念,如"无身"、"无为"等。"有""无"这些语义群可以概括并贯通"道"在本体论、存在论、矛盾论、方法论四方面的含义,在翻译时应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从各大译家对"有""无"的翻译可以反观其对道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使译文兼顾同一层面的一致性以及不同层面之间的差异性和互通性。  相似文献   

16.
德育“以人为本”是关于高校德育的哲学本体论概念 ,既是一种价值观念 ,思维模式 ,也是一种方法论。一、德育的哲学前提──“民本”思维与“人本”思维中国儒家“以民为本”的哲学本体论绵延两千五百年 ,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 ,构成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典型特征。在影响我国高校德育的诸多哲学本体中 ,“以民为本”的哲学本体论和思维方式对高校德育的影响最为深刻而广泛。怎样认识和评价影响中国两千余年历史的民本思想 ?从积极方面看 ,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思想与“以人为本”思想同属于一个思想理论范畴 ,在尊重人的价值、关心…  相似文献   

17.
结构化理论是吉登斯最具原创性的理论,是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的本体论研究。该理论认为,行动具有一种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一种"所做"而不是一种"所欲"。能动性与权力逻辑地关联在一起,权力是一种转换能力。有意图行动的意外后果表明行动者的能动性是受限制的。吉登斯正是通过澄清了行动的概念以及行动与目的、理由和动机的关系,实现了对解释社会学的第一次超越,从而建立了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相似文献   

18.
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形上之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发展问题上,要促使单数成人教育学与复数成人教育学的整合互补和有机统一;要在问题意识、理论意识、学科意识与体系意识之间保持一种良性、协调的互动机制;要确立一种具有自身独立性和合法性的研究范式;要使自身的科学性通过其与成人教育存在的吻合性得以体现;要使科技主义方法论与人文主义方法论相反相成、对立统一;要实现由本质主义本体论到生存论本体论的根本转向;要在体系建构与体系解构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要构架既不同于"中国的成人教育学"又不同于"在中国的成人教育学"的中国成人教育学。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具有三个逻辑层面:本体论、方法论和目的论.其方法论层面同时蕴含着价值意识形成和转变:从真经验的积累到真知识真观念的养成,到觉解的主体的诞生.陶行知在改造杜威的科学方法论与融合儒家实践品格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道德阶梯论,其前提乃是坚定的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20.
"诗性"小说创作已成为现当代很多作家小说创作的一种自觉追求。在此背景下,很多研究者从各方面对小说的"诗性"特征展开研究与论述。本文主要从文体学和文学本体论两个层面,全面、深入地理解现当代小说中的"诗性"特征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