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秀玲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157-159
"情感过滤学说"认为情感因素是可调节的过滤器,对语言的输入和习得有很大影响,对学习效率的影响不容忽视。结合俄语教学的现状和实践,分析影响大学生在俄语作为第二外语习得中的情感过滤因素,初步探讨降低情感过滤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对幼儿园少数民族幼儿“双语”教学中,把握幼儿学习语言的主体作用,培养幼儿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重点,创设汉语学习的环境氛围,关注幼儿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情感产生于认识过程,而积极丰富的情感又能促进认识过程,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幼儿语言发展形成中,环境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所以“双语”教学中把握情感因素、进行情景创设是提高教学效率不可忽视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一个颇为特殊的组成部分。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对汉语的文化内涵存在理解障碍。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而理解文化又必须了解语言。因此,要想学好一种语言,就必须注意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了解妨碍语言学习的一些文化障碍,以便提高学习效果。语言的跨文化推广与传播,不仅需要克服语言自身的障碍,还需克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障碍。文章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汉语中的文化障碍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文化障碍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哨葫芦村东干人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文章认为在多民族国家,语言的社会功能是决定各个民族语言选择和使用的关键因素,语言的选择和使用绝不以民族的意志和情感而转移;对于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开展双语双文乃至多语多文教育是保存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统的一种必然选择;少数民族对语言的选择及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到年龄、职业、性别和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制定民族语言政策时须对这些因素给予足够的关注;在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中,双语能力和双文能力始终是不平衡的,对此,在实施双语教育的多民族国家,政府有必要引导民众正确认识这种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而言,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在表面上是语言技巧问题,但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却是深层次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与文化融合三个因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形成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在面对语言和文化差异时的跨文化适应类型。影响其实现跨文化适应的因素既有外部的环境因素,又有教师自身的因素,在对双语教师进行跨文化适应培训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6.
口译包括口译主体,口译客体和口译规范三个重要因素。该文通过对口译文化特征的阐述,探讨了口译的双语语言和双语文化交流过程,发现口译员不仅应具备熟练驾驭双语语言的能力,还应自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明确文化差异,对文化障碍具有预见性,增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7.
口译包括口译主体,口译客体和口译规范三个重要因素。该文通过对口译文化特征的阐述,探讨了口译的双语语言和双语文化交流过程,发现口译员不仅应具备熟练驾驭双语语言的能力,还应自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明确文化差异,对文化障碍具有预见性,增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马发邦 《教师》2014,(22):44-44
少数民族中学生由于受地域因素的影响,在英语学习方面形成了诸多障碍。帮助他们消除语言思维、社会文化和消极情感等方面的障碍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索如何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因材施教,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9.
中俄文化差异普遍存在于大学俄语教学中,并成为困扰学生俄语学习的主要难题之一,严重阻碍了学生俄语学习进程。随着社会对毕业生要求不断提高,纯粹的语言知识能力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为此,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对国内外俄语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在分析我国俄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基础上,试图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培养教师和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比较意识、洞察意识,发挥俄语语言文化对语言习得的促进作用,以期达到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英语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遇到语言思维、社会环境和情感心理等障碍。本文分析了目前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以及出现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张洁 《考试周刊》2014,(20):88-89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心理因素、本民族语言文化、教师话语等。作者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探究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并结合实际教学,提出了扫除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对策,以期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其英语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英语学习也在各院校得到普及,并延伸到少数民族地区。然而,由于少数民族自身的特点,即受到母语与汉语的双重影响,因而其语言迁移更为复杂。作者解读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中语言迁移的含义,对比分析了少数民族母语与汉语在英语中的语言迁移现象,探究了双语迁移现象的影响作用,以期为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大学生正式将英语作为一门课程来学的时间不长,其学习英语的特殊性也是随着国内加强少数民族民汉双语教育以及国外发展三语教育及多语能力研究的基础上得以显现并引起关注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具有较多优势,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英语学习动机和三语习得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影响等原因,其英语学习动机并不明显。因此应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其合理利用自身学习条件。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乌鲁木齐地区少数民族小学生为个案,试图从语言资源的角度,考察、分析少数民族小学生接受双语教学以来的汉语学习与应用能力、课外学习汉语的途径、语言识读能力和语言社会交际能力情况,以期为新疆少数民族小学生双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维汉大学生由于受其自身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其跨文化认知、情感与行为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维汉学生交往频度、语言能力以及文化学习有关系。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培养维汉大学生跨文化认知、情感与行为能力的策略:推行跨文化交际教育,倡导开放、包容的文化学习观念;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创造有利于维汉学生跨文化沟通的环境与氛围;深化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让民族文化与跨文化沟通课程走进课堂;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沟通能力,鼓励其在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开发、培养非常重要。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运用能力,社会文化能力,话语能力,交际策略能力。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因素。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客体文化与主体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其英语学习观念的总体情况和特点,旨在为少数民族双语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教学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启示,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多语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现代外语教学日益强调经学生为中心,因此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语言认知能力的获得离不开积极情感因素的影响,而消级的情感因素(即“情感障碍”)则妨碍学生的认知活动。本文主要分析了一系列,“情感障碍”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消除不利于学习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语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世界上没有脱离文化单独存在的语言形式。本文详细分析了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文化障碍,以及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事业已走过了几十个春秋,取得了丰硕成果,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知识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然而汉语言教育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必须进行深刻的认识,加强对汉语教学的探索。这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将产生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影响提高新疆职业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言学习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语境、教学、学生、文化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