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档案数据库面临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包括不可抗因素(地震、火灾等)和人为因素(计算机网络犯罪、病毒、软件错误、系统崩溃、硬件过时等)。有的档案馆由于备份措施做的好.出现问题可顺利恢复数据库的内容,而有些却在问题面前无计可施.眼看着多年来辛辛苦苦录的档案数据瞬间丢失,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在档案数据库管理中.要积极实施档案数据库的备份管理。  相似文献   

2.
一、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中的宏观把握 我国国家规模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性质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必须要有宏观上的把握。即按照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集中统一规划,按不同数据库的特点进行开发利用.本着档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建立大协作分工。各实体档案馆在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中,应该注意的是:必须遵循整体性原则,根据档案信息网络化要求.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并和其他实体档案馆相互协作。  相似文献   

3.
档案馆数据库建设,是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档案目录数据库和档案内容数据库。档案目录数据库是建设档案馆数据库的基础,是查找档案的主要检索工具,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档案检索效果。如果每条都能准确、系统地反映档案的内容及特征,所录入的档案目录就具备良好的检索功能。笔者近两年来参与了保山市档案馆文件级目录的录入工作(使用浩瀚档案管理软件),现以保山市档案馆建立目录数据库为例,谈谈建立档案馆目录数据库中档案目录录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邱毓芳 《兰台世界》2007,(3S):27-28
综合档案馆是我国档案事业的主体,在各级综合档案馆保存和管理着大量的档案资源。在新的形势下,综合档案馆建设面临一些问题。这包括馆藏档案数量庞大,但档案资源质量不高;档案信息资源丰富,但档案利用率不高;综合档案馆数量众多,但档案资源保存分散;[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怎样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县(市、区)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山东省滕州市档案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针对本市的实际和特点,进行了大胆而有效的探索,于2004年8月将原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管理的20893卷一般干部(含工勤人员)档案和41756卷各类专业技术干部档案委托档案馆统一集中管理,拉开了档案馆托管干部人事档案的序幕。这种做法体现了“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档案管理成本,受到社会各界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6.
陆穗 《西安档案》2004,(2):22-23
档案馆举办展览,早期是偶尔为之,近年来全国普遍开展。有的将举办展览纳入档案工作年度计划,有的还专门召开档案展览工作的经验交流会。一些档案馆在筹建新馆伊始,便把建设一定规模的展览厅纳入设计之中。举办档案展览正出现方兴未艾的势头。  相似文献   

7.
照片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市档案馆现藏有各类照片约20000余张。根据国家档案局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参照我们过去管理的经验和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模式,我们对我馆的照片档案进行了重新整理。改变传统的照片档案整理、存储、检索模式,运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建立照片档案数据库,实现了馆藏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严玲霞 《中国索引》2004,2(1):32-34
本文系统阐述了学籍档案数据库的意义,建立学籍档案数据库的必要性、如何建立学籍档案数据库和在此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建立学籍档案数据库使学籍档案的管理效率、检索速度和查准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采用学籍档案数据库管理缓解了档案保存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学籍档案数字化是档案信息上网的基础。建立学籍档案数据库是建设数字化档案馆的一种探索,对其他各门类档案的数字化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服务民生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国各地档案馆进入接收民生档案高峰期,退伍复员转业军人档案是重要的民生档案资源。有的地方退伍军人档案存放在乡镇、民政部门和人武部门,有的退伍军人档案存放在组织部门,有的机关档案室又存放退伍军人档案。这对查找利用,加强统一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必须十分重视对退伍军人档案的管理。一、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人才库退伍军人档案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学习和宣传《档案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平谷区档案馆为例,就区级档案馆利用工作中存在跨区档案馆之间同类档案利用制度不统一、档案馆(室)之间的档案利用不同步以及跨部门之间档案利用不共享等问题,提出制订统一的档案利用制度、推动基础档案室档案数字化进程、构建档案利用平台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陈颖  李晶 《兰台内外》2023,(1):10-12
为提高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进程,本文对新时代高校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现状与策略的研究,从提升高校档案馆工作效率、提高档案馆资源信息共享能力,阐述档案信息数据化建设的意义,提出现阶段高校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存在档案信息化资源较为分散、信息化管理标准与辅助技术尚未完善、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为实现高校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应遵循“抢救优先,利用优先,逐步扩展”的工作原则,完善高校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归档工作,建立档案新信息数据库与规范档案数字化管理目录,利用校内OA系统,建立起与档案馆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库逐步与学校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对接,健全档案信息数字化保障机制,科学配置数字化终端网络硬件,增设防火墙等防病毒软件,加强对网络病毒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12.
《新上海档案》2006,(11):F0004-F0004
复旦大学档案馆成立于1988年3月.2000年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合并,两校的档案工作实现了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增强档案人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提高档案人员掌握和运用档案信息化知识、技术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西安市档案局于9月11日至9月15日举办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员主要是区县档案馆、市级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人员共计116人,进行了五个半天计20个学时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档案网站建设、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档案数据库建设、档案管理应用软件操作等。  相似文献   

14.
方昀 《天津档案》2006,(5):30-32
我参加国家档案信息化工作培训团,于2005年11月15日至12月5日就澳大利亚档案工作信息化进行了专题培训和考察。培训内容以澳大利亚电子件及电子档案管理、档案数据库建设、档案网上利用、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等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内容为主。同时了解了澳大利亚国家政治、经济、化概况。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方针及政府给予经济发展的支持政策,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实地考察了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新南威尔士州档案馆、维多利亚州档案馆、国家电影和音像档案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堪培拉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等高校档案馆和图书馆。  相似文献   

15.
周瑾 《档案天地》2004,(1):48-48
为了更加科学地管理档案 ,我馆根据日常工作的需要 ,编制了“全宗管理数据库”。通过该数据库可以对馆内所保存的每一个全宗的档案数量、档案整理、移出、鉴定、接收、开放、修复等情况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科学汇总 ,使管理人员更为清晰地掌握馆藏全宗的具体情况张家口市档案馆建成“全宗管理数据库@周瑾  相似文献   

16.
档案全文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的一个关键点,也是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的标志所在。如现在有的档案馆做的档案案卷级信息数据库、档案文件级数据库,这也是档案信息化,但这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化,只有建立档案全文信息数据库,才能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上一个台阶。省级档案馆藏有大量的档案,以案卷计算可达几十万卷、乃至上百万卷,以页计算达到千万页以上。如何开展这项工作就成为一个难题,也是一个瓶颈。本文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省通信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1、档案目录资源数据库建设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经过十几年升级达标的努力,我省通信各企业档案馆(室)的馆藏档案件级和专题目录数据库已经基本建成,馆藏档案目录均实现计算机单机检索,完成了传统纸质目录向电子检索的一大飞跃。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档案工作得到了大力推动,很多高校的档案部门都,是由档案室更名为档案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档案室与档案馆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而寿,档案室是“各组织(包括机关、团体、学校、工厂、企业、事业单位等)统一保存和管理本单位档案的内部机构,是整个机关的组成部分,属于单位管理和研究咨询性质的专业机构”。档案馆则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  相似文献   

19.
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是实施档案信息化和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统一管理,高效检索和方便利用的基础信息存储结构。更是国家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档案馆工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难,但是要做好却不容易。档案局长与档案馆长是两个不同的角色,局长是行政领导,而馆长是实体领导,主要负责本档案馆安全运行的具体组织与管理。局馆合一管理,局馆长统一于一身的,就要演绎好两重角色。下面我就如何演绎好馆长这个角色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一、对岗位要有清晰的认识1.要把握岗位特点档案馆长,使命光荣(连着中枢,掌管机要),责任重大(守护历史,传承文明),工作平凡(周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