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次报道了沙冬青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沙冬青  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Cheng f.染色体基数目为x=9,其核型公式为  2n=18=4m十14sm(2SAT)。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根尖细胞为材料,观察了黑藻属Hydrilla植物的染色体核型。  它由两群染   色体组成:1—5 为长染色体,6—8 为短染色体。  染色体基数x=8。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 f.)Royle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x=16;  雌雄之间既无染色体数   目的差别,也无异型染色体存在;核型公式为2n=2x=16=6m+6Sm十4St。  罗氏轮叶   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var.roxburgbii Casp系同源三倍体;  染色体数目为2n=3x=24;   核型公式为2n=3x=24=9m+9Sm+6St。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云南西部和西北部分布的腋花扭柄花Streptopus simplex的4个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生长在云南西北香格里拉县(原中甸县)碧塔海和小中甸冷杉林中的腋花扭柄花两个居群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x=18,而生长在高黎贡山的福贡县片马和贡山县的灌丛中的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则为2n=2x=14。2n=14为腋花扭柄花一个新的染色体数目,x=7为扭柄花属一个新的染色体基数。香格里拉碧塔海和小中甸两个居群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4m+8sm+4st和2n=8m+2sm+6st,染色体逐渐变小;贡山和福贡片马两个居群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14=4m+10sm和2n=14=7m+7sm,其中第一对中部着丝粒的染色体显著大于其余染色体。由于x=8是扭柄花属最常见的染色体基数,因此可认为x=8是腋花扭柄花的染色体原始基数,x=7的数目是衍生的;x=7居群染色体的一条大染色体可能是由x=8的染色体的两条st型染色体的着丝粒发生了罗伯逊易位而来。  相似文献   

4.
对木兰科Magnoliaceae 13个分类群的染色体进行了计数, 其中落叶木莲Manglietia decidua、香港木兰Magnolia championii、馨香玉兰Magnolia odoratissima、香木兰Magnolia guangnanensis等12个种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同时对木兰科属内属间的12个人工杂交组合的后代进行了染色体鉴定,其中,二乔玉兰红元宝Magnolia×soulangeana“Hongyuanbao” (♀,2n=4x=76)与云南含笑Michelia yunnanensis (♂,2n=2x=38)、红元宝与金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2n=2x=38)杂交后代的染色体为2n=3x=57,为其亲本染色体半数之和,证明这两个远缘杂交后代为真实杂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国产葱属Allium 8个种的14个居群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其染色体基数均为x=8,其中7个居群为二倍体(2n=2x=16),6个居群为四倍体(2n=4x=32),1个居群为多倍体复合体(2n=4x=32,2n=6x=48,2n=8x=64和2n=9x=72)。并发现随体染色体十分活跃,在多倍体中其数目并不都与其倍性相对应,并有“串状随体”现象出现;在有些类群中其形态变异较大,而随体染色体杂合形式的多态现象也较普遍。本文重点讨论了随体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变异及杂合现象在葱属进化中的作用,认为随体染色体形态变异及杂合现象的出现是葱属中遗传变异的重要源泉之一。并对葱属中的染色体基数及种内多倍性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杭子梢属Campylotropis Bunge国产10种1变种的染色体数目,其小孢子染色体数目为n=11,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2。 在光果小雀花C.polyantha var.leiocarpa中发现有少数个体为2n=23的非整倍体。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rDNA在重楼属Paris L.中的分布规律,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4种重楼属植物 的18-26S rDNA进行了定位。所有植物均为二倍体,基因组由A、B、C、D和 E5条染色体构成。(1)滇重楼P.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2n=10=6m+4t,C和D染色体的 短臂上各有1个18-26S rDNA位点;(2)长柱重楼P.forrestii:2n=10=6m+4t,B染色体的长臂 、C和D染色体的短臂上各有1个位点;(3)五指莲P.axialis:2n=10=6m(2sat)+4t(2sat) +1-2B,C和D染色体的短臂上各有1个位点;在有1个B染色体的细胞中,B染色体没有信号点, 而有2个B染色体的细胞中,只有1个B染色体上有信号点,表明B染色体上有基因存在且其分裂 不均等;(4)大理重楼P.daliensis:2n=10=4m+2sm+2st+2t,C染色体的短臂上有1个位点。1 8-26S rDNA位点不仅出现在染色体的次缢痕上,也出现在非次缢痕位点。另外,4个种中C染 色体短臂末端均有18-26S rDNA。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在江西发现的核型变异。R.japonicus 的基本核型为2n=14=6m+4sm十4st (2SAT);变异核型为2n=14十1B=6m+4sm+4st (2SAT)十1B和2n=14=6m+6sm(2SAT)+2st。核型变异表现在增加B染色体或第4对同源染色体异形及第6对随体染色体臂比变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浙江洞头、温州、泰顺和江西南丰四个地理居群中国石龙子的染色体组型.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结果表明:中国石龙子四个不同地理居群的二倍体均为2n=26=18m 4sm 4t,NF=48,第2对染色体为随体染色体;洞头、温州、泰顺和江西南丰4个居群的随体染色体(2q)上的次缢痕出现率分别为40%、63%、80%和97%;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多对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值和着丝粒指数差异显著.中国石龙子不同地理居群的核型分化具有多型现象.  相似文献   

10.
野生黑青稞采自西藏措美县,采取常规根尖压片法对其进行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黑青稞染色体数目为14条,即2n=14,染色体基数X=7,为2倍体。文章旨在建立黑青稞遗传资源库,为保护黑青稞提供必要的细胞学资料,同时为其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4种三尖杉科植物的核形态结构的研究结果如下:它们的间期核均为复杂染色中心型,分裂前期 染色体属于中间型,体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核型为:(1)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i Hook.F.,K2n= 24=21m+1M+2sm(2SAT),核型不对称性属于2A型,着丝点端化值(T.C.%)为53.99;(2)高山三尖 杉C.alpina(Li)L.K.Fu,K2n=24=19m+3M+2sm(2SAT),核型不对称性属于2A型,T.C.%值为 53.93;(3)海南粗榧(西双版纳粗榧)C.mannii Hook.f., K2n=24=22m(1SAT)+2sm(2SAT),核型不 对称性属于2A型,T.C.%值为54.47;(4)篦子三尖杉C.oliveri Mast.,K2n=24=22m+2sm(2SAT), 核型不对称性属于2B型,T.C.%值为53.53。4种三尖杉的染色体结构都是1~22号染色体为m染色 体,23和24号染色体为sm染色体并具随体,其随体较大而稳定。它们的核形态结构较为相似,从核型 参数上看似乎三尖杉和高山三尖杉的亲缘关系最近,种间的中期染色体结构也有一些细微差异。除三尖杉C.fortunei仅有染色体数目的报道外,这4个种的核形态研究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12种乌头属Aconitum L.和18种翠雀属Delphinium L.植物的染色体。在12种乌头属植物中,除粗花乌头A.crassiflorum为四倍体(2n=4x=32)外,其他种类都为二倍体(2n=2x=16),中甸乌头 A.piepunense中有B染色体存在,牛扁亚属Aconitum subgen.Lycoctonum的二倍体植物与乌头亚属Aconitum subgen.Aconitum 植物的染色体在大小和形态上有明显区别;所有18种翠雀属植物都为二倍体(2n=2x=16),其染色体在大小和形态上极为相似,但与乌头亚属的染色体易于区别。翠雀属植物的核型不对称性程度明显高于乌头属植物,因此从染色体证据来看,翠雀属要比乌头属进化。  相似文献   

13.
 首次发表假橐吾属Ligulariopsis Y.L.Chen的核形态研究结果。染色体间期为复杂型,前期染色体为中间型。染色体长度从2.70μm到4.70μm,平均长度为3.62μm,无明显的二型性;核型公式为2n=58=34m+18am(2sat)+6st,核型类型属于2A  。假橐吾属的核型和蟹甲草属与橐吾属相似,但假橐吾属具有较多的亚中部、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取常规根尖压片法对采自海拔4000米西藏夺底沟藏药植物川滇小檗进行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川滇小檗染色体数目为12条,即2n=12,染色体基数X=6,为2倍体。本文旨在为建立川滇小檗遗传资源库以及保护和引种培育川滇小檗提供必要的细胞学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四川黄精属Polygonatum 8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玉竹n=10,   2n=20=4st十6sm十10m;  多花黄精2n=20=6sm十14m;  点花黄精n=16,2n=   32=2t十8st+2sm十20m;滇黄精n=13,2n=26=8st (2SAT)+14sm+4m;互卷黄   精2n=32=6st+8sm+18m (2SAT);  湖北黄精n=15,  2n=30=2t+6st十6sm+   16m(2SAT);黄精2n=24=2t十14st(2SAT)+6sm十2m;卷叶黄精n=28,2n=56=   18st+10sm十28m。     黄精属植物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类型多样,8种黄精的核型可以区分为3种类型:2   B、3B、2C。核型不对称性的加强与染色体数目的递增有相关性。本文就染色体方面的资料对  前人关于该属分类群的亲缘关系的论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次报道特产于我国青藏高原披碱草属Elymus的6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6个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42,都是6倍体。它们的核型是:黑药鹅观草,2n=6x=42=32m+10sm;糙毛鹅观草,2n=6x=42=34m+8sm;大颖鹅观草,2n=6x=42=30m+12sm;疏花鹅观,2n=6x=42=32m+10sm;青海鹅观草,2n=6x= 42=34m十8sm;长颖鹅观草,2n=6x=42=34m十8sm。它们的核型属1B或2B型,染色体中均未发现随体。  相似文献   

17.
芒苞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染色体很小。染色体数目表明芒苞草与百合科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和开口箭属Tupistra有一定联系,这也得到形态特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浙江产菝葜属smilax 7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S.nipponica有两种核型,2n=   26和2n=32,均为3B型,但后一种细胞型的雄株的第一对染色体大小不等,可能为性染色体;S.   riparia 2n=30,属3B型;S.siebodii n=16;S. china有两个染色体数目,2n=96 和n=15;   S. davidiana 2n=32,属3B型,对减数分裂MI的观察发现n=16;S.glabra 2n=32,亦属3B   型:S. nervo-marginata var.liukiuensis 2n=32,属3C型。讨论了种间在核型上的差异、属的基数、   核型演化趋势和性染色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国产14种苋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部分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4,即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刺苋A.spinosus,红苋A.cruentus,腋花苋A.roxburghianus,合被苋A.polygonoides,皱果苋A.   viridis,凹头苋A.lividus,苋A.tricolor。其他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2,即尾穗苋A.caudatus,绿穗苋A.   hybridus,千穗谷A.hypochendriacus,繁穗苋A.paniculatus,北美苋A.blitoides,白苋A.albus。其中腋花   苋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该属染色体基数为x=16,17。两种染色体基数在苋属2个组(sect.Ama-   ranthus和sect.Blitopsis)中均存在。由于苋属植物染色体大多为小型染色体,因此对苋属植物目前尚不  能进行详尽的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睡莲科6属6种代表植物的核型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它的分类学位置。结果如下:莲2n=16=9sm+4m+3st;王莲2n=24=8sm+8m+8T,蓝睡莲2n=28,可配成14对,染色体小,第l号染色体上有2条随体;萍蓬草2n=34=18m+16sm;芡实2n=58,可配成29对,染色体小,第l号染色体有2条随体,莼菜2n=72,可配成36对,染色体按大小可分成大,中、小三个类别。除莲外,其它5种植物的核型为首次报道。莼菜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72和国外报道的2n=80不相一致。莲的染色体以及形态学特征和其它睡莲科分类群显著不同,可将其从睡莲科中独立出来,并成立莲科和莲目。原归属于睡莲科的分类群仍组成睡莲目,并分别置于莼菜科和睡莲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