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怡 《兰台世界》2011,(8):34-35
我国近代时期的英语教育推动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改革,不仅仅是造就一批通晓英语的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同时也对当时中西政治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英语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代时期的英语教育推动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改革,不仅仅是造就一批通晓英语的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同时也对当时中西政治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英语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人物档案”,亦称“名人档案”。师范院校的人物主要指在师范院校学习和工作过、在各行各业中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很大成就、对学校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包括校友和教职员工。人物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档案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纵观中国师范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民主革命时期,师范教育为我国培养了许多革命、军事、教育等方面人才,推进了中国革命进程;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西学内容的不断丰富,晚清更多的中国人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朝廷和高校更加注重英语教学,将英语列为高等学堂必修的重点学科,中国籍教师也逐步取代传教士等外籍教师成为英语教学的主体。随着新学制的建立,高校英语学科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冲突、碰撞中,高校英语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段鹏 《现代传播》2007,(3):117-119
近年来传媒技术手段的多元化和现代化发展趋势为我国传媒专业教育的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伴随着高校改革的推进,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进入了空前的大发展时期。在高速发展的“繁荣”背后,水平良莠不齐、质量难以保证等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因此,厘清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关系、探讨专业教学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新世纪传媒人才教育“保持特色、提升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方案中明确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1)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意见提出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的总目标是:"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是从民国开始的,这段时期不仅仅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开端,而且还奠定了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发展的基础。其在政策的制定、师资的选拔、教材的编写等方面都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地球村"时代,高校大力培养具有全球传播意识和国际传播能力的新闻学双语人才,既能适应传媒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又能推动我国新闻教育理论的进步。不过,我国新闻学双语教育起步较晚。1978年,中国社科院联合新华社和中国日报社设置英语新闻采编专业,首创中国新闻学双语教  相似文献   

9.
进奏院在中国古代尤其唐宋时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传播机构,进奏院从唐代到宋代经过了最为重要的变化发展。在这一时期内,进奏院的职能更加集中专一,成为专职的信息传播机构,中央对于进奏院的管理控制形成并完善,信息保密制度逐渐建立并发展,同时,进奏院的信息传递也趋向于规范化。综合以上四个方面,以进奏院为核心的信息传播体系在唐宋时期的变化发展,呈现一种专业化的进程。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新闻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作为信息传播体系核心的进奏院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胡适作为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其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接受中西教育的他主张中国教育向西方学习,摒弃传统教育模式,倡导"教育救国"。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播了五四新文化,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进程。  相似文献   

11.
民办高校新闻教育特色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高校新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办高校新闻教育共同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人才的重任。但由于办学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原因,目前民办高校新闻教育面临各种发展困难。本文提出民办高校新闻教育应当立足自身实际,面向基层和新媒体,坚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培养目标市场化,新闻人才专业化,培养模式职业化,培养"一专多能"的新闻人才,方能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相似文献   

12.
对现代新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阳 《新闻传播》2006,(2):40-41
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随着我国传媒由“行业化”向“产业化”转变进程的加快,在新闻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新闻教育和媒体职业需求已达成共识。形成新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不仅是21世纪我国新闻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储备高层次人才、提高行业竞争力、应对国际传媒挑战的必要举措。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我国新闻教育必须以纵览古今的视野和崭新的姿态来迎接一切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常凌翀 《新闻战线》2020,(20):80-84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传统新闻教育已经跟不上传媒业的发展步伐。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意见2.0版本的实施,对改进和加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全新要求。"新文科"背景下,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力推进理论与实践融合创新,不断探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路径,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思想指引,以"部校共建"为重要契机,加强校媒联动合作,打造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着力提升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丁果 《传媒》2021,(7):92-94
2012—2020年间,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回归本位并持续发力的时期,其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拓展出新的艺术境界.在新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核心思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人民"主体性"的呈现;在秉持儒家思想中的"入世"精神基础上,更加注重与主流电影叙事方法相结合.同时,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现实主义电影更担负起建构国家形象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职责,这对其作品中包容精神、担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多维深入呈现,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宋丽萍 《兰台世界》2013,(19):133-134
<正>清代英语教育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开天辟地之功,京师同文馆就是清代时期中国英语教育发展的最好缩影,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外语教育学校,随着洋务运动的结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留给人们的启发却远远超过了它本身存在的价值。它在我国教育和英语教育历史上,有许多开风气之先的历史功勋,有许多当代大学英语教育值得借鉴和采用的,比如  相似文献   

16.
郭京红 《兰台世界》2011,(10):31-32
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洋务派为了培养外交人才,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强化了外语教育。其兴办学堂与留学教育两大举措对培养外语人才、传播西学、提升科技与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夏宝君 《编辑之友》2010,(11):90-9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出版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拓宽了出版行业的媒介传播范围,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交融渗透,中国出版产业进入"大出版"的时代.编辑出版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经历着从传统的行业发展向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编辑出版的整个流程出现了新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同于以往.在产业化导向下,我国的高校编辑人才培养模式应该转向更为开放、务实、与时俱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冯桂芬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采西学的教育思想,注重建立新式学堂和改革教学内容,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培养本土外语人才,为中国近代外语教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杨天地 《兰台世界》2016,(10):131-132
近代我国高校的英语教育发展是随着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得以深入的,英语教育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西学东渐史。西学东渐不仅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也成为高等英语教育的先导。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背景下,清政府所创办的各类学校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其在本质上并没有造就出有文化、新思想的一代新人,只不过是在不改变封建教育体制的前提下对新教育模式的一种尝试和变通之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与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教育信息化日益重视,各高校也通过各种措施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需要从智慧校园、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借鉴经验,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