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墨子生活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非乐"之说产生的缘由及学说自身的辩证意义与逻辑运用,并结合现代生活中对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关系的把握,提出了既要"为乐"也要有"非乐"的辩证观点。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历史上,清朝是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封建王朝,同时也是我国其中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所以,清朝自古是我国律法考究的关键点,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清代律法史工作研究的"边缘突破"。  相似文献   

3.
许璐 《今传媒》2013,(2):28-29
网络的崛起和民众自主的增强,使得网络舆情沸腾,由此衍生而来的"网络道德裁判"行为时有发生,并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以近年来发生的"网络道德裁判"现象为例,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剖析,试图以辩证的视角解读其所带来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清初"尊孔崇儒"的"汉化"过程中,作为训谕文的典型文本,由清圣祖康熙帝创写、清世宗雍正帝再创作的<圣谕广训>,起到过巨大的影响作用.其成书与推广各具特色,反映了清初汉化政策能够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清初哲学家李塨"寓兵于农"思想形成与当初时代和其成长经历有着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清初哲学家李塨成长经历的介绍,进一步分析了其"寓兵于农"政治观念的形成及制定,让广大读者在对李塨历史政绩了解的基础上,也能够对清代文化的发展形成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两宋时期,岭南龙母传说影响到了江浙地区,但对山东地区影响较小,到了明清时期,江浙地区龙母信仰衰微,小白龙探母故事从龙母传说中脱胎而出,影响到淮河流域,可能沿着运河进而影响到了山东地区,并对山东秃尾巴老李故事主人公由龙母转变为秃尾龙产生了一定影响;清初由于海禁解除,江、浙、粤渔民把龙母信仰带到了渤海一带,岭南龙母传说与江浙龙母传说合并影响了胶州地区的龙母传说;山东地区秃尾巴老李故事中的"黑龙"之名来自东北地区,黑龙战白龙故事也可能来自东北民间传说。总而言之,山东地区的秃尾巴老李故事是在多重外因影响下产生,又在流传中不断变异的。  相似文献   

7.
任雪山 《兰台世界》2017,(8):103-106
钱大昕的《跋望溪文》,后世影响深远,但其中所言方苞之事多不属实。他说李绂批评方苞文章有称名之误,方氏明知有错而终不肯改,考之相关文本,钱氏之言不实。他说王若霖批评方苞古文与时文关系之说,也是杜撰。钱氏之所以贬抑方苞,主要原因不在于学术分歧,而是对方苞人格的极度不满,以至于不惜违背实事求是之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8.
陈晓辉 《兰台世界》2016,(8):136-137
法家"检验三录"中,产生最早及影响最大的均为《洗冤录》。"检验三录"在当代侦查学学科地位确立、侦查程序化和规范化、侦查勘验方面的地位和价值重大。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法家"检验三录"的科学性、准确性,科技信息化的发展与法家"检验三录"存在积极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对于理学的贡献主要是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提出,而这种思想的提出对后来封建思想的巩固作出了极大的维护。  相似文献   

10.
西汉时期,在律法改革过渡期间,董仲舒适时地向汉武帝刘彻提出"春秋决狱"的法律观点。采用"原心定罪",在犯罪事实清楚的情况下,来分析断定犯罪人的基本作案动机。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学习应当端正态度,力求精通、精确、精深,并辩证地分析了"精"与"博"的关系,以及从"精"到"博"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口通商"是对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自卫反应。清初广州已发展为全国的外贸中心",一口通商"政策并未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开展,但这一政策的施行限制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严重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最终导致落后挨打。  相似文献   

13.
汉武帝时期实行任用酷吏,繁法严刑的做法受到很多经学之士的诟病。以桑弘羊为首的官吏仍想维持"刑主"的律法思想,不过在独尊儒术的汉代,没有汉武帝这样拥有强硬政治主张的君王撑腰,这种想法是无法支持下去的。  相似文献   

14.
身为清初"四王"之一的"清初画圣"王翚,在中华画坛上的影响足足达二百余年之久,其艺术成就非但在整个清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以其特殊方式影响着当今的绘画界。  相似文献   

15.
"蚂蚁效应"形象地呈现了集群的力量,既可以帮助蚂蚁建成它们理想的"家园",也可能以隐匿的方式产生不可预知的巨大破坏力,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群体传播时代,网民之间的自发互动与聚集行为与蚁群行为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其产生的社会效果亦是利弊共存。只有厘清了群体传播的表层特征内在动因,才能辩证看待当下最具传播力与爆发力的这一传播形态,从而尽力规避其传播风险,更有效地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实学思潮相当流行,清初的颜元是实学教育思想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培养"实才实德"的经世致用人才,注重"习而必行"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以"实学"为特征和主要内容的功利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变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戴震是清代皖派汉学思想创始人,他主张考据就和义理相结合还原汉代儒学,并批判宋儒"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违背人性自然的本性。另外,他天文历法及数学等都位于清代乾隆时期学术界的前沿,也让他成为四项全能的大理论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遵循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思想为原则,以其哲学思想与传统体育养生之间的内在必然性为线,着重阐述了老子的积极生命观以及"尚静""贵柔"的思想对传统养生的作用及影响,力图开辟出一条运用老子哲学思想来引导传统体育养生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一种我国特有的传媒内容的现象,即道德"绑架"内容。这是指新闻报道中不遵守新闻从业准则,意识形态挂帅,以"道德"名义扭曲基本事实或具体情节。文章从多个方面论述了道德"绑架"在这类传媒中的表现,并从三方面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笔者认为,以"公众利益"、"道德宣扬"的名义而又在具体行为中不遵守基本的道德(体现人性、敬畏生命、实话实说、守法等等),这就证明了目的的不真实。手段的合理合法与目标的正确,应该是对应的、统一的。  相似文献   

20.
"亲亲相隐"体现了中国传统法律的亲伦精神,其根源在于人性的情感本源。现行刑事法律否定了"亲亲相隐",出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断裂,导致人性的沦丧和异化。为此,应该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转化创新,对刑事法律进行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