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殡葬档案,是伴随着我国殡葬改革和殡仪服务业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加强殡葬档案的管理,对于研究我国殡葬改革和殡仪服务业的建立、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笔就殡葬档案的特点及整理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陈智为 《兰台世界》2012,(23):11-12
殡葬单位建立业务档案是为满足市民办理丧事、骨灰安放、祭扫等丧葬活动的需要。随着殡葬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如何推进殡葬档案的管理水平,怎样使殡葬档案更好的为殡葬改革服务,已经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对丧事处理及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殡葬服务的市场竞争时代也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相似文献   

4.
正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殡葬工作关乎千家万户,作为服务于民众的窗口单位,做好档案工作非常重要。档案工作是服务工作的基础,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保障,是信息化管理的必备。要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在档案管理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提高领导法治意识,强化服务质量档案工作既是一项管理工作,又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为此,殡葬单位的管理者要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殡葬发展的长效机制当中,努力做到"三纳入"(纳入殡葬单位的计划和规划中;纳入单位的管理制度中;纳入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三同时"(在布置、检查、总结各项工作的同时,布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一次把民生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所谓民生,就是国民的生计和生活,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固国安邦.作为涉及民生的殡葬事业,是关于千家万户的公益事业.笔者所在的殡葬服务站负责哈尔滨市殡葬系统所有灵车调度的管理,是党和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工作部门和直接对外窗口,是殡葬事业发展的先头阵地.……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及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对丧事处理及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殡葬服务部门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数字档案馆是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产物,是信息时代档案馆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建设数字档案馆从本质上是档案馆工作的质的飞跃,为面向大众的服务提供了有利的成长空间,也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可共享的愿望。2010年,国家档案局发布了《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对具体的工作要求、总体规范、系统功能、开发使用和服务行为都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内容、功能、作用等方面的规定可以看出,数字档案馆建设从根本上是对每一个档案馆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那么,如何提升档案馆信息化管理能力,保证数字档案馆建设可以长足发展,服务社会大众?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经渗透到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在机关档案工作中,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心也开始向信息化、现代化转移。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处置、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机关档案信息化是提高档案管理效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和提高机关档案开发效益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9.
蒋起虹 《云南档案》2010,(12):47-47
<正>公安档案的信息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为核心,使档案的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实现档案存储、管理、检索、使用等的信息共享。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既是档案工作顺应潮流、适应发展的新举措,是档案服务民生、服务实战的新要求,也是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后,国家组建成立了退役军人事务部,对加强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建设工作作出了综合部署,通过政策宣传、服务保障、信息互联以及规范管理等不同维度推动退役军人管理模式的创新,开创退役军人服务新局面。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是管理服务的重要板块之一,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开发和挖掘退役军人人才,同时也是实现精准服务的重要举措。一、推动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1.有利于明确管理主体,实现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1.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档案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档案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二要实现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智能化管理;三是实现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档案信息化重在建设,通过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智能化、传输网络化,利用档案信息的高度共享,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2.
1952年到1966年,是新中国建立后社会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时期,随着各项建设和改造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陕西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其深厚的传统风俗,民众的保守性都是改革工作中的困难问题。这一时期的殡葬改革是西安市殡葬改革事业迈出坚实的第一步,更为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殡葬法制化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刍议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剑  梁娟 《科技档案》2009,(4):23-25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档案信息化建设,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实现高校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要求实现高校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要求实现高校档案信息高度共享。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和阻碍。  相似文献   

14.
档案信息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档案信息现代化管理应纳入到信息化建设的统一管理中 档案信息化是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管理和提供服务,也是档案实体保管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转变过程。档案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二是实现档案信息管理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三是实现档案信息的高度共享。 过去许多单位档案馆(室)对信息化工作仅限于应用计算机查阅目录和编目,如果不和部门之间数字化建设工作联系起来,就谈不上电子文件网上查阅、归档,档案信息化建设要达到新的高度将很难办到。因此,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5.
牛苗苗 《大观周刊》2012,(16):83-83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档案事业应对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建设也不例外地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档案建设的重点工程。我们知道,从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要求,到国家档案局也提出了“档案信息化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目标”要求,这就清楚地为档案信息服务社会提出了最佳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档案服务社会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体制必须改变,档案信息化和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徐志杰 《兰台世界》2023,(10):102-104
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具有政策性和专业性、动态性、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求高等特点,实现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本文在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突出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任务、内容及难点,进一步提出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加快档案数字化,推进不动产登记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依托信息化技术,建立一个全面运作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综合管理平台;持续创新不动产登记档案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档案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简言之就是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高效管理和资源共享。上述定义明确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即: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档案资源数据库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文化艺术档案,是文化艺术单位在艺术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真实原始记录.信息化背景下,凸现资源价值的文化艺术档案信息倍受重视,文化艺术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全球的信息化趋势和国家的信息化建设为文化艺术档案信息化带来了划时代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提高文化艺术档案管理水平,实现文化艺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已是大势所趋.文化艺术档案信息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对文化艺术档案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  相似文献   

19.
对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冰凌 《云南档案》2007,(11):20-21
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公安科技强警的要求,也是实现公安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公安基层档案室计算机管理档案现状分析,提出了实现公安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随着大型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优化完善,OA系统、ERP系统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核决的重要平台,企业文件的流转也逐步实现了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这些变化要求档案信息的归档、存储、管理与服务手段必须同步跟进,电子文件归档系统建设已成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大型企业集团电子文件归档系统建设中,应把握好以下四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