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朔现象"在文坛被广泛重视,而这又与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流行关系密切.本文就从"王朔现象"入手,分析一下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现状.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失去了其在艺术表征领域的支配地位,是文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人的精神生存在物质挤压下的一段艰辛旅程。所谓“文学的衰微”只不过是文学对“人间本位”的回归,技术理性的甚嚣尘上并不能真正压制人类对超越性精神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文学史上,诗和诗人的崇高地位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了长时期的质疑、抵制,有时甚至是蛮横恶毒的攻击。本文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梳理,从三个历史阶段出发解读了诗与其它思潮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冲突,并着重评析了三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学论文-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西德尼的《诗辩》,雪莱的《为诗辩护》。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对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和正在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身处这样一种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文学的存在现状和发展趋势受其制约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文学趣味、文学形式和文学语言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语境下大众传媒极大地影响着当代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文学出现传媒化、商业化、大众化的趋势,通过分析纸质媒介、电子媒介和当代文学的互动关系,阐明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以来,逻辑经验主义逐渐衰退,科学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许多根本性改变。近代科学哲学家很少直接论述发现语境和辩护语境的区分,但不可否认,发现语境和辩护语境的关系仍然是科学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自从赖欣巴哈对发现语境和辩护语境做了最初区分之后,科学哲学界涌现了众多对区分的解释,但大多数偏离了赖欣巴哈最初的分析。保罗·霍伊宁根-休恩为了缓解发现、辩护语境区分的争论提出的精益区分,既使双方都能接受,又为发现、辩护的存在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1958年,<文艺报>组织了"再批判"专题."再批判"所显示出来的文化悖谬在于: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语境中,并不自觉地接受着"他人引导".这是"再批判"能够生成的重要社会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呈高度繁荣和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大众传媒为新世纪文学争鸣提供全新的话语平台,"草根性"争鸣得以凸显,一个有助于生成"百家争鸣"局面的文化生态隐约出现.但作为当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同时也是一个语境诡异的话语场域,新世纪文学争鸣在众声喧哗中不可避免地充斥着秽语的狂欢,体现了理论与批评领域内文学大众化、娱乐化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提倡“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但这一主张并没有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他将一生的主要精力用在了教育上,他希望通过教育能培养出实践他政治主张的官僚。本文就他的诗教中处处体现出道德教化、培养君子的倾向以及对当代文学教育的影响做一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的沈雁冰以“人”为思维中心,围绕着“人属于文学”的现代观念,从创作主体、对象主体和读者主体三维视角来建构他的“人的文学”的现代理论,充实丰富了“五四”“人的文学”观念的内涵,是对“五四”“人的文学”观念的一种补充,一个突进。  相似文献   

11.
杨琴  曾真 《现代语文》2007,(6):120-121
“陌生化”表现手法是文学理论界广为关注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本文探讨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陌生化”,应首先准确把握“陌生化”的概念及其形式,然后根据三种情况处理“陌生化”。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翻译,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翻译。正确理解文化语境是文学翻译的关键。因此翻译中应充分考虑到文化语境,从而向译文读者传达清晰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3.
"以诗为词"的出现是对北宋初中期颓靡词坛一个强有力的冲击,它改交了词体原有的特征,也改变了词体的发展趋势.它的创作倾向由苏轼处获得成熟定型后,大致形成了以范仲淹、王安石、苏轼式的雄旷激越和以张先、晏殊、欧阳修、晏几道式的风流闲雅为主的两条线,分别影响了以后的"苏辛派"与"周姜派"词人,直至近代.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诗教"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而如今,诗歌不受重视,诗情消融,应试教育只重视用理性的逻辑的方式把握世界,使学生功利化,成为缺少情感、理想、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进行诗教,就是要弥补人性发展在这一方面的严重缺损,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塑造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批评,几成后人公认的纲领性批评。但这还不够,需要以辨证观点对宋诗进行具体、深层的分析,追寻其有别于传统诗歌的独特风貌及其深层特质。  相似文献   

16.
语境理论在语用学研究领域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自从马林诺斯基提出"语境"这一术语以来,国内外的语言学家们纷纷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究,其中一项的研究就是将语境理论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语境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在文学教学中,指导学习者学会发现、创设语境,利用语境因素去理解作品内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并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文学教学.本文旨在尝试应用语境理论来指导、探究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18.
有着师生关系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他们在文艺思想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部分思想,同时在其文艺思想方面作了很大的修正.对柏拉图的理论进行了批判。本文正是基于此点,探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表现出的文艺观点。特别是对诗所作的辩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控诉了诗人的两大罪状:诗不表现真理;诗有伤风败俗的影响。他要将诗人逐出理想国,还说如果有人能帮诗人和诗作辩护,诗人仍可回到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对诗进行辩护的.针对柏拉图对文艺的两点看法进行批判,从而对诗作辩护。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作家群星璀璨,为世界贡献了许多杰出之作。在跨文化背景下,在俄罗斯文学的教学中要注意俄罗斯特有的文化语境与民族特质,例如俄罗斯作家作为社会的良心常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进行创作,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带有圣索菲亚崇拜的特点,而且笔下的人物还效仿基督甘愿去受难,对苦难有特别的审美。为了更好地理解俄罗斯文学作品,还可以根据文学与绘画互文性的特点,通过对绘画的欣赏来诠释某些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从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高度,从加快国际文化交流的使命感的角度,重新认识和思考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研究的走向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在全球化语境下英美文学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英美文学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