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试图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式出发对电影《安娜与国王》中体现的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规避以及男性化社会与女性化社会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彼时东方暹罗社会与西方英国社会文化的差异以及导致这些差异产生的根源。同时,通过对主要人物间的交流进行分析,揭示出一种对待异文化的正确态度: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理解、尊重和接受其他文化,从而使跨文化交流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赵娟 《文教资料》2012,(7):36-38
丹麦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充分地展现了人与地方的互动关系。文章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解读《走出非洲》,从地方与故乡的双重互动,地方居民之间的情感认同,地方丧失这三个方面分析这部小说中的地方,探讨地方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发掘作品所传达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4.
5.
《红楼梦》与《安娜.卡列尼娜》从比较学角度来看,存在着历史类型学的相似,尽管两部作品产生先后差距有一世纪之久,但在学的内在结构上,却显现出共同的诗学特征,本试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角度进行比较分析,籍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得以客观揭示曹雪芹和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共通之处,并探寻他们的学作品在相似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相似的学现象。  相似文献   

6.
人生就像一枚硬币,胆小和勇敢绝不可能对立,谁敢做自己的乔治六世?打破怯懦,是成为王者的唯一办法。而敢做的人却并不多,所以英雄时代才来得如此艰难。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的《虹》和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中的主人公安娜和尼科尔的婚姻悲剧的根源,在于两人童年时期的记忆创伤、两人的社会地位,以及两位作家的文化传承使然.两部作品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呈示,表现了作家自身的文化背景及社会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梁爽 《文学教育(上)》2013,(17):113-113
在伊朗地区人们生活状况指向的同时,影片《黑板》以公路片的形式,多处隐喻地描绘着库尔德民族的苦难生活。一个个饱含寓言意味的纪实镜头,一幅幅令人战栗的人性图景,淋漓尽致地向观众传达着导演对中东地区长期贫困的反思与思考,展示了湮没在生存底线以下的失落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一九四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本。它以温故历史的方式,对被宏大叙事遮蔽的灾难及灾难记忆进行了呈现,对我们文化中盛行的虚伪的道德主义论调提出了质疑,对灾难事件中国家权力的缺席进行了批判。但这些以历史名义进行的思考,与其说是真正历史学的,不如说是意识形态的。它通过种种复杂而隐蔽的话语机制,既巩固、强化了今日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对其展开了批判。  相似文献   

10.
沈毅 《现代语文》2009,(12):122-123
安娜的悲剧不仅让托尔斯泰神伤,也让各国读者心绪难平。这是一位聪慧、美丽、善良、执著而又敢于抗争的女子。她有一个“复杂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可是却嫁给了头脑僵化、思想保守、虚伪成性的“官僚机器”卡列宁。与弗龙斯基的邂逅,重新唤醒了她对生活的追求,也一步步促使其走向悲剧的边缘。她的悲剧既不是基于性格的个人悲剧,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婚姻家庭悲剧,而是一个源于社会的家庭悲剧和源于家庭的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11.
尼洛·克鲁斯在《安娜在热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具有正面意义的人物形象——切齐。作为一位积极的改革者和实业家,他对自己和朗读人私奔的妻子的忠贞和执着的爱使得这个人物充满着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激烈地批判了当时德国哲学界各种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虚假性是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宗教性、颠倒性、阶级性是它的三个具体表现.同时,马克思站在新唯物主义历史现的立场,科学地阐释了意识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现实基础.最后提出了克服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基本途径,确定了科学的共产主义意识目标.  相似文献   

13.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理解马克思批判性意识形态观的重要文本。只有在文本解读中,我们才能完整地把握马克思批判性意识形态观的形成、内涵及其转变。在《形态》写作前,通过对已有理论成果的借鉴和政治实践的深入,马克思的批判性立场已经形成。在《形态》文本中,马克思重点批判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及其"统治阶级维护意识"的实质。但因为《形态》的重大缺席,意识形态的内涵开始出现从批判性到描述性、从否定性到肯定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有人因为弄丢首饰而一贫如洗;有人因为得到首饰而一夜暴富。弄丢首饰的因此而真诚可爱;得到首饰的却因此面目可憎。真诚可爱的从此过上了心安理得的生活;面目可憎的却从此生活得永无宁日。这不是什么人生AB剧的剧情,这是短篇小说巨匠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两篇传世经典之作——《项链》与《珠宝》的主要情节。  相似文献   

15.
曹雪芹一生铸成一部小说,几经变改书名,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最后定名《石头记》。由于历史原因,书稿仅整理出八十回清本,就“问世传奇”了。七年后(1761),曹雪芹应已完成了他的《石头记》全部书稿,由于突如其来的灾祸,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末除夕,这颗文星陨落了。一个完全的《石头记》真本也没流传下来。30多年后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突然冒出了由宫廷武英殿活字印制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来,此即由程伟元、高鹗搜访多年,获得残稿,编缀成的“全璧”,改《石头记》名为《红楼梦》,次年,程、高之流对曹雪芹前八十回原文大肆阉割篡改达2万多字。至《石头记》神韵风貌,文采风流尽失。使这件真假合一,盗名欺世的假《红楼梦》冒充珍品,风靡天下200多年。周汝昌先生与家兄周祜昌二人满怀一腔义愤和热情,发愿终生校辑一部接近曹雪芹原来文字的《石头记》(《红楼梦》),这就是《石头记会真》的契机与发端。二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历尽难言的艰苦,宏愿欲尝,《石头记会真》即将梓印,周祜昌先生不幸抱恨阖然长逝。红学资深大师周汝昌先生在其女儿周伦苓的协助下最后完成了《石头记会真》书稿的核订。本文作者侯廷臻同志应出版社特邀承担了《石头记会真》书稿全部审核校勘工作,经逐字反复审核,耗去了5年的心血,终于使第一部接近曹雪芹真本原貌的本子《石头记》,奉献给世人。全书共lO卷,800多万字:8000余页,即将由海燕出版社推出,就教于普天下热爱《石头记》者。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意识形态一直存在于文学史的书写中。因此,有关的研究应当是当代文化批评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将它置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作全面考察的,则是宋剑华的《百年文学与意识形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相似文献   

17.
尼日利亚著名戏剧家索因卡以约鲁巴族神话为基础,创作了古典悲剧《死亡与国王的侍从》。他运用创造性的手法将传统神话与自我牺牲精神融合在一起,并以此向世界宣称:非洲文化来了。通过对剧中人物艾勒辛的伪美学悲剧性体现和欧朗弟的悲剧性超越的分析,可以看出,索因卡创作该剧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张扬以约鲁巴文化为主体的悲剧精神和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8.
知识社会学证明了人类社会有两种思想体系,即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前者的功能为维护现行秩序,后者则为反对现行秩序。人类历史的更替和演进在观念的维度上可表达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振荡,当乌托邦取代了意识形态之后,自己亦相应地变成了意识形态,并创造出自己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19.
《家庭的幸福》和《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以家庭生活为题材先后创作的两部作品。这两部作品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同。在内容表现方面,从前者对庄园生活的赞美抒情到后者更多的无情揭露;结构上从前者的一线贯穿到后者采用双线发展;在心理描写上则后者比前者更为出色和丰富,由此看出托尔斯泰在小说艺术技巧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日本天皇的每个早晨都须头戴繁复而又沉重的皇冠,连续几个小时端坐在王位宝座上,手、足、头、眼以及全身所有部位都不能动弹。这种禅定式的姿势对于常人来说当然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可是天皇不是常人,他是秉承天帝意旨造福人间的万物之王:世俗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