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林肯的一生是在接连不断的磨难中度过的。挫折是他生活的主旋律,抑郁是他人格的大敌,但他学会用幽默来化解这一切。在这一过程中,林肯不仅改写了美国的历史,也影响了美国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在他之前,美国总统一直是不苟盲笑的职业形象,在他之后,幽默成为总统的一种能力。由于他的幽默,美国老百姓也从早年清教徒的刻板的生活方式中解脱出来,幽默从此成为了美国文化的风尚。  相似文献   

2.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与美国现代化的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密尔顿是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位重要角色。他投身北美人民的反英斗争 ,争取国家的独立 ;他推动制宪会议的召开 ,并为美国宪法的批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些都为美国现代化创造了政治条件。在美国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 ,他提出了发展工业和商业的主张。他还提出了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外交方略———中立政策  相似文献   

3.
安布鲁斯·毕尔士(Ambrose Bierce 1842—1914?)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时期的作家。他不仅以诙谐讥讽的政治和社会评论闻名于美国文坛,而且以小说的成就影响了一批作家。尤其是他在描写美国内战的短篇小说中,别开生面地开辟了一片只属于他自己的独特领域:以其现实主义手法和冷峻的笔调反映了不同经历、不同气质的人物在战争中面对“死”这一瞬间的复杂而曲折的心理律动。并将生与死、爱与恨、神圣与腐朽、兴奋与恐惧交织起来,创造了灵与肉和谐的意境。正如美国著名文论家库柏(Frederic Taber Cooper)所说:“他的小说是他自己的写照。我们不尽赞同他采用的方式,但又不能不为他故事中奇特的诱惑力,敏锐的恶兆感,难以捉摸的离奇以及准确的描述所吸引。他在短篇小说这片领域中独树一帜,力求完美的品质,由衷地得到人们的赞赏。从而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的地位。”由于毕尔士是美国著名作家中为数不  相似文献   

4.
当提到美国总统胡佛时,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在美国1929年到1933年的大萧条中没有能够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致使美国的经济一度一蹶不振,人们长期陷入恐慌,而对他之前为美国作出的贡献却一盖抹杀,这是很不公平的。在一战中,胡佛通过领导美国联邦粮食管理局,为本国及其他协约国提供了充足的粮食,进而推动了战争胜利的进程,为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就在黄全愈写<素质教育在美国>的时候,他的儿子矿矿也在电脑前劈里啪拉地开始了他的创造,表示他也能行.<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出版后,书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的矿矿便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如今,16岁的矿矿,这位在美式学校教育加中式家庭教育中长大的孩子,终于用英语写出了<放飞美国>(黄全愈、陈彤译,接力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他用生动幽默和独特的美式语言,讲述了他和7位美国老师之间的动人故事,以及他对美国教育的思考,向中国所有关心学校教育的老师、学生及家长展示了美国教育的真实画面.  相似文献   

6.
10岁的美国小男孩不幸得了肝癌。在病痛的折磨下,他没有哭泣,更没有畏缩,而是每天笑对一切,勇敢地同病魔作斗争。他临终前最大的愿望不是到迪斯尼世界游玩,而是当一名比哥哥军衔高的美国军人。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亲自下令满足了他的愿望,并授予他陆军中士军衔。圣诞节之后,他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这位孩子的名字叫贾斯廷·布赖斯。  相似文献   

7.
马以 《初中生》2011,(17):34-37
[导言]莱曼·弗兰克·鲍姆(1856~1916),美国童话作家。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宜多活动,所以童年时代几乎都在阅读中度过。大量的阅读拓宽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想象力。他的代表作《绿野仙踪》开美国"神奇童话"之先河,是他一生创作的六十多  相似文献   

8.
祝元娜  张斌 《海外英语》2012,(24):228-229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在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将男主人公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该文集中分析盖茨比的人格缺陷,揭示他的金钱梦和爱情梦如何一步步破灭并最终导致他的人生悲剧。盖茨比的人格缺陷淋漓尽致地表现为他对虚幻的美国梦的追求,这就注定了他的人生悲剧。与此同时,盖茨比的人格缺陷并不是他个人的缺陷,而是整个美国梦中根深蒂固的缺陷,盖茨比的人生悲剧也预示着美国梦的破灭。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困境     
正美国有位教育学家,他的儿子在学校教育中失败了,由入学前的活蹦乱跳的健康儿童变成了一个孤僻自卑的少年,他作为教育家也无能为力,于是他写了一本书,书名是《教育的困境》,他带着很深的感情写就此书,成了影响美国教育的一本名著。他在书  相似文献   

10.
亨利·詹姆斯,横跨美国和欧洲大陆的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他最为人所知的小说内容皆是关于美国人移民到欧洲大陆后,和欧洲人之间的价值观、道德观、文化以及处事方法差异。与此同时也着重体现了他印象中的美国人特质。该文旨以他晚年撰写的一篇游记作品《美国景象》(1907)为切入点分析詹姆斯前期以及后期文学作品中塑造的美国人的特质,以及他作为移民文学的先驱者对自身的认同、对美国人的定义及对塑造美国人特质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沃尔夫的一生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中是绚丽的传奇之一,他以年轻的38岁年华书写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文坛的华彩篇章。他的小说充满了抒情气息.而不是以情节取胜,再加上他并不丰富的经历,以及他伤感的心灵,使他的小说具有了一层自传色彩。本文从沃尔夫的经历入手。揭示他的小说的自传色彩,以及在创作道路上。沃尔夫用艺术的形式对美国文坛评论界的辛辣讽刺。  相似文献   

12.
学艺 《教师博览》2009,(8):30-31
查克·费尼出生于一个爱尔兰裔的美国家庭,家庭并不富裕。为了生活,他大学毕业后就去了欧洲,在那里他与自己在康奈尔大学时认识的同学罗伯特·米勒合伙向船员兜售免关税酒。由于生意不错,他很快开始向驻扎在欧洲和亚洲的美国士兵们推销汽车。他是一个聪明的人,接着他又从战后兴旺发达的旅游业中得到启示,创建了自己的“免税购物连锁店”,由于他的聪明和能干,他将美国的“免税”概念的限制稀释到了极限。  相似文献   

13.
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说创作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舍伍德.安德森被誉为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者。他的短篇小说深刻揭示了二十世纪初美国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过程中中西部小城镇人们的生活面貌,同时在形式、文体等方面的技巧创新使得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了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自然主义的先驱,被称为美国当代文学之父。他的作品风格对美国的作家群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诸如后世的文学大家海明威、福克纳等。文章旨在从他的名篇《森林之死》中解析安德森的自然主义死亡观。  相似文献   

15.
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作家,他是雅俗共赏的典范──他的作品具有众多的层次,无论年龄大小,也不论文化修养高低,人人都喜欢读,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汲取不同的精神养料。他的语言艺术是卓越的。马克·吐温只上过几年小学,他的语言是从生活中来的,经过他的加工锤炼,进一步创造了美国的文学语言;同时奠定了美国文学轻松愉快的、幽默的民族语言风格,他的每一部作品都通篇横溢着幽默趣味。马克·吐温所有文学艺术上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他的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海明威这样评价这本书:“一切现代美国…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是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系列作品体现出他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对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海勒在不同作品中展现了美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也通过不同的人道主义关怀对象,体现出美国社会的症结和矛盾所在,从而为理解美国社会历史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的美国总统中间,林登·约翰逊是最有争议的总统。他是在约翰·肯尼迪遇刺后继任总统的,在随后的1964年总统选举中他以民主党历史上以最大多数的选民票数以压倒性优势当选,在他的任期内高举自由主义改革旗帜,发动了“伟大社会”运动,向美国社会的贫困和种族隔离的敏感区域提出了挑战;同时在他的任期也升级了越南战争,把美国人拖入了战争的泥潭。  相似文献   

18.
汪汀7岁随父母来到美国,父亲半工半读,母亲打工,他当了5年卖报的报童,按照爷爷汪达之的思想,在美国社会中受到教育和贫苦生活的锻炼。小弟弟出生给他增强忙碌,也带来了快乐,他为中、美两国小朋友的友谊作了努力,被评为《孩子天地》优秀通讯员。  相似文献   

19.
莱斯利·费德勒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批评先驱、文学评论家和作家。在他蜚声评论界的文学评论著作《美国小说中的爱与死》中,他对美国经典文学中的“魔性”特别青睐。这些融合了心理分析、神话和社会学维度的批判在将经典作品“祛魅”的同时,也间接体现了他文化批评思想中的“魔性”。  相似文献   

20.
1976年,40岁的丁肇中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他赴瑞典领奖之前,却因为坚持用中文书写演讲稿出现了一点意外。丁肇中年轻时就到美国留学,英语水平毋庸置疑。那他为什么一定要用中文书写演讲稿呢?原来,他曾经仔细翻阅过以往诺贝尔奖的有关资料,发现在众多获奖者答词中,竟然没有一份是用中文书写的。这使他的心情很不平静,所以他决定用中文书写。他的这一举动却遭到了来自许多方面的非议。首先出来反对的是美国有关部门的一位官员。他对丁肇中说:“你已经加入了美国籍,成了美国公民,所以用英文书写是理所当然的。”丁肇中却说:“我领奖是在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