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众文化价值观念以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评价标准和审美情趣影响着服装艺术设计,并推动服装艺术设计走向了与现实生活更加贴近,更加丰富多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所谓审美就是人对事物的关照、鉴赏和愉悦体验,它包括审美感知、审美记忆、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审美想象等心理活动过程.审美需要是具有实体性内容的审美价值观念和审美价值取向.[1]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自由职业者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学历自由职业者审美需要不均衡,且总体上呈现审美需要水平随学历升高而升高的趋势;(2)不同地区自由职业者审美需要不均衡,大城市的自由职业者的审美需要水平总体上高于中小城市的;(3)不同性别自由职业者审美需要不均衡,女性审美需要水平要高于男性的.  相似文献   

3.
正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教学必然需要承担起人文教育的目的。但现今的历史教学却往往淡化了文明史观,忽视了历史所折射出来的人文精神。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进一步强化人文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一、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它既不是感性认识,也不  相似文献   

4.
高职学生服装消费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的服装消费观念、服装消费心理、服装消费审美、服装消费行为均有其特点。总体来看,高职学生服装消费文化是良好的、健康向上的,但是也部分存在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名牌消费等问题。塑造和强化高职学生良好的消费文化意识、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强化人文素养熏陶以提升高职学生审美情趣是加强高职学生服装消费文化教育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服装反映人的生活情调和审美理想,象征着个人的品德情操,也是特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服装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服装是审美情感的外在表现,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是服装个性化、时尚化的审美符号。服饰美传达出一种整体的美,为创造符合于人的具有不同个性、不同思想情趣和审美理想的服装美,服装设计师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服装形式美的原理与法则,形式美的创造是服装设计美学的重要内涵,同时,形式美的创造离不开服装设计内容美的表达,二者相互结合构成了服装设计的整体美,这是服装设计美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款式新颖,设计师的艺术追求/靓丽时尚,消费者的审美取向//色彩,性别的挚友/服装,气质的忠实伴娘//女士,穿出动感,才婀娜多资/男士,穿出静态,尽显风流倜傥//读了杨树彬、于国瑞教授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编写,并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服装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文化曾对服装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成为服装设计灵感来源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对于服装的审美取向与穿着方式。当今的服装设计领域里神秘的宗教艺术文化与审美法则仍然被服装设计界看作是强大的灵感库,它的背景、教义、传说等都给当今时装设计带来了设计灵感。具有神秘宗教文化情结的设计作品,往往都有着意想不到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的核心问题是知识问题,当前语文课程知识的不良状况使语文课程知识必须重构,语文课程知识的重构必须关注学生,改变以往知识与人疏离的状况,拉近知识与人的距离,其主要策略为:在知识生产上,改变笼统静态的知识,建构具体动态的知识;在知识选择取向上,淡化学科取向,强化学生取向;在知识呈现方式上,减少控制,增加对话。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的核心问题是知识问题,当前语文课程知识的不良状况使语文课程知识必须重构,语文课程知识的重构必须关注学生,改变以往知识与人疏离的状况,拉近知识与人的距离,其主要策略为:在知识生产上,改变笼统静态的知识,建构具体动态的知识;在知识选择取向上,淡化学科取向,强化学生取向;在知识呈现方式上,减少控制,增加对话。  相似文献   

10.
宋代女性文学梅花意境的性别特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代女性学咏梅作品营造的凄寒、高洁、清美的审美意境,反映了女作家艺创作追求的审美取向以及她们现实存在的形态与情感心理模式,呈现着女性咏梅主体性别的、时代的和阶级的印迹。  相似文献   

11.
“款式新颖,设计师的艺术追求/靓丽时尚,消费者的审美取向//色彩,性别的挚友/服装,气质的忠实伴娘//女士,穿出动感,才婀娜多资/男士,穿出静态,尽显风流倜傥//读了杨树彬、于国瑞教授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编写,并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服装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笔者欣然命笔,写下了这首小诗。”如果加个题目,则为《感悟》。此前,笔者仅知道,着装取决于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经济状况和个体气质,取决于人的体形、地域风情、民族习惯、社会时尚和消费者的文化素养。漂亮的服装,它是设计师的艺术造…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部分党员理想信念淡化、理论学习弱化、价值取向的个人趋势和取向的意识的消极倾向,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时代感、客观必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增强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针对性、与时俱进、立足岗位、落到实处,推进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制度化、强化制度落实、强化综合素质、夯实先进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受到封建传统思想和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人们在审美取向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外表秀美、语言文雅的美男子成为人们理想中的男性,在"三言"中,这种审美取向得到了体现。作品中有的男性不但在外貌上,而且在性格行为上也淡化了和女性之间的性别差异,同时也出现了与上述这类男子相对的另一类较为极端的男性形象,他们相貌粗壮,不近女色,但不可否认这两类男性都是不够完美的,都是"三言"中性格遭弱化,行为偏被动的男性典型。  相似文献   

14.
与显性性别词语相比,揭示隐性性别词语背后所隐藏的性别意识问题,或许更能深刻地描画一个民族的性别文化观。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将汉日隐性性别词语作为一个独立的考察对象加以探讨。旨在从文化史学角度揭示男权意识和妇女歧视问题如何通过隐性方式潜入词语之中,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汉日两种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同时对其差异和成因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使得自媒体“泛娱乐化”现象向青年群体中蔓延。自媒体“泛娱乐化”现象以娱乐需求“为首”、以多元思潮“裹挟”、以网红直播“吸睛”、以粗略表演“出位”。这容易动摇大学生理想信念、降低大学生审美情趣、消解大学生价值认同、淡化大学生责任担当。基于此,我们应该通过强化媒体空间治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媒介素养提升、深化学生自我教育等多项举措,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促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肺病和疾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元素,肺病与性别在文学话语结构中存在着复杂的关联,既有疾病的性别化倾向,又有性别的疾病叙事,两者共同表现在两性身体叙事。肺病的男性叙事主要关注其道德内涵和社会化倾向,女性叙事主要体现为审美化取向,性别政治在女性身体上的权力痕迹尤为明显。肺病隐喻的女性叙事割断了肺病与女性身体之间的审美想象,性别政治在女性的丑怪身体的呈现中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结构上探讨男性教师的心理行为模式,并对男性教师的自信、独立、果断、豁达、幽默和灵活等性别优势以及在语言、激情、耐心和温情等方面的弱点进行分析,得出:男性教师只有强化性别优势,克服或淡化自身的性别弱点,才能在教育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君子不器":理工科高校英才人格培养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孔子"君子不器"教育思想为引导,提出理工科高校科技英才人格培养的三个维度,即淡化工具理性,强化人文精神;拓宽学识教育空间,文理工科兼容并蓄,专业技能与通识素质培养并重;全方位提升人格境界,凝聚英才人格审美风采.  相似文献   

19.
汉族传统服饰结构造型所形成的宽松飘逸的风格,蕴涵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境。从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审美取向的角度,对其服饰结构造型中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分析,为现代服装结构设计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东汉桓谭与魏晋嵇康先后提出"琴德最优"论,借琴来宣扬各自的操守,二人所论有着不同的审美背景与审美取向。汉魏文人善鼓琴,并拥有高深的琴技。他们特别重视琴,且形成了各自特殊的琴结。汉魏文人的琴结,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代表的是汉魏阶段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