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秦 《新闻知识》2005,(9):25-27
广州是全国报纸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州地区的报业发展步伐也是全国最快的。《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稳步发展并且引领着全中国报纸改革的潮流,而《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等新崛起的报纸,也各具特色,发展迅猛。繁荣的报业市场的背后是各家报纸的竞争,近10年来,经历了争新闻,争发行,争扩版,争读,争广告。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报业集团的出现,各报业集团在大报之外纷纷推出小篇幅的都市类报纸,报业竞争加剧,开始进入营销阶段,但这一阶段的营销主要是通过内容的比拼来进行,我们称之为内容营销阶段。进入21世纪,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两会报道成为各大媒体同台竞技的“必选项目”,多次新闻会战后媒体己形成群雄鼎立、势均力敌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吴静 《新闻知识》2005,(12):5-7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中国第二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并顺利回收,国内媒体纷纷组织力量报道这场盛事。面对如此重大的新闻题材,广州各大媒体各施其法,力求在新闻竞争中脱颖而出。笔比较过城中几份重要报纸的“神六”报道,选取别具特色的《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和《新快报》从10月12日至18目的“神六”新闻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研究三报“神六”报道的不同特色,探索区域媒体在同题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创新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报业市场竞争中,报纸在规模,设备,产品等方面表现出的竞争力,可称为“硬竞争力”,在管理,品牌,服务,理念等方面表现出的竞争力,可称为“软竞争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软竞争力在报纸获取竞争优势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6.
7.
张笑秋 《新闻知识》2006,(5):30-32,15
全国“两会”年年开,“两会”报道年年搞。对媒体来说,每一次都是一个崭新的考验;如何才能出新,如何才能做到年年岁岁会相似,岁岁年年“话”不同?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一直是媒体报道的重点,也是报道的难点。两会议题均关乎国计民生,信息量大, 富有新闻价值。但在两会报道中,媒体既面临国内同业的竞争,也要与境外媒体竞争,既面临同类媒体的竞  相似文献   

9.
全球网络博客数量过亿、国外博客对大型新闻事件的作用和国内日趋成熟的博客传播,已经给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和大众传播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一方面如今的受众个性化要求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却是传统新闻不好看,突出的供需矛盾导致受众将视线更多  相似文献   

10.
三月,春风总是如期而至;2006年的3月,全国“两会”在举世关注中如期召开。“两会”作为备受世人瞩目的盛会,势必引起国内外众多媒体的高度重视。正如《华商报》刊登的新闻报道所言:3月2日下  相似文献   

11.
董黎丽 《青年记者》2006,(10):65-66
近年来,一直是党报重头戏的“两会”报道引起了众多都市报的重视。不管都市报注重“两会”报道是为了实现自身“做主流大报”的目标,还是别的缘由,“两会”报道已成了都市报报道的新亮点。平民化的办报路线在其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笔者以郑州两大都市报《大河报》和《东方今  相似文献   

12.
《体坛周报》是如何在竞争中取胜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坛周报》是目前我国期发量最大的综合性体育报纸.它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发展至今,已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报纸,单周发行量达300多万份,被誉为"体育报王"、"周报王",固定读者群达800万.  相似文献   

13.
赵川 《新闻知识》2003,(7):33-35
2002年初,<深圳商报>举行读者意见调查.位居商报不起眼的C叠夹版中的"健康新闻"版,在"读者喜爱版面"评比中,参与总共53个板块排序,创刊不到一年的"健康新闻"版,名列第六位,在非综合性独立板块中则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14.
2001年7月29日,《农业科技报》在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正式面世。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示范区党工委主办的一张涉农报纸,虽生逢盛世,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其时,全国报业竞争如火如荼,农科类报纸前景堪忧。她的面世引人关注。五年,这张以服务“三农”为办报宗旨的涉农报纸终于不负众望,成为涉农报业的一朵奇葩。五年,《农业科技报》在示范区党工委的亲切关怀下,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报纸由当初的对开四版黑白报纸发展成对开八版彩色大报。报纸发行范围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行量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总量跃居全国涉农…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年一度的盛事,“两会”的报道内容多、涉及范围广,除政府工作报告以外,委员和代表的几百份提案议案几乎涵盖了与人民群众政治经济生活相关的领域。那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反映出来,是成功报道“两会”的关键。在今年地方的“两会”报道中,《深圳商报》善于把握会议主题,延伸会议信息,突出新闻价值,从多个角度和侧面反映了广东“两会”的盛况,为“两会”新闻报道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需要坚韧的文化自信,需要不懈地追求文化自强。地市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地方文化的传承者和引领者,  相似文献   

17.
面对新兴媒体异军突起、白媒体爆炸式膨胀这一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面对“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这一现实舆论环境的纷繁复杂,传统纸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河南省较早创办的一家晚报,近几年来,《汴梁晚报》通过积极探索,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开展活动。通过开展符合晚报定位、地域特色明显、社会性强、生活味浓、市场化程度高的活动,通过开展被称为“新闻竞争的第三只手”的“活动营销”。  相似文献   

18.
  卢愚 《今传媒》2007,(6):9-11
今年7月1日是《华商报》改版十周年。十年问,《华商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整合,日趋成熟,逐渐成长为一张被公众广泛认可、社会影响大、市场竞争力强的都市类报纸。集中探析这张报纸成长的历程,对仍处在转型期的我国报业当不无益处。在《华商报》不断发展壮大的十年里,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出版物审读中心一直将其列为重点跟踪审读。近期他们又组织力量,分别从政务报道、民生新闻、舆论监督、新闻策划等四个方面。初步总结了《华商报》的成功实践。本刊集中推出这些审读成果,作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的一份礼物,奉献给《华商报》和全国新闻界的同仁,让我们共同辨析,共同分享,从《华商报》十年历程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促进我国报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