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只注重发声方法和发声技巧的训练,一味追求声音的外在质量.没有意识到声音的质量是要以内在的情感体验而引发出的艺术表现。通过加强歌词理解、旋律分析等方面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实施良好的情感培养,让情感成为声乐教学和学习中的强大推动力,以此优化声乐课堂教学,提高声乐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声乐教学中,学生的发声训练是放在首要位置的。学生们通过嗓音拟合乐器逐步从技巧和心理相结合,建立正确的声音体系和饱满的演唱情绪,使得发声方法更加适应表演的需要。声乐教学尤其要注重表演内容和方法的多样化,不同的歌曲不同的人要采用的技巧和方法也不同。因此,学生们在练声过程中要根据自身情况和歌曲的不同加强发声方法和技巧的练习。  相似文献   

3.
美声声乐艺术在中国音乐艺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中国美声声乐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外来文化,在学习美声声乐艺术时,不仅要掌握声乐技巧,还要学习与之相关的非声乐技巧。美声教学中的非声乐技术主要表现在语言和舞台感染力两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加强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的作用,深入探讨作品的歌词形式与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在美声教学中培养学生非声乐技术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成功演绎美声作品。  相似文献   

4.
歌唱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的巧妙结合,声乐中教学中的声音与语言的相结合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声音和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如果没有语言,再动听的歌声也难以构成美妙的意境;若无声音,再优雅的语言也无视枯燥无味的,因此在声乐艺术训练中,要将声音和语言有效的结合,通过优美的歌声将音乐化的文学语言形象的塑造出完美的意境,加强学生的发声训练以及语言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本文将对声乐教学中的科学发声与技巧训练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声乐是一门看不到摸不着的艺术。要想掌握科学的歌唱艺术 ,就比其它工作困难些。从生理因素来看 ,每个人的声带生理构造都不同。有些人的声带长 ,而有些人的声带厚而长弹性也比较松弛 ,很适合低音发声 ,有些人的声带短而薄 ,弹性张力很强 ,很适合高音的发声。加之每人有着不同的个性 ,不同的接受能力 ,不同的心理状态等 ,如果教师不了解这些不同的因素 ,那么我们的声乐教学就会变成机械的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声乐教师积极动脑 ,细心摸索其中的奥秘 ,探索新方法达到发声的高效益。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在发声训练上 ,我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  相似文献   

6.
声乐艺术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心、用脑、用嗓、用耳去感觉的艺术。声乐教学不只是让小学生学会几首歌曲,单纯地解决一些声音技巧问题;而是培养小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知识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去。一、声音训练是基础在声乐教学中,发声练习必须放在首位。声音的好坏、音域的宽窄,是能否唱好一首歌的关键所在。发声练习时要对姿势、呼吸、发声、节奏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发声技能技巧,正确运用到演唱当中。1.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声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声乐教学的目标是演唱者通过课堂授课的学习,能够运用演唱技巧演绎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而演唱曲目的科学选择发挥重要作用。在声乐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特点,指导学生科学选择演唱曲目,对于歌唱艺术的发挥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在声乐教学中演唱曲目的选择技巧。  相似文献   

8.
发声训练是声乐学习的基础,要做到正确、科学的发声,就必须了解嗓音这件"自身乐器"的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通过科学的训练,掌握发声技巧;声乐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情感心理过程,在整个声乐教学中,情感是声乐教学的核心,它在声乐教学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声乐是一门艺术,要想发出美妙的声音,必须掌握一套科学的发声方法,而掌握一套科学的发声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时会觉得枯燥乏味,有时会失去信心。我们中师生学习声乐这门艺术也一样,要想掌握它,必须自始至终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学习。由于大多数中师生对声乐的演唱技巧掌握甚少,基本上都是一张白纸,  相似文献   

10.
练声是声乐学习者科学、系统的掌握歌唱技术方法的主要手段和学习方法,是提高声音和嗓音训练的重要学习环节.练声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有的学生对此认识不足,仅仅把练声当作唱歌前开嗓子用的.然而,对于学生来说练声就是练基本功,它实质上决定着学习者今后的演唱可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练声的作用就是让歌唱者养成正确的发声习惯,准确掌握好发声位置.在声乐教学的日常训练中,练声是达到规范、通畅声音的前提.本文将从常见的练声训练、如何选择练声曲以及常见的练声曲三个方面对声乐教学中的练声进行理论上的初探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音乐教学中的声乐教学是职业学校学生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最基础、最实用、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在中职校声乐教学实践中,要紧抓学习初级阶段声音的基本训练,注重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演唱水平。发声练习在声乐艺术课学习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声乐学习的初级阶段进行正确的发声练习是很有必要的。然而现实是,受大众媒体各类选秀比赛的影响,多数学生往往直接忽略或敷衍应付发声练习  相似文献   

12.
<正>声乐学习是一个漫长而科学的过程,要想让学生在声乐方面有所发展,还得在声乐教学的方法上下功夫。本文结合高中声乐教学实践对此进行简单分析。一、发声训练是基础一些高中生虽然天生一副好嗓子,但因为没有经过系统的发声训练,会出现白声、漏气等现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发声练习的目的。只有明确了发声练习的目的,学生才会主动地调节气息。其  相似文献   

13.
幼师承担着培养幼教工作者的任务,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在声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从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入手,其次要注重对学生歌唱技能的培养,最后,要重视发挥范唱的作用,让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较系统的发声技巧,学会正确的分辨声音和演唱作品的能力,为以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声乐能称之为艺术主要体现在演唱者用科学发声方法吐字发声产生的声音美;演唱者准确的语言演唱中外作曲家的作品体现出作品美;演唱者二度创作后表现出歌曲的文化底蕴和深层内涵美。可以说,声乐学生在除了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语言和文化,甚至正确的语言吐字习惯反过来也促进发声方法的学习。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国际声乐大赛并取得很好成绩,但是只重视声音塑造不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文化的学习掌握依然是阻碍我国声乐发展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本文拟从吐字,语言和文化入手,提高声乐教学中语言文化风格的学习和掌握。  相似文献   

15.
邹丹丹 《考试周刊》2012,(16):26-27
声乐初学者通过声乐发声训练可以解决在演唱中各种声音的技术环节遇到的问题,这是一种提高声乐演唱者的歌唱发声基本功的有效方法。声乐初学者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可以领会科学发声方法、明确正确声音概念,提高演唱的技巧及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学习声乐艺术的人越来越多。声乐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系统而科学的声乐学习方法对于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文章从声音条件、发声方法、曲目与教材、分析作品和二度创作五个方面阐明了良好的基础声乐教学对学习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声音是声乐表演的基础,如何通过发声训练,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声音基础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发声练习不仅是简单的模式化教学,更应做到因材施教。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发声进行正确的引导与训练,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其拥有更优美的声音进行歌唱。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学习声乐艺术的人越来越多。声乐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系统而科学的声乐学习方法对于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文章从声音条件、发声方法、曲目与教材、分析作品和二度创作五个方面阐明了良好的基础声乐教学对学习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田丁 《西江大学学报》2001,22(4):114-116
声乐教学训练声音技巧,掌握基本发声方法,培养好音乐表现能力等都很重要,但更应该注重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这对完成好课堂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让良好的心理状态应用到发声训练中去,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合理地集中和分配,正确运用好声乐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歌唱情绪,从而更好地完成声乐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声乐是通过正确的发声训练、歌曲演唱来实现的艺术,而练声曲作为声乐教学的基础,在声乐技术、音乐性训练中具有极高的价值。练声曲是众多歌唱家、声乐专家在长期教学中积累而来的精华,具有较强的音乐性与歌唱性,是声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学生通过练声曲,能够快速实现从发声练习向歌唱过渡,掌握歌唱技巧。本文主要分析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