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风眠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坚持不懈地进行艺术探索,取中西艺术之长,创造出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绘画风格。本文从林风眠的艺术创作出发,试论林风眠的艺术主张及创作的个性特征,并对他融合中西艺术、革新民族传统技法、体现了时代性的艺术成就加以阐析,他的观念为我们的绘画创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先驱者,他提出"中西调和"的理论发展中国的现代绘画,目的是通过吸收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精髓使中国的现代艺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中国艺术向现代转型。他选择的方法是以西方艺术作为参照系,但又立足于中国的传统,从而促进民族艺术的发展。林风眠的"中西调和"理论由民族艺术的现代化、东西方艺术的融会、情感与理智的相互平衡及个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等命题的组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西调和"理论的框架,开创了中国现代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林风眠是中国二十世纪的绘画大师;其艺术风格融会中西,标新立异;研究林风眠的绘画思想具有烛照历史、启示当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林风眠是20世纪“融合中西”艺术家的代表,他的静物画创作从20世纪40年代晚期一直到他去逝(除去文革蒙冤入狱外),从没有间断过,静物画的探索历程很好的体现了他探索中国画改革之路的轨迹。然而,由于林风眠的静物画作品大多不签署日期,致使许多收录林风眠静物画作品的画册,在断代方面出现了混乱与讹误。依据林风眠静物画的内质与风格面貌特征,分为四个时期四种风格面貌,从而为林风眠静物画的师承渊源、风格演变以及有争议性作品的断代提供了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冯佳 《文教资料》2011,(28):75-76
本文通过对十八世纪在中国绘画交流史上融合中西具有代表性的传教士画家郎世宁中西融合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探讨郎世宁在中西艺术交流中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6.
清末社会文化变迁与中西融合德育观的萌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观念的变更,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直接产物,本文由此出发,考察清末中西融合德育观得以萌生的历史背景,尤其侧重分析中国传统德育的近代境遇与危机,并围绕教育如何促进“民质”的提高这一核心,探讨早期的中西融合德育观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8.
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家们在认识和把握共同的价值理念方面,都把"和谐"作为一个哲学的抽象范畴加以研究,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揭示了和谐的涵义、本质、价值和特征等问题,尽管在思维形态、价值理念、发展途径上有差异,然而又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首先是从整体上研究和谐是中西思想家的共同点,其次是重点探讨和与同的相互区别,构成了中西思想家共同的思维方法,本质相同而又特色互补,表现出了殊途同归的现象。和谐理念,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9.
湖湘文化是具有浓重湖南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体育文化作为它的分支,在湖湘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湖湘体育文化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本文从历史和现代两个角度出发,论述了湖湘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克里姆特的作品通常被认为极富有装饰性。而我从其中对中国文化的引用,并未影响其整体风格的这一特色,联系当今我国设计界的不良现象。认为在中西文化大融合的今天,更应强调作品中的民族文化风格。并简述“中国元素”于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一代学术大师王国维,以其深厚的学养、丰硕的著述引领着后代学者不断地探索前进,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学术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王国维在学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采用的中西融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贺绿汀的中西融合音乐思想。认为这一音乐思想,是他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的思想结晶,这一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简论中西唱法的异同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西唱法的目的在于求同探异,融会贯通,为逐步形成中国声乐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建立中国的声乐学派,为中国声乐走向世界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人文环境、哲学观等的影响,导致中西方在艺术观及画法上大不相同。随着科技的进步,地球空间的缩小,中西绘画也在相互影响,相互吸纳。走融合之路,是中西绘画艺术发展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15.
林风眠先生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的创始人,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之一,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林风眠美学思想的主要含义有三个方面,而它的形成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6.
由于生活风俗、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的差异,中西雕塑艺术在题材、艺术语言、表现手法、形式美感等诸多方面有时趋向融合,有时相互借鉴,有时又偏于对立冲突。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论述了在不同时间中西雕塑艺术的发展变化特点及异同,最后提出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不能够忽视本民族审美习惯。  相似文献   

17.
从英汉思维差异的角度,分析了两种思维模式在英文段落写作中主题表达、结构安排和语句衔接等方面的体现,指出段落写作教学要注重对西方思维特点的介绍,增强对中西思维差异的认识,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等,提高学生英文段落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粤绣”自明代就经由欧洲商舶远销欧洲,也因此粤绣的发展受到中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在粤港澳大湾区服饰发展的新格局下,粤绣发展既要继承粤绣与西方刺绣之间的文化交流渊源,又要开创新视角、新方法,在粤港澳大湾区服饰艺术融合创新中的可推动粤绣服饰国际化、民族化发展,以融入当代服饰艺术发展的潮流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先驱之一林风眠先生,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美术院校杭州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的第一任校长.他推行以兼收并蓄、中西融合、尊重艺术自身规律为特色的现代艺术教育观和教学模式,并逐渐形成体系.但新教育实践一路从挫折中走来.该文着重对他早期的美术教育实践进行一些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20.
林风眠一生执著于艺术追求,他的绘画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林风眠的色彩语言是当代中国画色彩中最具创新性的形式之一,他对色彩的理解和使用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绘画创作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