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多少年来,科技投入问题一直是科技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一年一度的“两会”期间,它是代表们的首选话题;在科技界召开的各种会议中,人们总要谈起它;新闻媒介常有关于它的报道。科技投入问题何以引起人们这么大的心理反应?这首先得从它的所谓综合量化指标谈起。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汇》2014,(5):17-20
正确认识儿童是实施儿童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人们惯用的分析方法并不能达到对儿童本质的认识,在对“分析”方式的反思与批判中,哲学解释学中“理解”的方式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认知儿童的方式开始由“分析”向“理解”转换。本文致力于分析认识儿童的方式由“分析”向“理解”转换的必要性,以期引起人们对这种转换的认识与关注,运用“理解”的方式,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相似文献   

3.
宋发江 《学周刊C版》2014,(12):223-223
李商隐《锦瑟》一诗的主题,“人莫晓其意”,历来是众说纷纭.有“咏瑟”“悼亡”“爱姬”“自伤”“夫妇琴瑟”忧国”“适怨清合”之说.这使得人们异常关注该诗的整体解读,却忽略了对字词的深度理解.诗句“一弦一柱思华年”中“思”字的理解就很少关注.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技术     
《中文自修》2007,(7):115-115
“科学”一词很少在中文里单独出现,它总是与技术连在一起,于是干脆造一个新词“科技”,而人们理解科技时往往更强调后面的“技”,而不是前面的“科”。社会上大多数人不知道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事实上,科学和技术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人们对学习类型的理解非常单一。比如,人们常常将学习等同于“书本知识学习”;对应地,人们也习惯于在书本知识学习的范围内,或者说仅仅从书本知识学习出发理解学生的发展问题,并且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的“认知发展”。可以说,突出书本知识学习和认知发展成了我国教育的传统和主流观念。实际上,学生的发展从取向上来讲不仅仅是指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6.
“类哲学”是从人们的价值存在、类生命本性入手 ,探讨人的社会历史存在本质的理论成果 ,它要求人们只有从价值层面上去关注人、理解人 ,才可能真正在哲学中把握住“人”。所以它是提示了现实的人的价值及其未来解放的“真正的哲学”,也是在现代社会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类哲学”的提出对我们重新理解“哲学”、“人”的意义以及对当代社会实践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往的本体观念缺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而仅仅关注“绝对”本体。基于对“实践”的哲学反思,我们应透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领悟世界对人类的意义,进而理解人生的意义。人们应对现时代的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予以充分关注,建立起意义之本体论。这种作为本体的意义,是规范与自觉、稳定与流动、理性与情感的统一,也是中国之大易精神──生生之德与西方之“存在”──此在、时间观念的融合。通过对意义本体的诠释,可以为当代人提供安身立命之本。  相似文献   

8.
武丽婷 《考试周刊》2010,(19):217-218
泰勒原理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人们的关注。由于不同的“经验”,人们对泰勒原理的理解也有不同。这也正体现了泰勒在《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第二章中“学习经验的选择”的原则。而泰勒的“学习经验”的选择对新课程的理论者与实践者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技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科技事实、科技现象所进行的科学性、知识性的报道。企业科技新闻越来越引起读者的关注,提高科技新闻报道水平及传播效果显得尤其重要与迫切。在科技创新风起云涌的时代,把握“创新”精神是企业报科技新闻采编的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一、命题具有时代性2006年中考试题往往将人类取得的最新科技成就,如“神六”上天等渗透到试题中来。引导同学们认识和关注身边的化学知识,理解化学的魅力和价值。培养同学们关心社会、关爱自然、关注科技的情感,使得命题“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作为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动力,在社会发展史上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科技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主要的支撑力量。通过实践,人们深深地理解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一国兴衰在于科技。小学自然是与科学技术联系最紧密的课程,因而渗透“第一生产力”思想,有着其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那么,如何渗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深刻道理呢? 我们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是音乐美学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众说纷纭。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利用音乐的“标题”来提高同学们对音乐作品中的“情绪”及“意境”的理解,是教师在欣赏教学中使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学校文化”的反思与再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近一段时间以来,“学校文化”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这是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和界定首先是受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界定的影响的,而恰恰是两种普遍性的对文化的理解让人感觉对学校文化不知所措。理解一: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理解二:文化的核心或者说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的价值判断。可能是在这两种观点的影响下出现以下现象:现象一:学校文化成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堆砌。有的学校为了体现自己的文化品位,在教室不足的情况下拿出一层楼还要多的教室作“各种文化”的展室:书画室、院士题词…  相似文献   

14.
刘向 《教师》2008,(1):6-7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和表面性。认为没有躯体的疾病,即为健康。而健康应该是指人的个体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处于良好状态。同样人们对“体罚”的认识也仅理解为对躯体的伤害。一些学校领导往往只对学生躯体受到伤害的事予以关注,而对个别教师从“心理”,上伤害学生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不会去处分那些实际是使用“心罚”手段损害学生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据报道”、“必须指出”、“已经证明”、“人们说”等习惯用语,从语态上说是主动语态,但译成英语时通常用被动语态。这种句式通常用在新闻报道、知识小品、科技文章中,比较客观。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情人节寄语     
Peggy  Vaughan  明达 《英语沙龙》2009,(2):18-19
情人节比任何别的一天都更能吸引我们关注爱情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往往只是简单地将“爱”梦幻化,浪漫化。许多受到人们喜爱的关于爱情的看法也是建立在这种对爱“浪漫的”理解上。但是我们需要避免这种短视且肤浅的理解所导致的种种错误,因为它大大低估了爱情。  相似文献   

17.
“理解”是解释学的核心概念。在解释学诞生之初,“理解”主要是指对文本原意的解读,这种对“理解”的认识要求人们追求知识的客观性,有利于人们对人类公认的普遍性知识的学习。但随着解释学的发展,“理解”不再被看作是一种认知方式,而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这种对“理解”内涵的深刻揭示其实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不断凸现。反映在教学上,就是要求人们看到不同理解者所具有的独特视野,通过达到理解双方的“视界融合”来生成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明代小品文在我国很“热”。各种选本不断推出,大型丛书也已出现。这使人不能不想起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曾出现过的同一现象。为什么明代小品文至今反复发“热”?为什么人们对它的兴趣能逐渐胜过对“唐宋八大家”和周秦汉魏小品的关注而“独领风骚”?有一种解释,只从人们兴趣易变的角度来说明这一状况。它未能让人们理解,人们兴趣易变的内在规律又是什么—为什么是明人小品而不是别的什么成了取代“唐宋八大家”的形式且至今一“热”“再热”?!看来,对明小品及其思想实质应当有一个更深的理解,才能真正解释上述问题,也才能…  相似文献   

19.
在各种类型的媒体报道中,灾害报道和带有灾害性质的突发事件报道最能考验记者对“度”的理解和把握.灾害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在灾害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形.而这种“非常态”的表象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一些媒体记者在现实采访中的表现缺乏人文关怀,于是便导致了灾害新闻采访报道中的“失范”现象.如何把握好灾害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把握和对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左强 《教育》2009,(12):29-29
通过各种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竞相报道,“麻辣教师”们在课堂上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和“麻辣语录”逐渐为更多的人们所了解。“麻辣教师”现象引起了一些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当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麻辣教师”未来会怎样发展?“麻辣教师”现象会给基础教育领域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