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宏 《现代情报》2013,33(7):90-93
虚拟社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开放和更方便的信息交流平台,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论文从虚拟社区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用户行为以及商业应用这3个方面对虚拟社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虚拟社区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在信息传播和知识共享方面,深入挖掘虚拟社区信息传播和知识共享模式,同时制定有效的引导机制;在用户行为方面,加强对如何利用虚拟社区推进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在商业应用方面,微博的商业价值需要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前人文献基础上,提出虚拟社区用户参与的理论研究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虚拟社区成员参与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畅快体验与信息共享对社区参与有显著影响,自我效能感对社区参与既有直接的又有间接的显著影响,社区价值和亲社会价值取向间接显著的影响着社区参与。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虚拟社区对实体组织的促进作用,探讨了实体型虚拟社区构建的要素和方式,并对基于云计算实体型虚拟社区的构建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基于虚拟社区的网络信任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喜征 《情报杂志》2006,25(4):20-22
网络信任是网络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础。具有化名机制的网络空间如何建立信任关系及适宜的信任管理模式是当前网络经济领域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分析基于虚拟社区上的主题活动和人际互动,发现虚拟社区所具有的群聚群分社会性征,可以成为特定意义上的各类信任关系的支点。虚拟社区极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网络信任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虚拟社区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柴晋颖  王飞绒 《情报杂志》2007,26(5):101-103
在阐述虚拟社区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文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两个维度切入.对国内外虚拟社区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统计及分析。认为我国对虚拟社区的应用、绩效评估以及产业化应用等内容的研究相对缺乏,研究方法上并不注重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目前我国在虚拟社区研究及实际应用中亟待解决虚拟社区成员行为方面的定量研究、虚拟社区在知识共享上的运作机制及绩效评价这两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知识共享的虚拟社区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不同类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倾向的分析,提出了保持虚拟社区活力和特续发展动力的核心因素,就用户群的构成和交互空间的建设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虚拟社区知识转移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虚拟社区作为一种基于网络发展起来的新型组织形态,是以网络为交流媒介和载体,由特定成员以特定的目的‘结合在一起的组织。它既具有传统组织的形式特征,又具有参与的广泛性、匿名性等传统组织所不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对我国工程教育研究提供借鉴,本文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Ⅱ),对Web of Science(SCI,SSCI)中收录的1900-2011年的11 092篇工程教育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研究呈总体增长趋势,内容主要涉及五大大领域:工程教育评估、交叉研究、工程实践情境教育、计算机应用教育和工程就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虚拟社区的概念内涵、发展历史及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虚拟社区领域的研究现状。笔者指出现阶段虚拟社区研究还处于一个初步阶段,无论是关于虚拟社区的文化属性,还是关于社区内的数字艺术探索,或者关于虚拟社区的话语冲突,都是数字媒体领域理论建构的积极尝试,显现了其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社会网络分析领域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99年-2010年的文献数据为研究样本,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再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分析了国外社会网络分析(SNA)领域研究所涉及的重要学科领域和国家(或地区)分布情况,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研究演进过程和规律,通过共词聚类分析研究热点,最后探析前沿领域和研究趋势,为国内社会网络分析领域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通过融合用户社交与情境信息,构建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并开展个性化知识推荐算法的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方法的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方法/过程]首先构建出基于用户社交与情境信息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然后利用改进的最大团算法设计出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算法,最后通过选取某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实现精准的个性化知识推荐。[结果/结论]在利用融合用户社交与情境信息进行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过程中,通过对某虚拟知识社区的实例分析,表明其个性化知识推荐结果的精准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E-science环境迫切要求对存在于学校内部各个部门管理系统中孤立的科研数据进行搜集、聚合与可视化。以德克萨斯A&M大学数学系为例,进行基于Viewshare的学术群体的可视化,帮助院系科研人员找到潜在可能的合作者并共同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便于创建新的科研竞争优势,为学校人事管理部门的人才引进、科研部门进行科研成果的评价提供指导,为图书馆优化馆藏资源、开展学科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基于Viewshare的学术群体可视化过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规范与清洗、数据导入、数据多维可视化、数据分析和数据导出。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主题细分的社交网络用户间交互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欣谊  朱恒民  魏静  陈文 《情报杂志》2021,40(1):178-183
[目的/意义]针对一微博子网,从主题细分的角度对用户间历史交互记录进行研究,发现用户间交互的主题偏好特征,以期从微观层面了解用户信息传播行为的规律。[方法/过程]通过用户实例分析得出对用户间交互进行主题细分的必要性;利用主题模型(LDA)对用户间历史交互记录进行主题细分,采用多维向量表示用户间在不同主题下的交互强度;通过统计分析和网络分析方法探索用户间交互的主题特征。[结果/结论]各主题下用户间交互强度的分布具有长尾特征;用户间的交互内容在时序上具有主题相关性;基于多维的用户间交互强度,可抽取出特定主题下的用户交互子网。用户间交互在时序上具有主题相关性这一特征,以及特定主题的用户交互子网,可用于对特定主题的信息传播进行监控和预测。  相似文献   

15.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Ucinet工具,对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两个学科近10年来国内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学科交叉实证研究。构建基于引用关系的作者网络与文献网络并深入探讨两个学科研究的交叉关系。  相似文献   

16.
周素萍 《现代情报》2014,34(8):20-28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虚拟学习社区中团队学习的互动过程具有准确、直观的优点,《在线学习辅导》是英国开放大学和国家开放大学合作课程,其主要学习模式为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学习,因此,本文尝试应用UCINET软件从网络关系图、中心度分析和个体网指标三类分析指标对该课程进行社会网络分析,以期为今后此类问题的研究探索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的动因出发,来探索虚拟社区社会资本和个人动机的影响,构建虚拟社区社会资本和个人动机对知识共享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相关假设。对虚拟社区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对得到的293份有效问卷的样本数据,运用LISREL 8.8和SPSS 17.0进行验证性分析,检验了研究假设。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和个人动机对虚拟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对了解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实现基于网络平台的个性化知识管理与服务策略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利用知识图谱构建大数据驱动的社交网络舆情事件主题图谱,是网络舆情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新问题,结合校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推动社交网络舆情监控平台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在对知识图谱、社交网络舆情事件主题图谱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构建校园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主题图谱中的实体、关系和过程模型,并结合"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爆炸"舆情事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政府官微在舆情引导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从"故事线"和"时间线"两个方面对舆情事件进行可视化分析;高校舆情事件在爆发初期、事件调查进展期、事件调查结果期呈现不同的情感倾向;高校舆情事件的传播媒介在移动端和非移动端传播差异不大;舆情夜间传播活跃度高于日间。  相似文献   

19.
杨妮  史维勇  李养光 《科教文汇》2013,(11):196-198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多元化管理主体的重塑,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基层领域最基本的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首先论述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与社区社会组织的涵义,继而阐述社区社会组织在推进社区公益事业、社区居民和谐共处、整合社区资源、社区文化的传播及行使部分政府职能这五个方面对创新社会管理所起的作用。最后,本文引入社会工作理念,论述引进社工人才、融入专业方法、运用社工理念以利于社区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