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淼 《青年记者》2002,(10):11-11,21
“你‘阁楼’了吗?”最近在法国年轻人中间流行的这句问话,并不是你装修房子的事,而是问“你有没有参加第2次电视真人秀‘阁楼故事’的选拔赛?”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时代,纪录片承担着促进人类相互沟通和理解的文化使命,有助于全球化格局中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以第29届阿姆斯特丹节获奖作品《摇摇晃晃的人间》作为案例,对其叙事展开分析,以期对当下中国纪录片实现"中国故事"的跨文化对话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继《偷影子的人》热销后,国内再次引进马克·李维最受欢迎的畅销新作《伊斯坦布尔假期》,该书目前已经由中南博集天卷和湖南文艺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法国第一作家马克·李维一直希望能够写出一部集香水世界与其构想的理想  相似文献   

4.
正拿到《伊斯坦布尔假期》的样书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它和《偷影子的人》放在一起,给这"兄弟俩"合了个影(至于为什么不是"姐妹俩",原谅我只是被偷影子的小男孩萌到了)。这两本书都是法国大作家马克·李维先生的作品,虽然做图书编辑也有几年了,这居然是我第一次做法国文学的书。做这两本书,过程中的甜蜜与辛苦  相似文献   

5.
《北方的纳努克》是世界公认的第一部纪录片,他的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制作这部影片的过程中,不仅克服了极其恶劣的环境,还开创了很多在叙事和拍摄等方面的技巧,并将之延用到以后的纪录片制作中,给予了后人诸多启发。叙事学理论发端于西方,在20世纪80年代被渐渐引入中国,国内学者开始纷纷运用该理论来研究纪录片的叙事元素或叙事策略,本文试从叙事主题与风格方面对《北方纳努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舌尖上的中国》自5月14日推出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之后,迅速在大江南北以及海内外刮起了一阵"舌尖热潮",由此引发了片中一系列人物、地点、食物的迅速蹿红,尤其是针对美味食物的网络点击率和查询率翻倍攀升,产生巨大的"舌尖效应"。贴近受众的拍摄角度,国际化的制作标准,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继承创新,全片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生动映照,使其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带给其他纪录片以客观的可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雨》中运用最突出的镜头是特写镜头,特写镜头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放大,或者也可以说扭曲的表现。因为在人的视野中是很少出现特写画面的。这样的画面是影片制作者以自己的风格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剪裁,是一种相当主观的视角。当人们在观赏这样的画面时,也不知不觉地走进创作者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8.
刘洋洋 《新闻世界》2012,(6):208-209
纪录片《海洋》从多线索的主题出发,运用独特的拍摄手法与视角,结合音乐音响与光影色彩的烘托,对深海世界、浅海世界以及人类世界的相互关系进行解读,为读者真实还原了一个别具风貌的海洋。  相似文献   

9.
冷凇 《视听纵横》2006,(2):119-120
吉恩·佩雷特1952年出生干瑞士。电影剧作家,在瑞士多所大学任教,是符号学、美学、社会学、电影学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吉恩·佩雷特同时担任瑞士“真实电影”纪录片组织总经理,1995年创办瑞士尼翁真实电影电视节(尼翁真实电影电视交易市场)至今,任主席。曾于2001年造访中国,任第六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0.
吴世真 《视听》2021,(4):58-59
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采用原生态的视听语言、多线交叉的叙事方法、朴实生动的人物塑造等手法,通过对农村生活原汁原味地呈现以及对村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的深度挖掘,引发受众对农村社会及农民生活现状的思考,体现出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上海文化品牌的一张名片,金爵奖是该电影节最高奖项。随着上海城市形象提升,致力于打造"四大品牌""上海文化"品牌的影响力,该电影节的影响力可以在一定程度展现上海城市文化形象的影响力,研究金爵奖媒介形象流变可以以小窥大。同时,媒体是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的主要传播者,人们通过媒体了解电影节及金爵奖。本文选取《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 2005年至2018年的网页留存版报纸内容,分三阶段剖析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的媒介形象流变。  相似文献   

12.
王立影 《今传媒》2012,(10):76-77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在国内众多关于美食的纪录片中脱颖而出。它之所以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首先是其巨大的投资与优良的制作水准,而最重要的方面则是因它并不单纯讲述食材、美食的制作,而是通过美食这一媒介,找到与之相关的、能够令大众热情讨论的东西,比如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等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本文拟从纪录片的制作、平民理念、社会文化认同以及商业化运作四个方面对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对今后的纪录片创作与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李琳 《新闻世界》2013,(9):166-167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介绍中国各地美食的纪录片,但它与传统的美食节目不同,它是以美食作为媒介,从而对美食背后的中华饮食文化进行深入解读。《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但火的不仅仅是这部纪录片,其片中介绍的一些美食、人物、城镇等,同样也火了。也就是说,这些介绍在无形之中起到了广告宣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愚公移山》是世界纪录片大师伊文思于1971-1975年间在中国所拍摄的纪录片作品,作品长达763分钟,深刻记录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后世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除此之外,作品拍摄的"真实性"也在纪录片界引起广泛争议。而回溯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是什么样的因素促使了伊文思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拍摄这部《愚公移山》。本文将从伊文思个人的共产主义革命信仰、时代发展下技术进步引起的拍摄观念革新和伊文思同中国之间的深厚友谊三个方面分析《愚公移山》的拍摄动因。  相似文献   

15.
短小精悍易于传播的微纪录片,逐渐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最为流行的纪录片创作形式。2017年,《了不起的村落》在互联网上一经发布,就以其独特的年轻化表达方式,引发了年轻观众的共鸣,在行业内外广受好评。本文以《了不起的村落》第一季为例,分别从主打内容、叙事风格、视听语言三个方面,对该片的"轻氧"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究其受到当代青年追捧的原因,为其他传统文化类微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纪录片《幼儿园》的选题出发,对该纪录片的主题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分析,这是一部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纪录片,张以庆用自己的手法对当今的社会进行了一些审视。而笔者也通过对于该片的观摩与分析认为,纪录片最大价值就在于它可以毫不避讳地给观众直面现实的勇气,以达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媛 《新闻世界》2012,(6):220-221
近来,8集系列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的播出,赢得了观众广泛的好评,本文通过解构《梁思成·林徽因》对史料、解说词和影像三个元素的处理方式,试分析该纪录片的成功缘由,希望能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秦媛 《视听》2018,(11):97-98
影视艺术离不开语言,这里的语言是指画面语言、声音语言以及声画结合的综合语言。这些语言在纪录片中各自承担相应的职能,表达不同的意图。纪录片《可爱的动物》充分利用视听语言,以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非洲沙漠里动物们的生存状态和令人啼笑皆非的生活场景,同时启发人类要保护自然生态,还给动物们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9.
《超码的我》是一部具有强烈目的性的述行模式纪录片,导演摩根在不影响纪录片非虚构本质的前提下,巧妙运用"表演"行为,使影片实现了以言行事的述行效果,该纪录片不仅对真实世界产生影响,也有效唤起了观众的情感和共鸣,实现了影片的目的性、传播性及其意义的有效诠释。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豆瓣中关于BBC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的1 33条短评进行梳理与统计,其中"霸权式"解码占3.01%,"协商式"解码占12.03%,"抵抗式"解码占39.85%,"创造式"解码占45.11%。通过对短评的分析发现:《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纪录片在中国的传播,受众不仅不赞成纪录片中的观点,而且还抨击BBC不客观,责备BBC在诋毁中国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传者与受者的文化符码不同,对文本意义的构建与生成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