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颖 《出版广角》2016,(7):73-75
微信作为一款即时通信社交软件,在给人们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为谣言的诞生提供了温床.本文通过分析微信谣言传播的特征及微信辟谣的困境,进而探索遏制微信谣言传播的方法,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的微信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张哲 《新闻世界》2014,(3):108-109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有了新的途径。控制谣言传播,首先要认识到利用媒体进行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其次,要发挥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善用新媒体辟谣。  相似文献   

3.
当下,谣言的传播正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如何杜绝新媒体环境下的谣言传播?怎样才能将谣言影响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有哪些方法及策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对策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具有速度加快、可信度增强和传播主体隐蔽性加强等特点,往往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政府应及时公开事实真相,强化新媒体谣言预警、辟谣和监督机制,依法惩处谣言的散布者,维护网络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时代的灾难谣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灾难谣言产生缘由,论速了灾难谣言传播的几个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新媒体时代灾难谣言的控制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6.
灾难事故发生后,通常也就产生了谣言,在新媒体盛行的今天,谣言在网络上传播更加严重,谣言传播源头无法把握,传播范围较广,应对谣言传播更加困难。所以,新媒体形势下,以传播学视角审视谣言的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了解谣言产生机制,从各个层面治理谣言。  相似文献   

7.
金霞 《报刊之友》2013,(10):58-59
新媒体环境下,民众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比例越来越大,信息的传播的自由性也导致网络上大量“谣言”的泛滥,尤其是突发事件或紧急状态下更为严重。主流媒体对于网络谣言需要有新的应对方式,了解新媒体环境下谣言的传播特点,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应对网络谣言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的发展,为民众话语权的开放和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拓展了话语空间,同时也为滋生和传播谣言提供了条件。因此,从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入手,分析网络谣言带来的社会危害,从媒体自身、网络用户和政府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规避网络谣言的策略,推动网络传播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何飞  杨森 《当代传播》2022,(1):90-93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情绪性谣言呈现出"弱信息、强情绪"的结构性特征.情绪性谣言折射了事件中群体的社会心理,成为人们情绪宣泄、互动和极化的重要推手.情绪性谣言传播是阶段情绪与长期情绪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传播过程是个体情绪转变为群体情绪,以情绪感染为机制.情绪性谣言的演化机理主要表现为负性情绪与情绪性谣言的联动性,在负...  相似文献   

10.
谣言,是突发事件媒体报道中常常要面临的话题。随着当下传播技术的变革,新媒体不断涌现,一条社区消息、一则短信都有可能成为谣言,这也给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制造了更多的障碍,谣言的控制也日益复杂化。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处理突发事件中的谣言,是媒体进行转型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1.
雷霞 《现代传播》2015,(3):135-138
传统媒体时代,谣言主要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和扩散。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信息非常容易变异和扭曲,因此容易产生带有不确定性的信息,从而形成谣言。新媒体时代,存储、查询、搜索等数字技术避免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失真,信息的不确定性本应减少,但现实中,谣言的产生与传播并未减少,反而更多。本文试图探讨新媒体时代谣言产生和传播的技术推动因素。其中,技术提供的虚拟的在场感,是谣言蛊惑大众最重要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12.
李晓 《新闻世界》2014,(7):217-218
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为我们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为各种消极文化和思想的滋生及其扩散提供了温床。当前,广告伦理在新媒体的语境下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广告伦理的失范现象,使传统的广告伦理架构受到挑战,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中国语境下网络谣言传播的社会学分析,首先要明确网络谣言的主要特征,及网络谣言下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与治理思路及时更新、法制与技术手段的操作性这两点内容相结合,对中国语境下管制网络谣言的有效策略展开探讨研究。得出需形成具有主体理性的公民社会、充分利用政府的公信力、提高社会公共事件的公众参与度、确保辟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以及注重增强网民的网络素养这5点对策,为新时期的社会舆论治理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现如今,中国社会仍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所以正确认清中国时代背景的特殊性,并明确社会管理的缺失是非常必要的,从而在提高网络谣言管理与整治效果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敬  万光明 《东南传播》2015,(8):169-171
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闻信息呈现多元化、多渠道传播,新闻真实性面临着严峻考验。本文通过结合当前新闻案例,探究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真实性问题、虚假新闻存在的现实原因以及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真实性需坚守的原则提出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15年3月18日李光耀被去世的假消息为例,解读新媒体环境下谣言事件运行机制的独特建构模式。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只经历两个阶段,即开始阶段的爆炸式信息误传播以及消逝阶段的删除状态,文章下线,从而为以后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提供借鉴和参考,避免新媒体集体传递假消息,提高新媒体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共识在凝聚社会价值观、促进社会成员身份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有的社会共识逐渐消解.十九大以来,我国步入新时代,社会共识的重建迫在眉睫.如何在新时代凝聚人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在新媒体语境下,从媒介事件和新媒体事件的发展历程角度,对中国社会共识的解构与重构做一探究.  相似文献   

17.
王亮 《编辑之友》2013,(4):38-40,53
国内外对谣言的研究存在较大差异,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谣言研究出现差异的原因,以及新传播环境下谣言传播的变化,在对谣言研究进行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谣言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发生在2007年4月份以来不断有传闻说海南省的香蕉会致癌,后政府部门出面才使事情得以澄清,可又有人利用手机短信的方式向社会散布谣言说,香蕉含有病毒,舆论哗然。造  相似文献   

19.
杨小林 《东南传播》2014,(1):101-103
本文在深入剖析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谣言发生的概念模型。依据对谣言发生和扩散机理的分析,提出了政府应对谣言的长期预防和短期应对机制,并认为在长期预防机制上政府应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信息透明度,建立健全网络监管的法律规范;在短期应对机制上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加强网络舆情"把关人"的监测、"意见领袖"的引导、信息发布途径的多元化。通过长期预防、短期积极应对才能有效防范和应对网络谣言的产生和泛滥。  相似文献   

20.
谣言一旦出笼,就没有东西能阻挡它。插上网络翅膀的谣言,无论从复制的速度还是从规模来看,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本文从"李素丽被抓"这一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出发,对网络谣言的成因与传播机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