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用都市报的眼光报道主流新闻,全力打造新锐、时尚、大气、独特的新品质",这是笔者到东方今报社全面主持工作以来,不断强调并强力推进实践的一个办报理念。用都市报的眼光报道主流新闻,就是要借助都市报的先天优势和群众基础,再塑都市报的形象,再造都市报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让都市报在全媒体传播时代,依然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依然能有自己生长的空间。与时俱进,不懈努力目前,新兴媒体发展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2.
作为报纸内容市场的有效组成部分,版面内容的构成与呈现方式直接影响传播的效果,是以实现稿件新闻效应为目的?还是以满足或引领读者需求为目的?南方都市报从2008年8月起,地方新闻版陆续改版为"城市读本"。从"新闻"到"读本",其变化的价值不仅在于概念的替换,更在于全方位服务读者理念的确立。理念决定形态,内容制约形式,在此基础上,南方都市报从文本写作到版面编排设计,从产品定位到策划思路,从对新闻版块的重组到对城  相似文献   

3.
郝克远 《青年记者》2008,(16):27-30
早在上世纪末,就有很多都市报人吆喝着要办"主流大报",如今十来年的时间过去了,放眼望去,有几家都市报真正办成"主流大报"了?不能说一家没有,但确实寥寥.许多都市报人早已不再提这个话茬了,有少部分人虽然还在继续念叨,但多数也只是自说自话而已,并没有多少人给予认可.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都市报人在新闻把握能力上,存在严重缺陷,极大地制约了进入主流愿望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主流媒体?是指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且有较大影响力和覆盖面的媒体。显然,要成为一个主流媒体不但要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而且还需要较高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两项指标作为保障。那么,如何提高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从实践角度看,我认为要厘清"三个认识误区"、树立"一个核心观念"、实施"四个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史,其实就是一部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因为每一次信息传播的发展都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一次创新。随着5G网络的发展,网络将以其最快捷的方式给我们带来最便捷的信息服务。但是,一味地追求"快"、"新"、"趣",而忽略新闻本质的"虚假新闻"也是屡禁不止。那么,虚假新闻为何久治难愈?它的成因是什么?它对媒体,对受众又有怎样的危害?我们又该采取哪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论速览     
《新闻前哨》2012,(3):7
缘事而发因势利导张勤耘在2012年第2期《新闻实践》撰文指出:传统观念中,主题报道、宣传典型似乎是党报的任务,市民生活报就是搞些可读性强的社会新闻,以吸引眼球、占领市场。这种观念,其实是对市民生活报的误读。楚天都市报通过几年探索,逐渐走出一条都市报转型的路子。1.彰显都市报的时代担当。楚天都市报编委会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责任担当为使命,传播主流价值观,影响最广泛人群,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其基本内涵是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以责任与  相似文献   

7.
对都市报而言,经济新闻成为继社会新闻、时政新闻、民生新闻、服务新闻之后新的竞争阵地,经济新闻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都市报纸在读者市场中的地位。山东临沂《沂蒙晚报》在做活做强经济新闻的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追求一种"顶天立地"之势。"顶天",就是要聚人气,影响主流人群;"立地",就是要接地气,扎根本土。  相似文献   

8.
对任何一家报纸来说,"负面新闻"都是公认的"敏感区".对此,不少以社会新闻见长的都市类报纸,往往也得三思而后"报",各级党报更是慎之又慎.但一味回避"负面新闻",等于扔掉一个与都市报竞争的"利器",久而久之也会削弱党报在读者心目中的权威,显然不是上策.那么,有没有什么两全之策?  相似文献   

9.
黎勇 《青年记者》2006,(19):34-37
都市报等市场化媒体要成为“主流媒体”,必须强化时政新闻等“主流新闻”。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令都市报采编人员头疼的一个问题是:都市报一“时政”,读者就不买报,都市报一“主流”,零售量就下降;而如果不“时政”,不“主流”,都市报又不能令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满意。如何才能踩好都市报时政新闻这块“翘翘板”?  相似文献   

10.
社会管理再次高调进入公众视野,主流新闻在其中起什么作用?——主流新闻通过凝聚共识参与社会管理。本文拟讨论这一命题。视角兼顾理论和实践,既讨论"是什么",也讨论"如何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都市报竞争的加剧,各地都市报都开始重视社会新闻,尤其是本地社会新闻报道。作为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社区新闻已经成为近年来新闻传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蔡碧珠 《东南传播》2014,(11):59-6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权威性、政治性和严肃性,比较抽象,属于"硬新闻"。主流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平民化视角,变过去的"传者本位"为"受众本位",变"居高临下"为"平民视角",变"强行灌输"为"无声渗透",变"主流媒体舆论场"单打独斗为与"民间舆论场"同声共振。要从报道内容、报道视角、表达方式以及传播渠道等方面以平民化视角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张平 《传媒》2017,(10)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快新闻"呈现出一种碎片化和同质化的传播特点,给受众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增加受众负担,甚至使受众产生抵触情绪."快新闻"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优势逐渐淡化,发展矛盾愈发明显.与"快新闻"相对的是"慢新闻",制作用时较"快新闻"长,但是能够针对某事某物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体现更深层次的内容.与信息杂乱、快速传播的"快新闻"相比,"慢新闻"能够很好地打破当前报纸的同质化竞争局势,还原新闻本质,秉持新闻准则和道德,更好地维护媒体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注意到"慢新闻"的独特性,《楚天都市报》于6年前推出"慢新闻"新闻板块——万象版,利用"慢新闻"吸引读者.《楚天都市报》十分重视"慢新闻",将其安排在封底板块,并在其官方网站上建立"万象"模块,融合新旧媒体优势,共同打造了包罗万象、揭露背后故事的"慢新闻".笔者以《楚天都市报》为例,探索都市报"慢新闻"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4.
各地的都市报等市场化媒体,在经历了从创办初期为当地正统媒体所不容的"草寇",到经过一段时间打拼成为赢得读者和市场的"民间英雄"这一身份转变之后,随着影响力的日益提升,迫切地希望由"草莽英雄"坐到"主流媒体"的位置上来.而迈向"主流媒体",实务界的先行者和理论界的探索者们均认为,强化本地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等"主流新闻",是一条最为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5.
"风尚绍兴":报道"底层的珍珠" 作为党报,社会新闻怎么办?——也就是说,举什么"旗",倡导什么,弘扬什么?走什么"路"?主打什么?新闻路子是什么? 《绍兴日报》推出的一个主打栏目——"风尚绍兴",持之以恒地坚持三年,并将继续前行,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2010年1月5日至今,"风尚绍兴"共计推出了近300个"道德楷模".一批平凡而感人的"小人物",经过这一栏目的打磨串联,如一串珍珠一样熠熠生辉,闪耀出人性的光芒,成为绍兴一道温暖的文明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主流/责任/贴心/实用《洛阳晚报》自2010年荣获中国地方都市报纸"最具品牌价值十强"称号后,借助"走转改"活动的东风,在办报理念、办报形态上进行深化调整,再创佳绩。顺应时代变化,《洛阳晚报》以三叠五块(三叠即A叠本地新闻、B叠时事新闻加领域新闻、C叠副刊;五块即本土新闻、时事新闻、领域新闻、副刊、周刊)的形态,全面贯彻内容生产本土化、生产流程工业化、版面设置功能化、版式表达视觉化、报道视角平民化、传播形式易读化、质量评价市场化、报纸发行精准化的办报理念,实现都市报纸从新闻纸向功能纸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于淑香  李桂童 《声屏世界》2022,(4):19-21,26
随着媒体融合的步伐逐渐走深,网络"两微一端"成为了传统主流媒体新闻生产的主战场.入驻新媒体的主流媒体更加倾向于轻松欢快的表达,无论是日常的新闻发布还是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主流媒体都少不了"卖萌",党媒不再"板起脸"说话,新闻小编也变得"萌萌哒".文章从主流文化价值传播的视角出发,探究主流媒体"萌"传播的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各类新闻中,什么类型的新闻离老百姓最远呢?答案是时政新闻。每天的各类新闻中,什么类型的新闻与老百姓最近呢?答案也是时政新闻。这看似一个悖论,但现实就是如此。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最早一批晚报,再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都市报热潮,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一旦杀出一条  相似文献   

19.
谢力 《传媒观察》2015,(4):59-61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给晚报都市报的再次转型,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这种转型,既关乎媒体平台建设,也关乎办报理念转变。面对媒体"融合"发展这个新常态,除了新技术等"硬件"外,晚报都市报如何在内容等"软件"上把握好"融合"向度,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主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三个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移动传播背景下,新闻客户端已渐渐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传统都市报的移动传播转型也要兼顾新闻客户端这一新的传播平台,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新闻生产、连接用户。都市报在移动传播背景下的转型中,更多面临着市场化的竞争,其创新发展策略更为多样、灵活。本文以省级都市报为研究对象,观察省级都市报新闻客户端的开设情况与发展状况。省级都市报新闻客户端以提供新闻资讯为基础,立足本地用户、凸显服务理念,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