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下移动聚合类新媒体已经勇立新媒体潮头。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移动聚合类新媒体全面颠覆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生产模式。它们依靠强烈的互联网思维、海量的大数据和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重塑了新闻信息生产的模式。在新闻线索上向受众"索取",在新闻采写上坚持不用一个记者,在新闻编辑上力求千人千面,在新闻评论上完全由受众主导。它们全新的新闻生产模式可以说是技术带来的革命,并将继续前行,引领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实践。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概念的兴起,传统媒体纷纷将新闻类APP作为自己移动互联时代媒介融合的又一主要阵地。但是"今日头条"自媒体APP的出现,改变了新闻类APP的呈现方式,传统新闻类APP受到了极大冲击。"今日头条"在用户大数据收集的基础之上,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个性化新闻的推送,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分析"今日头条"的特性,能够给传统媒体的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迅速发展、大数据的快速应用以及进入后PC时代受众个性化、定制化的阅读需求将数字化个性推送这一技术推到了风口浪尖。新闻资讯聚合平台今日头条自2012年创办以来,凭借对用户进行精准喜好分析和个性内容推荐而迅速走红。本文旨在以今日头条为例,分析个性推送技术在新闻平台大热原因;重点是思考其大热背后可能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今日头条将其界定为科技属性而非媒体属性的观念给新闻伦理与媒体责任带来的冲击;媒体一直存在的版权问题是否更加复杂?在分析带来的负面影响基础上,对个性化推送服务能更好地服务于媒体平台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日,融资一亿美元的"今日头条"名噪一时。因涉嫌擅自发布《广州日报》的作品,被享有《广州日报》网络传播权的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以著作侵权为由告上法庭。《新京报》也发表社论,称技术的发展不应当带来版权保护的恶化,以"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是新闻的搬运工"为口号的今日头条,其搬运的不仅是新闻,更是版权。  相似文献   

5.
王晓霞 《青年记者》2017,(15):85-86
自2014年6月国家版权局对“今日头条”涉嫌侵权案立案调查以来,聚合型新闻客户端所引发的版权争论频频出现.然而,与争议相伴随的则是“今日头条”用户数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底,累计用户数已超过7亿,日活跃用户达到7800万.从“今日头条”近期变革来看,主要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充分发挥媒体实验室大数据技术和用户数据优势,全面布局内容产业,同时将个性化推荐算法积累的分发渠道优势延续到更多细分领域,建立超越传统价值链的内容生态平台.二是不断加强版权合作和运营,优化审核机制,借助大数据技术传播权威信息和精准辟谣,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冀榕 《新闻世界》2020,(1):52-54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新闻的创作与分发模式,给用户带来多样化的选择。尤其是信息抓取技术和个性化的信息推荐技术在媒介传播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今日头条"内容运营的四个层面,即创作、成品、审核、变现进行分析,以期为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早就听说"今日头条",但没当回事儿。直到前几个月,玩新手机应用端下载时,无疑中看到今日头条下载量2个多亿,我被"吓"到了。纸媒百万读者就是天量了。上亿啊,我滴神。下载——浏览,哎,再平常不过的热点社会新闻集萃,好不好,还都是东摘西抄的,凭什么上亿?当我把"今日头条"和几家财经媒体的APP下载量晒到私人媒体微信圈时,面对"今日头条"上亿下载量和某权威证券媒体APP数千的下载量,很多人对"今日头条"很不屑——内容太庸俗,没法看。再看不上,人家也是上亿的流量。广告商看中的就是这个。大数据时代,大  相似文献   

8.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客户端成为公众获取新闻的主要平台。"魏则西事件"作为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引起公众高度关注。本研究选取了"澎湃新闻"与"今日头条"两大热门新闻客户端上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总结新闻客户端对"魏则西事件"的呈现特点与叙事方式,反思新闻客户端对社会事件的呈现问题,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传播平台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正>1月20日,今日头条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算数·年度数据发布会"。作为国内领先的资讯客户端,今日头条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总估值超过了5亿美元,已经积累了超过2.2亿用户,每天有超过2000万用户在今日头条上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同时,这些用户的每一次刷新、点击也为今日头条带来了海量的数据。今日头条本身就是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今日头条不仅能够为每一个人按兴趣推荐信息,还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得到大众  相似文献   

10.
数据信息计量单位从G到Z的转变,其本身就反馈出数据量在不断疯长,与此同时,移动客户端使得信息交互变得更加频繁,数据信息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数据信息的挖掘价值也不断呈现出来。毫无疑问,新闻生产作为传统的信息传播机制,其原本的格局会被大数据打破重组,形成全新的新闻生产格局。本文以"澎湃新闻"为例,探究数据新闻的内涵,分析大数据是如何影响新闻生产的,继而对大数据时代下新闻生产变革的融合发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互联网逐渐得到普及,社会化媒体迅速发展,传统的新闻生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传统新闻业发展状况不佳的同时,人们对于信息的渴望度却是越来越高."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新闻业带来了一场新的机遇.本文介绍了数据新闻和可视化的相关概念,并结合无界传媒的数据新闻报道,分析了数据新闻的应用特点以及对于传统新闻生产的变革;媒体开展数据新闻报道的流程以及数据可视化的兴起与发展给当下新闻从业人员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对数智时代下跨平台用户信息过滤气泡强度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同类内容智能分发平台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有助于平台和用户采取有效措施破除过滤气泡,提升信息多样性。[方法/过程]结合LDA主题模型和信息熵理论,以30746条用户文本评论为样本,测度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平台用户信息过滤气泡强度,比较分析跨平台之间的异同之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两大平台不会导致用户陷入过滤气泡,而是提高了用户信息多样性,且今日头条的提升幅度大于腾讯新闻。此外,两大平台的信息存在互补性,用户复合使用有助于提升信息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路鹃  杨宁 《传媒》2017,(23):46-49
"数据即讯息"已成为时代的共识,数据新闻也成为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的新型表现形式.借助大数据分析与信息科技的发展,数据新闻在生产与阅读方式上与报纸新闻、电视新闻等传统形式的新闻存在较大差别,也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基于此,笔者以财新网"数字说"的数据新闻实践作为研究平台,着重对两篇典型报道进行分析,以梳理数据化处理文章的思维流程和重要特点,从用户、内容、技术三个维度来探讨数据新闻生产思维的革新,期望能为处于发展和摸索阶段的我国数据新闻的生产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传媒动态     
正"今日头条"侵权案凸显传统媒体版权维护难困境近日,标榜"不做新闻生产者,只做新闻搬运工"的移动客户端"今日头条",因涉嫌擅自发布《广州日报》的作品,被拥有《广州日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提起著作权之诉。目前双方虽已达成和解,但因为其中关涉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由来已久的作品使用版权纠纷,而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对于与今日头条"化敌为友",大洋网副总裁张恒斌表示,通过沟通,双方对彼此有了更准确和深  相似文献   

15.
《新闻战线》2015,(3):57
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大发展,让大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颠覆性变化,短短的几年间,大众就完成了阅读行为的大迁移。用户在手机上的每一次触摸,每一次刷新,都转换成数据存储在服务器里。今日头条有2.2亿用户,活跃用户每天有2000万。这些用户为今日头条带来了海量数据。1月20日,今日头条发布了2014年移动阅读年度数据。——使用设备,两大阵营瓜分。目前,使用的移动设备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完善,移动新闻客户端已经成为了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最具代表性的要属今日头条等,但主流媒体客户端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不管是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央媒,还是闪电新闻、触电新闻等地方媒体,虽然经营发展战略各不相同,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归纳出新闻客户端的内容观、运营观以及产品观特点。基于此,笔者以闪电新闻为例,并结合今日头条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日头条现象级APP引发业界关注,成为最具创新能力、形态超前的产品。本文从今日头条现象级模式的现状、发展等剖析探究大数据背景下成功崛起的策略原因,由此对地市级媒体带来的影响启示,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媛 《出版广角》2017,(24):65-67
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单一的新闻渠道和PC端页面已经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新闻聚合类APP应运而生.然而,错综复杂的新闻媒体网站和各类针对性客户端关于内容侵权的问题层出不穷,新闻作者的原创性、版权归属和新闻链接来源等带来的纠纷问题给新闻业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以“今日头条起诉天天快报”为案例,分析新闻聚合类APP内容侵权的行为特点,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数据新闻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模式和运作体系,给传媒业注入新的理念,体育新闻数据化也成为新闻界创新发展的趋势。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以有"数据新闻提供商"之称的环球体育网为例,立足于受众,分析了其对体育数据新闻的信息、娱乐和社交等需求,就当前体育数据新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局限进行了思考,对体育新闻数据化的制作与传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互联网+”政策的实施,新闻媒体APP发展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5年8月移动APP排行榜TOP200》,新闻媒体APP活跃用户数量巨大,其中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凤凰新闻、新浪新闻、百度新闻排名进入前100,活跃用户数均超过1500万,其中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位列前三,分别为9487.3万、7419.7万、7033.6万,活跃用户数量均达到7000万以上.从新闻媒体APP活跃用户数量上分析,数据符合二八定律.从传播学的角度透视数据,可看出新闻媒体APP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而进一步思考,是什么因素使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这三个新闻媒体APP受到如此多用户的关注,并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增加黏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