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梳理了文化工业及文化产业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文化产业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提出以文化产业化繁荣大众文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商业性为主要特征的大众文化是法兰克福学派抨击的靶子,其为世人所诟病的主要原因是商业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之上,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采取一定的制度和措施来确保先进大众文化在文化市场中占据更多的份额.  相似文献   

3.
随着动画制作技术的长足发展,国产动画从程式化的美术片,逐步转向为题材多样、益智元素丰富、生活气息浓厚的故事片.当下国产动画片侧重于潜移默化式的知识传授,注重内容的原创性和想象力,有效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富矿,激发潜藏观众内心的民族认同感.同时,新时代的国产动画片还表现出愈发强烈的现实观照,通过对家庭关系、教育方式、现...  相似文献   

4.
就大众文化霸权结构中接受主体的能动实践的研究而言,影响最大的要算费斯克。在费斯克看来,大众文化在金融经济系统的流通是操纵的、控制的,而它在文化经济系统中的流通则是反抗的、抵制的。大众文化是“生产者式文本”,它既具有易读性,又具有开放性。“生产者文本”概念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控制思想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但费斯克的研究同样引来了激烈的批判,费斯克过高地估计了大众文化文本意义生成过程中大众的能动性。他对大众文化的类型化进行了不合时宜的褒扬。对大众阅读快感的强调所显示出的乐观研究态度,削弱了费斯克理论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被法国学者重新阐释为复数意义的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转型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丰富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有助于我们从技术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认识和把握信息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学界两种研究范式在价值问题上的冲突,造成了方法论研究及具体研究方法上的分野。文章不仅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分析其冲突的本质根源,而且借鉴西方学者韦伯的社会学研究思想,提出了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上"三统一"原则:一是学科价值与社会整体价值的统一;二是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统一;三是技术理性与人文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阎思宇 《新闻传播》2010,(6):118-118,125
从“于丹现象”到电影《孔子》,孔子这位“圣人”慢慢走下圣殿。先是用其“思想”.接着用其“本身”.去接触“大众”所得以生存的“世俗社会”在这一层层的去神圣化的过程中,靠着“神圣”支撑的场域在变化,大众文化得以在场域的变化中一次次形成.并在其与之抗争的力量面前角逐着文化资本.获取着反抗的快感.本文试图描述并分析这一场域埘变化的原因.和在这一场域边和的过程中形成的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化工业、“文化快餐”信其对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孕育和催生了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批量生产出种类繁多的“文化快餐”。它们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全面冲击,也对图书馆产生了巨大影响,图书馆必须认真应对。  相似文献   

9.
深度报道的人文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度报道在选择事实时以人为中心,探讨事实对人的生存、发展、自由的影响和作用,探索人的生存与社会发展的更深层次关系;深度报道的人文价值取向深刻反映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为背景的中国新闻生态和新闻文化的变化,它的内在品格也符合新的社会太化和社会心理下受众对新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自然化问题的讨论是巴特大众文化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指出了巴特自然化的多重涵义,同时还对巴特提出自然化的问题、其讨论的理论旨趣及理论价值作出了探析。  相似文献   

11.
吕艺 《传媒》2020,(1):87-90
被誉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的方大曾(笔名“小方”),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新闻界的传奇人物。他出身于北京,中法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后即以新闻工作为职业,是“卢沟桥事变”战地报道第一人。与范长江等我国新闻界先驱相识相敬,在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方面显露出过人的才华,却在1937年9月于当时的抗战前线保定不知所终,时年25岁。在他失踪六十多年内,其事迹不为人所知。20年前,时任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的冯雪松,开始了坚持不懈的“寻找方大曾”工作,近年来小方的事迹才为社会大众所知晓,并形成由国内向国际延展的“方大曾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以新闻的“工匠”精神为切入点,进而探讨其深层的人文价值内核,期望从多个方面启发思考,并对当下的新闻工作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方文化产业理论诞生于法兰克福学派。1947年,文化工业这个术语是在《启蒙辩证法》这本书中首先使用的。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专门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整章篇幅对文化工业进行了批判。他们从艺术和哲学价值评判的双重视角对文化工业理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进而对文化工业进行了全面否定。  相似文献   

13.
泰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尤其是建县500多年来,勤劳智慧的先民们给广袤的山城大地留下了诸多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其人文价值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14.
陶东风  吕鹤颖 《现代传播》2022,(9):89-96+112
作为一种新的记忆形式,“假肢记忆”是由现代传播技术支撑的媒介化记忆,其生成与当代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密不可分。假肢记忆极大地挑战了本质主义的记忆理论,超越了生物学的有机记忆、私有记忆观念。假肢记忆尽管是一种被大众传播所中介的记忆,但却依然建立于身体化的、感性的经验之上,具有激发人的同感、激励人的行动的能力,对人的主体性和身份认同产生深刻影响。假肢记忆也拓展了阿伦特、哈贝马斯等的“公共领域”概念,使得公共领域的建构摆脱了对共享物理空间和共同体生活的依赖。  相似文献   

15.
泰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尤其是建县500多年来,勤劳智慧的先民们给广袤的山城大地留下了诸多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其人文价值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16.
施弦婷 《报刊之友》2013,(7):155-156
日本是动漫大国,高度发达的日本动漫正暗合了“文化工业”理论中文化工业具有的三种特征——商品性、标准化和虚假个性。成熟的产业运作模式在带来卓著成果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使动漫创作(或可以称之为生产)流水线化。但是,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绝对批判态度早已与现况不符,对待文化工业,我们应该审慎接受,将其视为一种新文化,而非一味排斥。  相似文献   

17.
朱新儒 《大观周刊》2012,(50):263-263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作文教学而言.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将会怎样去写”。有作家说:“人和文是永远不能分离的.一旦分离.人和文的价值都显得黯然失色。作文中的人。就学生作文的对象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表现自己的文章.即表达学生自己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包括日记、书信、感想文和“生活文”等。这类文章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基础。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以培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通过表达,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二是传达社会信息的文章.即发挥社会传达机能的文章,包括记录、通讯、报告、评论文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民俗文化的内涵、形式入手,探讨了大众传媒、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大众文化环境下如何借大众传播媒介之力传播民俗文化,并提出传播和发展民俗文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宁 《新闻战线》2023,(5):28-30
新春走基层报道必须建立在深入基层一线的基础上,沉下去、走到群众中间,亲身体验生活的点滴变化,才能写出“接地气”的新闻。报道要有人文味,须打开思路,把视野放得远一点,更要结合时代特征,聚焦忙碌火热的生产一线。对报道领域、社会问题有深刻的思考,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罗珊 《新闻前哨》2011,(10):43-45
“自然化”现象确实存在于大众传播、大众文化中。西方学界对于“自然化”问题的讨论对于我们研究大众传播、大众文化问题有诸多启发性的意见。本文就对此投入研究和分析,涉及:霍克海默、阿多诺的“文化工业”野蛮风格;罗兰·巴特的“人性化”;布尔迪厄的“简单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