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广大受众增加了观看新闻的途径,各种新媒体通过对新闻内容的实时更新、动态传递,展现出新媒体的新闻编辑优势。为了顺应数字新媒体时代的受众新闻诉求,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勇于突破,探索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之路。一、新媒体环境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新媒体是指新技术支持体系下的媒体形态,例如网络媒体、移动电视、数字报刊、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对新闻内容的编辑方式、传递方式更为灵活,给电视新闻节  相似文献   

2.
“内容”转型为“产品”的三条线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兰 《编辑之友》2015,(4):5-10
理解新媒体产品,有3个基本维度:产品结构、产品层次和产品核心要素.这三者,也是将内容转型为产品的3条线索.新媒体产品包括接入产品、关系产品、内容产品和服务产品四大部分.这四者形成的合理的产品结构,是内容产品得到持续发展的基础.内容产品的价值的激发与转化,往往有赖于其他类型的产品.市场营销学认为,产品包括5个层次:核心利益层次、有形产品层次、期望产品层次、附加产品层次和潜在产品层次,这5个层次也是产品的不同价值层次.对于内容产品来说,竞争往往是在核心利益之外的层次展开.充分认识内容产品的不同层次,将各个层次的价值充分释放并挖掘出来,是内容转化成产品的一个重要途径.新媒体产品价值的实现,有赖于技术基础、个性价值、性能表现、价格策略、用户黏性、文化基因和盈利模式等7个要素,内容产品同样需要具备这些要素,其中,技术基础、用户黏性和文化基因要素,对新媒体内容产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如今,纸媒日渐式微,阅读率下降、发行量下滑、广告额下跌、经营额下挫。为了品牌和影响力,纸媒与时俱进,纷纷利用网络平台,推出新媒体产品。面临众多的新媒体产品,内容审核的工作量巨大,给审核工作带来了难度。即便如此,新媒体产品内容上的审核也应严格把关,要讲究高度与深度;而且,纸媒新媒体产品的审核要从严从速,因为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要讲究温度与速度。  相似文献   

4.
鲁俊  刘梅梅  胡晟 《新闻战线》2023,(17):30-32
安徽交通广播908新媒体以“轻量化”的操作方式、“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流程化”的运营模式,以“快”“准”“暖”“融”等新媒体特质,通过抢抓融媒发展先机、打造新媒体独特品牌、突破内容局限、创新传播方式、积极与受众互动等,实现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探索出一套广电媒体融合的新打法。  相似文献   

5.
邱翔 《中国广播》2015,(3):16-18
本文以"媒体场景"理论为切入点,解析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媒介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指出通过抓住新媒体、拥抱新媒体、融入新媒体、运用新媒体来重新构建广播的媒体场景的可行性和紧迫性。同时也从本位坚守、强化伴随性和内容产品及平台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发挥广播的传统优势来寻求新价值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尤其是移动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被重新定义,媒体格局也发生着深刻变革。本文从新媒体的开办主体、终端平台、内容信息、技术手段等角度分析、探究,彰显出新媒体在2016年全国“两会”宣传报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核心阅读:面对当前新媒体的咄咄逼人,坚持“内容为王”仍是纸媒的安身之本。然而,在海量信息及碎片化阅读时代,要实现“内容为王”的发展战略,传统纸媒必须以打造“王的内容”的发展思路,坚持“内容为体,技术为用”的转型策略。“王的内容”务必要在功能、受众体验与内容形态上展示出与众不同之处。西方传统媒体的付费阅读模式即基于对“王牌内容”的自信。渠道垄断是霸道,在多元开放的新媒体环境下垄断渠道几无可能,因此内容生产与公信力建设仍是王道。  相似文献   

8.
肇燮 《新闻世界》2014,(4):131-132
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媒介的日新月异,媒介的进步也推动了社会的变革,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对应的基本框架、基本哲学和基本生存方式。以互联网和移动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以其雷霆万钧之势叩开了新媒体时代的大门,它深刻地影响到现代人的思维习惯和社会生态。面对新媒体,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不仅要从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更要在深层的媒介规律和媒介运行模式上与新媒体时代的逻辑接轨才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进程中,纷纷创立了自己的新媒体,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的"用户思维"经常挂在嘴边,全面学习新媒体的长处,弥补自身的短处,这成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努力方向。为避免长期以来的传统媒体文风"死板、僵硬、高高在上"等缺陷,主流媒体运作的新媒体在内容上也刻意模仿新媒体"活泼、生动"的长处。但显然,这种对于新媒体优势的过分仰慕导致了另一个极端。为最大化地吸引所谓的"用户",传统主流媒体运作的新媒体无所不用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迅速迭代.纸媒对新闻内容的选题标准、叙述角度、话语结构、互动方式都在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新华社的38字新闻及其圈粉无数的“萌”评论,是这一骤变中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 互动利器,卖萌与新媒体平台天然适配.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话语结构更加口语化,更亲切自然.传统媒体时代,在报纸上卖萌会让人觉得很突兀,和书面语言的表述相容度不高.但在新媒体平台上,卖萌则没有违和感,且常常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做到“锦上添花”甚至“化腐朽为神奇”.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模式与媒介的演变紧密相连。通过对"微信公众号+非遗"、"网络直播+非遗"两种当下最典型的新媒体非遗传播模式研究发现,"新媒体+非遗"传播模式在传播范围、用户数量、用户参与和互动方面表现突出,但存在传播主体媒介素养参差不齐、传播内容文化内涵缺失、传播效能持续性弱等问题。可以从组建志愿者传播团队、深耕传播内容、打造届次化新媒体传播活动等方面着手,构建新媒体与非遗之间持续良性互动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主持传播的主体角色不断丰富,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到网络节目主播、自媒体人、草根主持人、网红主播等。随着互联网"下半场"的到来,主持传播主体也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本文从新媒体时代主持传播主体和客体的变化与需求入手,通过对"知识网红"在名片效应与人格魅力、信息整合与知识垂直细分化、内容深耕与产出的延续性方面的优势梳理,得出"内容+服务"模式、"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化运营"、"知识网红"的产业化发展将成为互联网"下半场"主持传播新的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知识网红"在新媒体时代主持传播中的角色定位,理清新媒体时代主持传播主体的职业概念和行业属性,拓宽主持传播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3.
任陇婵 《视听界》2013,(5):18-19
互联网、新媒体兴起开启了微小、快捷和分享的“微时代”。由雅各布·尼尔森(Jakob Nielsen)提出的“微内容”可谓与微时代“相伴两相生”,广义地说,互联网、新媒体所产生的一切数据都可称为“微内容”。“微内容”本来就是相对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大制作、格式化、机构完整的“巨内容”而言,其显著特征就是“微”,即:内容形态是一句话、一张图片、一个链接、一则微博、一段音视频或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等独立的微量数据;传播渠道是网络、手机等微介质;内容制作、传播是按键操作、鼠标点击等简单的微动作、微体验。  相似文献   

14.
魏鹏  宗琮 《新闻战线》2023,(2):91-93
重点主题宣传不仅是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重要抓手,也是当下新媒体平台提升内容质量、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移动传播时代重要平台,新媒体用活泼、生动、准确的内容产品,融合着温度、携带着情感,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大大丰富了主题宣传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纸媒受到了较强的冲击,在此新形势下,传统纸媒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从传统纸媒的自我定位与认知,内容、主题活动、内容表现形式、具有纸媒特色的新媒体形式的网站建设等方面,对传统媒体"相加""相融"的媒体传播新矩阵的构筑途径做了简要的探析,以期对传统纸媒的改革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播》2008,(1):50-50
2007年12月19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与新加坡新传媒集团共同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和亚洲新闻台(国际频道)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中国传媒经济年会”在中国传媒大学隆重举行。本届年会以“新媒体:竞合与共赢”为主题,围绕新媒体内容创意、技术应用、投融资策略、产业合作和政策推动等五大层面展开,探讨包括新媒体的市场机遇、技术平台、营利模式以及新媒体与受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等众多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11,(9):22-23
互联网和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使报业看到借助新媒体平台综合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全媒体传播的可能性。报业把开发视频信息资源作为全媒体内容生产的“爆破点”,不仅可借此突破平面介质的局限,使内容信息“有声有色”,而且也可在争夺传媒市场中获得诸多机会,迅速应对传媒格局遭遇新媒体冲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檀琳 《青年记者》2016,(20):76-77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内容形态、语言风格、平台载体、交互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军事类微信公众号是当前军事新闻报道和军事文化宣传的重要新媒体平台,深入分析其传播形态,有助于优化军事新媒体的传播策略,深化对军事新闻信息传播规律的把握,强化国防军队改革和社会转型的正面舆论场.  相似文献   

19.
在新媒体当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盛行的信息时代,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地位受到挑战,用户量由原来的大众普遍变成小众主流,主要集中在几万人的机关事业单位,而更多的报纸读者聚集到形式多样的新媒体线上线下。如果党报不从内容和形式上迅速改革,加速媒体融合步伐,作为主流媒体则将失去"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黄永礼 《青年记者》2017,(24):53-54
关于媒体的发展,“内容为王”提法早已有之,其所强调的是内容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新媒体语境下,传播手段多样,尤其是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各种平台渠道风起云涌,信息制作和分享变得前所未有地便利,长期以来专注于内容生产的传统媒体在以技术、渠道见长的新媒体步步紧逼下影响力日减,由此也导致一直以来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内容为王”一再受到质疑,甚至有人断言,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已经严重过时了.然而,如今内容是否真的已不再那么重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