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18,(3):134-136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为文化遗产的物质依托,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开发利用是实现其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特色鲜明的档案,提出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课题,如同生物多样性一样,它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历史发展的印痕,是民族共同血脉的体现,并且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创新的文化基础。正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社会价值,对其的保护显得愈加重要。  相似文献   

3.
辽宁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整个辽宁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乃至于建设和谐辽宁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依据新形势下对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建立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必要性,提出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声像档案的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4.
分析插画与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应用;探讨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插画的设计策略,重点分析潮玩设计、数字创意插画和儿童绘本3种插画设计应用;指出插画设计策略,为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开辟新的思路和视角。强调将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重要性,以此推动跨学科合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旅游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意识形态向产品形态转化的有效方式。有鉴于资源整合对旅游开发的重要性,以在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但存在较多问题的广西桂林地区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问题。研究发现,桂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开发中存在着保护工作起步晚、申报工作进展缓慢、保护经费匮乏,申报主体分散、重复申报问题严重两大问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提出了申报、开发、宣传、营销四个方面整合桂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需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给文化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潜力与机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甘南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府、社会组织等层面的努力下可助力区域乡村振兴。文章依据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的数量、种类,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国政府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持续已近十年了了,在学者的广泛参与下.它已从政治层面转向了学术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传统学科的发展革新和学者的安身立命等需求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化,即依据传统学科体系的视阈分层、对象分化和条件分用的规律和原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类型为学科骨架和形象,以代际传承的精神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建立独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的文化形态,让人们见证了历史,得到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宿迁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对其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为此通过实地调查研究,针对宿迁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濒危状况进行了分析,对宿迁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了明确,指出宿迁地区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与传承的意见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于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的中国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学校教育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但是调查发现,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普遍不高。由此可见,在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推广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程,它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国家已立法保护。木雕设计与制作作为特批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其教学档案应得以保护。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木雕专业的特色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档案的要求分类归档、科学整理和保护,真实记录木雕教学过程,为以后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及档案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档案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就是要收集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以便建档保存,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途径和方式,为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档保存,确保有关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并促进利用,对传承人进行立档保护,同时还需要调整机构设置并加强人员素质培训。  相似文献   

12.
非遗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基本的“活态固化”保护性手段;非遗档案的“固态活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基本要求.通过非遗档案实体的传统服务、流动展示、主题展览和学术推进,通过非遗档案内涵的物化创意、实景再现、技术融合和旅游活化,就能实现非遗档案的公益性和商业性双重发展目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民族记忆的背影,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通过分析蚌埠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现状,本研究阐释了整合非遗口述档案资源的必要性,旨在探索适合蚌埠地区口述档案资源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的关系——以民间传说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的形态之一,其产生和传播明显依附于某些物质形态,缺少“物质”的客观基础,传说便无从生发和建构。因此,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不能绝对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很难区分,两者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调查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忽视其中“物质”的形态。具象、直观的“物质”形态对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促使非物质文化得以流传,使之成为遗产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物质”和非物质两者之间同构的互动关系,透视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文化遗产是指教育领域内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称。教育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教育文物;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教育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教育表现形式。教育文化遗产是中国教育文明在传承中积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教育发展记忆的实证,是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大众传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存在的问题入手,在充分肯定大众传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发挥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的同时,以辽宁省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个案,重点阐述大众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一代代人的文化记忆,是世界上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和个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大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变异或消亡。非物质文化环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根基,要制定积极稳妥、切实可行的保护与经营政策,保护和经营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旅游开发和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无形性、流动性、民族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受到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冲击.旅游开发与利用一方面可能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扭曲与破坏,另一方面如果利用得当.它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措施.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十大类.可谓是种类繁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确给安徽省带来了一定的旅游收入,使得许多游客了解了安徽的地域特色.但是旅游开发也存在着开发过度、保护措施不力.开发困难、开发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处理好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以及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发展安徽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大资源观下,红色非物质文化及其成果因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而被纳入资源之列。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产生的各类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它包括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为主题,鼓舞人民斗志、积极向上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各种体裁的艺术作品,口述红色历史,以及以牢记革命历史、弘扬革命传统、继承先烈遗志为主题内容的文化空间。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精神和教育价值,作为资源,还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遭遇现代化的冲击,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遗产的生存受到威胁,正渐渐退出民众生活,处于边缘位置,有的濒临灭绝。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及传承文化的重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需求,也是高校内在发展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合作完成。高校体育传承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存在传承内容选择、师资队伍、发展模式及课程制度建设运作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