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杨兴荣 《东南传播》2010,(5):105-107
《蜗居》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评论和解读。本文主要从叙事学角度进行解读。首先对该电视剧的叙事主题进行提炼,分为欲望叙事和身体叙事;然后对该电视剧的叙事过程建构进行分析,从人物呈现、情节设置和开放式结局三个方面进行分解;最后对该电视剧的叙事进行思考,将其与现实对照,挖掘该剧的叙事深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电视剧《暗算》叙事结局所蕴涵的审美震撼力,以及给予审美接受者不同的审美感受,运用美学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解析,以探求艺术理论指导艺术实践并激发艺术创新精神的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樊程 《视听》2021,(1):50-51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大众口味愈发多样化.中国电视产业逐步繁荣,表现当代女性生活状态的影视作品更是不断涌现.其中,"致命女性"这一类型化的女性形象所蕴含的女性意识值得关注.本文以国内首部女性情感悬疑剧《危险的她》为切入点,聚焦女性题材如何实现类型化构建.  相似文献   

5.
赵瑞华 《大观周刊》2011,(49):143-143
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出现了一大批女性作家和优秀作品,她们立足于新时期以来的文化结构和话语背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人生,书写女性生活以及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对社会各方面生活的感受。受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80年代末后的女性文学较其之前的女性作品有了很大突破,表现为对个人话语和审美空间的顽强坚守与拓进,作品中的女性个体意识有所增强,创作领域有所扩大,特别是大量运用与传统写作不同的表现手法及创作倾向,如身体写作、私人化写作等。女性文学已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共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余林 《新闻前哨》2012,(8):66-67
近两年中国大陆热播的韩国影视剧颇为成功地从几个层面对中国受众分类合击,成功地捕捉了女性观众的眼球,使其成为收视主体。从心理学角度看,观看韩剧是女性观众的一种替代性满足行为。大批量生产的韩剧,其剧种和情节都朝着类型化的方向发展。不同类型的情节对应着不同的受众需求,并且女性受众的替代性满足行为也不是泛化的,二者之间有着具体而紧密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农民英雄叙事是根据民间文化形态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指电视剧艺术中具有民间传统的叙事形式。富有民间气息和传奇特质、略带狡黠的农民英雄是当代电视剧青睐的对象,因此生产了一系列谱写农民  相似文献   

8.
作为青年女性娱乐生活的一个部分,女性时尚杂志因其消费主义倾向而颇受诟病.本文对青年女性在阅读女性时尚杂志后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和探究青年女性在消费态度、消费需要与动机及购买行为方面,究竟受到了女性时尚杂志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何种方式与渠道产生的,又体现了青年女性在消费主义大潮中怎样...  相似文献   

9.
曾雨荪 《图书馆》2024,(4):69-75
民国初期,女性报刊是女性自我表达、社会参与的重要媒介,报刊上登载的图书广告重构着女性的阅读空间,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变迁的生动反映。《香艳小品》《香艳杂志》《中华妇女界》是民初具有代表性的女性报刊,文章以三种女性报刊所登载的图书广告为研究对象,从图书广告的时代背景、内容倾向、阅读人群、推广策略等多维度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探究民初女性报刊图书广告对民初女性阅读产生的影响,以为当代图书广告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慧慧 《视听》2022,(5):77-79
作为承担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职能的红色题材电视剧,应该如何采取恰当的方式向青年观众传播,并使青年观众接受,是一个长期被探讨的命题.《觉醒年代》在青年性叙事策略方面做出了相应的突破与创新.群像式人物塑造和立体化表达历史人物,让青年观众走近历史、贴近伟人,感受波澜壮阔时代中的命运跌宕;与时代对话和与人物共鸣,让青年观众在共情和...  相似文献   

11.
新主流电视剧呈现了一系列更有烟火气与泥土味,透露出儒家智慧的女性形象。此类女性形象的出现,不仅可以视作是大女主形象的一种互补,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性继承和发扬。从儒家伦理角度切入分析新主流电视剧女性形象,对于儒家文化现代化发展以及新主流电视剧女性形象塑造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分析了新主流电视剧中的典型女性形象与儒家文化的内在关联,论述了儒家文化在新主流电视剧人物塑造中的创造性使用。  相似文献   

12.
女性观众喜爱电视剧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5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电视剧已经成为与社会时代紧密联系、深受国家政府重视、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拥有最大受众群的艺术形式.鉴于女性是电视剧艺术的主要消费群这一事实,本文采用电视社会学的定性研究方法,根据受众对媒介文本诠释的差异理论,从电视剧文本对女性形象呈现到女性观众对剧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两种不同角度,剖析女性观众走进电视剧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3.
旗袍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服饰符号,有着其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该文以电视剧《旗袍》为例分析了旗袍这一民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作为服饰符号学中的组成部分,旗袍在影视剧表达中根据影视剧主题被赋予了一定符号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教育类题材电视剧热播,《小别离》和《小欢喜》分别收获了当年度的收视高潮。两部电视剧都结合了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出现的问题和特点,以孩子的成长为主要线索,辅之以家庭故事作为全剧底色,从三组家庭的悲欢离合反映出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方式,并且很好地关照了当下中国的亲子关系。两部电视剧不仅获得了高收视率,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可以说分别从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叙事角度赋予"教育"新的界定和内涵。  相似文献   

15.
民国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历史变革期,随着五四以来新思想的传入,民国女性试图摆脱封建伦理的约束,打破原有的角色定位与性别的二元对立,实现从传统女性到新女性的过渡与转变。《伦敦新闻画报》作为观察民国女性的第三双眼睛,其视角更加独特,图文内容更加纪实。本文通过对画报中有关民国时期中国女性的图像新闻进行分析,考察该时期女性如何跨越性别分工的僵化界线,实现个体角色、社会角色以及政治角色的消解与重塑,继而剖析隐喻在民国女性身体表面下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背景,试图探讨由最具影响的媒体——电视建构出的电视文化对女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我国电视文化中的新闻、电视剧和广告是以怎样的角度和方法去传播女性形象、女性的声音和观点的,即电视文化对女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刘老根》一剧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此后,一系列以反映新时期农民在小康路上探索、成长为主题的农村题材电视剧走上了荧屏。本文透过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看新时期农村女性角色转变这种社会现象,分析农村女性在角色转变过程中面临的尴尬,以及农村女性形象转变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剧势”是电视剧叙事过程完成后的状态。电视剧叙事是一种循环且上升的过程,即叙事单元在“蓄”后“转”,在“转”后又“蓄”,经过循环叙事后达到高潮和结局,这种“剧势”表现的形式是“曲”。电视剧依据一定的叙事动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7,(7):10-16
"现代女性"分析常常是一个社会面临现代化变迁中较为显著的讨论对象,各种眼光的凝视、欲望的焦点和社会化论述的建构都投射在现代女性身上。本文基于《妇人画报》的视觉史料考查,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沪上女性的现代生活观以及与社会互动关系入手,探讨女性刊物如何建构现代女性的视觉形象,并系统论述时代氛围对女性社会角色的想象及其在当时的都市情境中彰显的历史意义等。本文发现,现代女性的装扮,不乏有西方好莱坞明星的诠释,而其家庭生活,则是现代都市化的核心体现,此外,现代女性还将健美身体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剧势”是电视剧叙事过程完成后的状态。电视剧叙事是一种循环且上升的过程,即叙事单元在“蓄”后“转”.在“转”后又“蓄”,经过循环叙事后达到高潮和结局,这种“剧势”表现的形式是“曲”。电视剧依据一定的叙事动力形成“曲”的“剧势”后,目的是为了符合观众的阅读欣赏心理。这里所说的“剧势”是从“文势”这个概念中引申出来的。“文势”是明清小说评点家们评点古典小说时使用的一个概念.基本内涵是作品的内在结构与读者审美心理机制之间的契合。通过对古典长篇小说及电视剧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可以看出,电视剧叙事的“剧势”和古典长篇小说叙事的“文势”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是一致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