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妒忌     
面对妒忌时,很多人会气愤、委屈、伤心。其实,对于妒忌,如果你换一个角度去想,就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当你被别人妒忌时,说明你有过人之处,而这些恰恰就是妒忌你的人所做不到的事。  相似文献   

2.
妒忌自己     
妒忌别人,这可能是人世间四海皆有的现象, 失意者妒忌成功者,面丑者妒忌姣好者,拙嘴者妒忌善谈者……没有一个人敢说我没有妒忌过。  相似文献   

3.
妒忌自己     
妒忌别人,这可能是人世间四海皆有的现象,失意者妒忌成功者,面丑者妒忌姣美者,拙嘴者妒忌善谈者……没有一个人敢说我没有过妒忌。可是我们为什么不妒忌自己呢?  相似文献   

4.
妒忌,乃人之本性。生活中已成为一个地道的贬义词。然而,作者鲁子却拓开一笔,以“妒忌自己”为题,别开生面,将其褒义化,悬念迭出,令读者一睹为快,于新颖别致的见解中,领悟出其鞭辟入里的思辨。一开头,作者就用三个排比句列举出失意者、面丑者、拙嘴者对成功者、姣美者、善谈者的妒忌,进而指出生活中人人都有过妒忌。然而作者的用意并不在此,而在于提醒我们将人常有的妒忌弱  相似文献   

5.
妒忌也称忌妒,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从这一解释中可以看出,妒忌是一个负面词汇,它反映的是一种深藏在每个人心里的负面情绪。从对妒忌心理深层次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这种社会心理现象一般容易在朋友、同学等比较亲近或者很熟的人之间产生。正如培根说过:“人可以容忍一个陌生人的发迹,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编辑叔叔:您好!我是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我觉得自己什么都好,可就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时,心里就不舒服,这可怎么办呢? 浙江省上虞市师范附小 李默然李默然同学:您好!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羡慕感,这是好事,它可以激励我们奋发图强,赶超先进。但是,如果这种羡慕感发展成为看见别人的成就心里就充满不舒服的感觉,甚至想方设法去诬陷那些超过自己的人,这就变成了妒忌。怎样克服妒忌心理呢?妒忌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它不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可以用宽容这个法宝来克服妒忌,学会宽容就是开阔胸襟,容人之长,取人之长,…  相似文献   

7.
捉拿吉吉火     
给爸爸妈妈的话大人们会妒忌,小孩子也会,妒忌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负面情绪。家长不必对孩子的妒忌大惊小怪,但也决不可任其发展,因为妒忌心过强是极其有害的,有时它甚至会丧失理智,扭曲人格,极大地影响身心健康。给宝宝的游戏给金丝燕着色。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某学生爱嫉妒。按词典上的解释,嫉妒是指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从心理学解读来看,妒忌是一种心理问题,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而导致过分自尊和心胸狭窄的人容易产生妒忌心理。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心理发育还没有成熟,生活中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小太阳、小皇帝,对他们百般呵护,这种生活上的优越,使他们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过分自尊、自大,我乃天下第一。  相似文献   

9.
程艳 《老年教育》2007,(3):20-21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此乃为人做事的绝佳境界。 能做到知足、无求的人,就会有一颗宁静祥和的心,不会在吹毛求疵、尔虞我诈中折磨自己,不会用妒忌怀恨、造谣中伤的言行对待别人,也不会沾染贪婪成性、巧取豪夺的毒水。始终能以纯净的品格给自己定位,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的内容不等于教学的内容。用教学的眼光阅读文本必然会存在着取舍:文本主题的取舍、阅读价值的取舍、教学内容的取舍……作为教材,语文教育者更应学会从"教学"角度进行取舍。备课取向:在主题意识与语文意识间取舍苏教版六下《孔子游春》一文,通常会有几种备课取向:走近孔子、走向古文、走向尊师、走向思维方式、走向表达意识……编者把本文安排在"尊师"单元,该单元还有《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明天,我们毕业》等课文。不少教者从单元主题角度出发,在教学中走上主题教学之路。语文教学要由"教课文"转向"教语文",这是  相似文献   

11.
采用妒忌问卷对559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探寻妒忌得分的评价标准,考察不同人口学变量教师妒忌的检出率。结果发现:(1)妒忌的临界值为>16;(2)中小学教师妒忌检出率以低水平为主,但仍有大部分教师妒忌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与教材、学生对话,正确理解、掌握编者意图和学生学情,需要用审视的眼光来重组文本,需要学会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去取舍教学内容。这里笔者主要结合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孔子游春》这一课具体谈谈怎样取舍。首先,在备课取向之间取舍认真研读《孔子游春》这一课,就会发现有几个备课取向:从人物的了解来看,可以是走进孔子;从对比阅读  相似文献   

13.
《教育艺术》2013,(1):48
人生因为生命的有限而更显得宝贵,有限的生命使取舍成为必需。取舍的源动力在于个体健康成长所需的自由与权益。个体的绝对自由会以牺牲别人的自由为代价,这是不公平的,是非正义的。所以,自由需要有规则和法律来规制,权益需要用规则和法律来审视——不能因利己而侵害别人的自由空间与合法权益。正义是一种美德,它是大多数人所信奉的信条和精神品质。公平正义比太阳更加有光芒!法律是公平  相似文献   

14.
罗素智语录     
<正>1.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激励、为知识所引导的人生。2.乞丐并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3.这个世界最大的麻烦,就在于笨蛋与狂  相似文献   

15.
《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之一,是研究世界上罪恶权力的力作。作品不仅从伊阿古善于利用机遇上,而且还从他那非凡高超计谋上论述了伊阿古的妒忌,阴险和虚伪。从而告诫人们要警惕身边的“伊阿古”。作恶的人绝没有好下场,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相似文献   

16.
马加爵因和同学搓麻将发生纠纷,嫉妒在心报复杀人,犯下国法难容的滔天罪行。嫉妒心理较为普遍,尤其是当今激烈竞争的时代。具体表现在:妒才:妒忌他人的知识、才华、学习成绩胜过自己;妒德:妒忌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热心助人、品德高尚的人;妒能:妒忌工作能力强、善于交际的人;妒名;妒忌在评模选优、学科竞赛中获得名次的人;妒貌:妒忌容颜、身材超过自己的人。嫉妒是一种不良心理的反映,往往因别人胜过自己而怀恨在心,使自己处于焦虑、烦燥、失衡的不健康心态之中。存有嫉妒心理的人,没有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摆正自己奋斗的航向,不能正确估计…  相似文献   

17.
储蓄德行犹如储蓄财富和知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保证永远的荣华富贵,也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好的名声,挣到很多薪水。挣工资的人相当于卖了自己的知识,得到了金钱,但是,道德却不能像知识一样买卖。不会因为某个人品行好,公司或单位就会多给他工资。但是,假如德行能够换算为金钱,一百元的道德,一千元的道德……德行也就失去了德行的特点。不过,德行的保存力和带给人的愉悦之感却是黄金、名誉不能比的。有钱的人,也许会因为一次失败,在一夜之间失去所有财富;有知识的人,在生病以后可能会忘记以前的知识,有时也许还会被人妒忌或者羡慕。但是,有德的人却不会忧虑因为灾难而失去德行,也不会遭人妒忌。即使会遭到妒忌,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毋宁说,他们反倒拥有教化妒忌之人的力量,并且,他们还能体会到不为人知的愉悦。他们从来不会畏惧黑夜,每天早上起床以后会迎来灿烂的朝阳。其实阳光已经映照到他们的心中,即使刮风下雨,他们心中都洋溢着喜悦之情,仍能感受到犹如晴空万里的欢喜,在他们心中,到处都犹如乐土,能够体会到常人体会不到的快乐,可以说,就像和别人吃不同的食物一样。因此,他们既没有必要和别人竞争面包,也不用嫉妒、陷害别人,可以平和安宁地处世度日。他们即使遭遇了灾难,心灵受到了伤害,仍然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喜悦。这样的有德之人既没有聚集亿万财富,也没有很多学位证书或者荣誉称号,抑或是加官晋爵的任免证书,但他们能够得到无与伦比的满足和快乐。所以,能够从这一点着眼的人,既不会对社会感到不满,也不会对职业抱怨不休。  相似文献   

18.
谈嫉妒     
嫉妒是对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产生的一种忌恨情绪和态度 ,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混合心理。它本身就表明了自己不如别人。高中生的嫉妒心不仅表现在学习上、荣誉上 ,还会对他人的家庭状况、身材容貌、衣着打扮、聪明伶俐、惹人喜爱等产生妒忌。它不仅伤害自己 ,也会伤害别人。它有自己的特点 ,也有产生的特定原因。因此 ,更需要我们用良好的心态战胜它 :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之下,由于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课堂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早已为人诟病。语文教学缺失了本色,众多的语文课堂上了"彩",添了"色",教学内容五颜六色,教学形式五彩缤纷,教学效果却远离了教学目标。懂得正确的取舍,才会让语文课堂焕发轻松的魅力,才会有更大的丰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取舍"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去考虑,恰当选择、合理取舍,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放弃也是一种获取,希望这话不是我一个人说过。或许你还不觉得,放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获取。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说:平衡的最高原则是“放弃”。当然,这儿的“放弃”不是叫我们处于被动地位,消极地听任命运的摆布,而是叫我们积极能动地适应生活并改造它。心态平衡最为重要。差不多80%的人都有妒忌心理,我们说适当的妒忌是可以的,因为它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们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但是,如果是自私的妒忌呢?它会丑化人们的灵魂,侵蚀人们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