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广播电视的国际影响力与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相比也无优势可言。接受美学强调受众在文化传播中的主观能动性和重要地位,为破解中国广播电视的语言译制障碍与国际传播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译制过程中密切关注受众的接受效果、适度超越受众的审美"期待视界"、精心设计文本的"意义空白",在国际传播过程中精准定位目标受众、构建与受众互动的优质平台、打造节目品牌、全面推进"本地化"、建立收听收看效果跟踪反馈机制,对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实现中国文化与海外受众话语体系的精准对接,促进新形势下中国广播电视的译制与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宇 《传媒》2016,(12):56-58
目前的受众理论是基于传统媒体产生的,随着媒介环境的变迁,受众的概念会自然而然地变化,其内涵与外延都会有所不同.新兴媒体环境中的受众似乎变得难以捉摸、难于把握,媒体服务与内容的精准定位变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因此,构建精准的受众图景显得迫在眉睫,这也是媒体变革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从国外新兴媒体发展以及媒介环境变迁入手,着重探讨当前受众的特征以及媒体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杜威 《声屏世界》2012,(3):136-137
精准,一直是营销的追求,将品牌主张、产品诉求准确无误地传递到目标受众,是每个营销者的梦想。互联网时代,有数据和技术的加持与推动,精准营销的梦想终于有可能照进现实:在互联网上,企业品牌的目标消费者和受众变得可视而具象,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实现资讯的精准传播,是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要做到精准传播,就必须"精确管理受众认知",即对"真正有需求的受众,在合适的时间,提供有价值的资讯"。因此,就必须首先对资讯产品进行整合;必须深入挖掘用户的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锁定传播目标;必须加强资讯的逻辑性和相关性,提高受众的信息密集度;必须对受众的行为进行基于统计的精准剖析,以实现智能化的资讯导向。  相似文献   

5.
邱月 《传媒》2014,(18)
正新媒体带来的技术进步为企业精准营销提供了更多的实现途径,现下的微信营销即是营销领域里炙手可热的话题。基于智能手机终端应用的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为营销提供了广泛的受众基础,微信应用的不断升级更为营销信息的推广充当了强大的技术后盾。在此传播背景下,企业应结合微信媒体特征,契合目标受众心理,合理制定营销策略,智性表达营销信息,推动精准营销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通过领先的受众定向、双Cookie交叉锁定和跨媒体频次控制等技术为广告主提供精准的视频广告服务,让网络营销活动变得更加精彩。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媒体环境日益复杂,企业的营销费用不断攀升,他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精准传播的重要性,对更加高效的媒体计划和更加精准的受众细分的需求也日渐强烈。  相似文献   

7.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山布局之年,中国社会经济和媒体广告业将掀开新篇章。2010年初启动的三网融合正式带动我国电视媒体进入产业全面升级时期;与此同时,新兴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更深层次的融合与促进,不断推动着媒体传播的长远发展;高端传播渠道、新兴传播渠道与营销渠道下沉,则进一步强化了目标受众群精确定位并细分的需求。"媒介融合""内容  相似文献   

8.
陈嘉贤 《今传媒》2016,(9):17-18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类平台在业务运营中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这些数据为用户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数据剩余、数据滥用和隐私暴露问题却成为了新时期的焦点。要使得这些数据更好的为受众所用,需要真正的找到目标受众。新媒体时代,要真正的找到目标受众,就要确定受众的精准方向,保证他们长期的忠诚度和深度卷入,因此,提出基于场景的大数据挖掘概念。  相似文献   

9.
孙辉 《记者摇篮》2012,(5):64-65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微博等新兴媒介广泛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等各领域,广播节目也可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而"水涨船高",广播节目借助微博这一新兴媒介的平台,打破了广播频率的地域限制,弥补了广播线性传播特点,拓宽了与听众互动的渠道,扩大了广播的受众群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基于大数据技术下的精准广告技术日渐成熟.本文从提升技术,加大对数据的分析;建立明确的目标受众数据库;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升精准广告创意,增强传播效果;重视新媒体发展,扩大精准广告传播范围等多角度对精准广告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时下,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之上的新兴媒体,以其传播渠道的多样、时间上的快捷和内容的丰富,正在不断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市场。处于传媒变革的漩涡之中,纸质媒体也在不断地寻求突破。那么,究竟怎样才能闯出新路,实现凤凰涅?笔者认为,纸媒的副刊其实完全可以进一步精心打造,让其成为留住受众的一个法宝。副刊"姓"什么  相似文献   

12.
当前,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互联网和移动智能手机等新兴媒体,以其即时性、互动性给传统媒体特别是地市党报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和挑战。地市党报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市场份额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兴媒体获取信息,新的受众更是将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如何在四面楚歌声中"革新图存",如何让主流舆论在新兴媒体上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导权,如何打造新型地市党报等,成为地市报人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近一年多来,全国370余家地市党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  相似文献   

13.
梁颖  陈雅 《图书馆学刊》2019,(11):79-84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要充分重视文化精准扶贫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推动高校图书馆加强社会服务职能。分析文化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开展服务研究的现状,从智库服务实现"定位精确、帮扶精心和管理精益"角度分析参与文化精准扶贫意识理念局限、目标受众模糊、方式传统保守和非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总结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参与文化精准扶贫政策、资源、人才和联盟影响优势,提出文化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创新智库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田涛 《声屏世界》2013,(10):100
从第三方市场营销公司的角度来探究一个一元经济并不发达,但在全国传媒经济当中独占鳌头的江西卫视的传播优势以及它的今天与明天。精准传播打造媒体的专业化趋势从大环境看,GDP的下滑以及中国广告市场发展放缓,给广告主和整个广告市场带来双重压力。基于受众精准传播要求,广告主对于传播的需求变化、传播工具的选择,不再仅仅依靠收视率,而在于媒体受众与目标受众的契合度,受众也从无差别的"你给我看什么我们就看什么"向自我选择"我想看什么我就去寻找什么"的需求转变。媒体在用个性化、品牌化、精准性来寻求突破,从相似的、批量的、流水线的向  相似文献   

15.
网络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大数据为广告的精准投放提供了可能.文章从大数据定义和特征入手,结合精准广告的优势和不足,从数据分析、目标受众的锁定、受众精准需求、个性化广告定制、优化广告创意、社会化营销、保障用户隐私等多个角度分析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真正的精准营销不仅是定向兴趣,更多的是关注用户数据。RTB令技术从辅助走到前沿,通过技术可以帮助广告主实现有效购买目标受众。在此之前,网  相似文献   

17.
在近几年时间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受众在微博、微信、微小说的引领下跨入了一种"微时代"。由于各个网络视频网站的商业需要,以及受众闲暇时间的碎片化消费,从而催生了微电影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微电影以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方便快捷的传播特点,并且拥有广泛的传播平台等优势,在新媒体时代引起了广泛关注,得到了受众的高度认可。本文以微电影这种新兴的碎片化传播形式为例,分析碎片化传播在微电影领域的传播特征、传播价值,以及传播过程中与受众人群的粘合关系。  相似文献   

18.
《声屏世界》2012,(6):166
"精准营销"在2011年开始全面绽放,行业内涌现出众多的精准营销机构,精准的概念也从第一阶段的网站组合——媒体选择,根据媒体的受众特点进行组合和选择,到第二阶段的上下文定向——内容优化,根据内容吸引受众的类型进行组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国际传播精准化实践理念内核——"精准传播"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认识和把握国际传播精准化的三重链路:以国际传播目标精准化为核心链路,以国际传播内容精准化为关键链路,以国际传播主体精准化为支撑链路,对提升我国国际传播精准化水平构思了建设性理路.只有以技术精准带动国际传播总体精准、不断推进国际传播精准化实践的链路融合、持续优化国际传播精准化实践的建设性理路,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传播精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为新闻业的采编分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算法推荐是其重要应用方式,传统的人工采编分发遭遇技术算法分发的冲击。在网络时代"流量制胜"的氛围下,媒体为了高点击量等,对每一位受众实施个性化新闻推荐。传统的新闻把关人角色不断被弱化,技术分发产生的负面效应也日益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