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淼 《新闻前哨》2020,(1):66-67
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部分新闻论著为基础,分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莱茵报》时期的"人民报刊"思想。包括人民报刊与人民精神、人民信任、人民利益以及出版自由的关系,探讨了"人民报刊"思想对新媒体传播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2.
磨胤伶 《青年记者》2020,(12):32-33
当今新闻产业发展迅速,新兴媒体在增强新闻时效性的同时也造成了有些人对新闻自由理解的偏差。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将代表西方新闻自由观的"第四权力"学说与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进行比较,以明确新闻自由之本质,探索新时期我国新闻自由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认为新闻出版自由是报刊人民性的体现。延续马克思关于"人民报刊"思想精华,现代电视媒体民生新闻以受众为本位,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有所作为,并呈现以下发展取向:做普通百姓的知心人的节目理念;区域文化资源发掘利用的地域优势;主持人说新闻和受众参与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人民群众中发展工农通讯员,是中共对马克思"人民报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群众办报"的根本保证。从依靠工农通讯员进行宣传到鼓励工农通讯员参与办报,把人民群众提高到既是"受众"又是"传者"的高度,体现了中共宣传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综观近10年国内期刊文献,关于马克思"新闻自由"思想的阐述较为单薄。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数人认为"新闻自由"应纳入西方自由主义语境下探讨,而马克思的新闻理论更关注"政党办报"、"人民报刊"等,因而对于其"新闻自由"关注较少。本文搜集近10年相关文献,从历史背景、理论解读和应用,以及实证研究的角度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张畅 《东南传播》2018,(4):154-156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一种重要报道文体,在我国政治宣传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新世纪,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数量和影响力比上世纪明显减弱。除却自身局限外,媒介环境、受众需求的变化均对典型人物报道效果产生影响。本文拟从"框架理论"出发,以《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新闻联播》典型人物报道的特点及理论在实践中的表现,寻求新时期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汪金刚 《新闻大学》2020,(2):80-93,12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用"异化劳动理论"揭示出资本主义奴役劳动、以商品统治人等种种隐藏的资本剥削逻辑,旨在为实现人的自由、扬弃异化以及实现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统一做出科学批判和理论解释。《手稿》及其异化劳动理论迄今仍然可以作为解释和认识当下信息化社会生产中"数字劳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切口和方法论。本文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为"接点",对当下"数字劳动场域"的资本奴役进行媒介批判考察,以期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视角对数字时代的信息生产和传播中的"异化"做出解释,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媒介批判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中找到"弥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宣传思想工作"人民性"的观点,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报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具体的体现。当前,我国宣传思想工作已进入"全媒体"传播新时代,探索宣传思想工作实现群众根本利益新途径,是必须深入思考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琳 《今传媒》2017,25(11)
本文以越南《人民报网》广西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框架理论的内容分析法,探讨越南主流媒体如何呈现和构建"广西形象".研究发现,越南《人民报网》主要报道越桂合作交流的积极内容,新闻报道态度呈正面,在传递本国价值倾向的同时也塑造了良好的广西形象.文章指出,越南主流媒体对广西的报道遵循服务于国家利益的逻辑;"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借助国外媒体报道中国地方政府在次区域合作中的作为和成果,有助于中国"一带一路"话语建构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0.
移动化、短视频化与社交化的传播趋势下传统电视新闻面临新的创新课题。本文通研究发现移动社交媒介环境下《新闻联播》的创新路径主要包括:通过"联播天团"打造"现象级"短视频产品《主播说联播》;通过开通新闻联播官方抖音和快手号,开启"短视频与社交化"新篇章;通过开通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平台深化传播内容与构建传播矩阵。依循《新闻联播》在移动社交环境下创新策略的初探路径,本文认为电视新闻的转型发展可以着重从"5G环境下充分利用短视频优势"、"深化传播内容、转变叙事方式,实现情感化共鸣"、"形成与用户的互动"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没有专门论述过泰晤士报。但在1852—1862年这段时期,马克思为《纽约每日论坛报》,以及《人民报》《新奥得报》《新闻报》撰写的大量政论通迅和时事述评中,曾多次涉及泰晤士报——或引证,或剖析,或揭露,或谴责,虽然少有长篇大论,但却深刻地从多方面揭示了这张在当时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详读马克思《摩泽尔记者的辩护》文章后,通过回顾百年前伟人卓越的新闻观,重点分析了百年前以报刊为主导的媒介时代里,马克思提出"自由报刊"、"第三个因素"及"报刊是社会舆论的产物"等使媒体人受益至今的至理箴言。同时反观我国当下的媒介信息环境,结合相关典型性报道,分析了舆论监督成为大众话语后,其实践随传媒环境的变化而时起时伏的现状。最后反思概括了《摩泽尔记者的辩护》这一经典马克思新闻著作对于现今新闻实践活动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传媒动态     
《传媒观察》2011,(10):64
《新闻联播》片头将增加3D效果"新闻联播体"将有显著变化日前,中央电视台在2012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预售沟通会上透露,《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两大新闻类重头节目都将在明年呈现出新面目。他们还透露说,2015年央视将跻身世界电视20强。"新闻联播体"一度是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央视此次在沟通会上表示,《新闻联播》将以2012年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没有直接用“中介”概念论述人民报刊的作用,但在其新闻著述中确实把报刊视作一种社会中介。他使用的“纽带”、“镜子”、“纸币”、“第三个因素”等语汇,说明了报刊应具有的中介属性。这一思想对我们认识报刊(包括今天的广播电视)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拓宽了视角。  相似文献   

15.
正推荐理由媒介文化在社会理论研究领域,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史蒂文森的《认识媒介文化》一书,比较全面地对20世纪中叶以来,本领域内的各相关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如马克思、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审理《新莱茵报》诉讼案的陪审法庭的发言(以"《新莱茵报》审判案"为标题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进行考证。在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法律思想的同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出版自由思想的一贯性进行了论述,以原著为依据解释了自由报刊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5,(17):66-68
<正>在马克思论著中,"自由报刊"、"人民报刊"的概念在很多地方内涵是一致的,都是指与人民联系紧密、一定程度能够真正代表舆论的报刊,只是在不同的场合下,为了强调报刊的某一特性而使用了不同的概念。马克思于1843年1月首次使用人民报刊(die Volkspresse)这个概念,是指相对于普鲁士官方、半官方报刊而言的民间的即人民的报刊。在专制制度下,这两类报刊的对立往往会使后者相当程度上反映  相似文献   

18.
栏目的定位决定了《安徽新闻联播》的播音创作必须紧扣时代主题,把准时代脉搏,紧随时代步伐,用情发声、用爱吐字、用心创作,讲述好"安徽故事"。本文以时间的推进、时代的进程为轴线,分析论述《安徽新闻联播》播音风格的演进、形成、创新过程,并结合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对《安徽新闻联播》播音风格的转型升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伴随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剧、媒介技术的快速革新、信息传播的渠道多元以及审美需求的日益多样,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联播体”一度陷入传播效果被削弱甚至僵化的境地。  相似文献   

20.
正新年伊始,一向以严肃著称的央视《新闻联播》向全国观众进行了一次浪漫的"表白"。2014年元旦晚上的《新闻联播》最后播放了一段全国各地新年日出景象的风光片,主播康辉的画外音适时响起:"朋友们都在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就是爱你一世,那就让《新闻联播》和您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吧!"这一结束语在网民中掀起不小的热议。"《新闻联播》‘卖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