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查理周刊》事件回顾及西方媒体差异化报道分析 1、"查理事件"回顾 创刊于1969年的《查理周刊》是一份法国极左翼的讽刺漫画杂志,2015年1月7日,因多次刊登带有讽刺性(及部分攻击性)的关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遭到了极端组织的血腥报复. 《查理杂志》主编沙博尼耶说: "在法国,我们什么事都可以开玩笑,唯独伊斯兰教和伊斯兰主义不行,这真是个恼人的事情".这样的言论基于现在法国的宗教环境:6500万人口中,穆斯林人口占有500万,但是法国社会存在浓烈的"伊斯兰恐惧症",丑化甚至妖魔化穆斯林现象较为常见,同样,生活在法国的穆斯林也虔诚地守护着信仰的思想阵地,不愿完全认同法国主流价值观、融入其中,法国主流社会对这一群体也存在这明显的漠视.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曾一度上升为法国与世界上的伊斯兰国家间的政治问题和法国的国家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2014年底,本来在国际上原本不很知名的法国左翼讽刺杂志《查理周刊》(又译《沙尔利周刊》)遭遇恐怖袭击,酿成多名漫画家和媒体人死亡的惨剧。事件引发了法国数百万人的声援。与此同时,穆斯林世界--无论是素来温和的,还是一向激越的--纷纷举行抗议活动,抗议该周刊在血案之后继续刊登讽刺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人们争议的焦点在于: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言论出版自由是一项得到国际法和各国国内法保障的权利,但是对宗教的批评调侃是否该有一个边界,而不至于冒犯不同宗教和文化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感情和信仰?  相似文献   

3.
2015年1月7日,法国漫画报纸《查理周刊》遭遇恐怖袭击,12人死亡。这一事件给媒体带来震惊的同时,也给报纸带来了不小的变化,更令漫画这一传统的图片门类得到了一次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在事发的最初几天,法国几乎所有报纸都在版面上使用漫画,来表达对恐怖袭击的谴责和对《查理周刊》的支持,以及对新闻自由的捍卫。  相似文献   

4.
2015年1月7日,针对巴黎一家漫画杂志社的血腥恐怖袭击,给法国、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不管袭击者出于什么原因,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都要给予坚决谴责。但悲剧过后,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特别是《查理周刊》编辑部遭袭后,西方社会除了谴责,更多地表达了"对新闻自由的支持"。此前,《查理周刊》曾多次因为刊发争议性漫画引发抗议甚至报复。有媒体评价其手法"既粗俗又无情,且往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哨》2015,(2):95-96
【事件回放】2015年1月7日,法国《查理周刊》位于巴黎的总部遭武装分子袭击,导致12人死亡。据法国司法部门消息人士称,袭击事件的死者中有4人为漫画家。全法当天共有多达370万人走上街头纪念系列恐怖袭击的死难者,创下法国史无前例的记录。仅巴黎的游行人数就在120万至160万之间,法  相似文献   

6.
外刊概要     
《图书馆学研究》2015,(4):10-11
1政治家们对杀戮视而不见【英】《经济学人》2015年1月17日~23日激进分子于清晨包围了位于尼日利亚巴格地区的村庄,等待无辜平民的是一场血腥杀戮。国际特赦组织称,多达2000人被杀害,这也许是"博科圣地"所发动的袭击中最为血腥的一次。诸如此类的暴行在巴格地区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截至目前,"圣战"组织已经占领尼日利亚东北部大部分领土。然而,尼日利亚的统治者们对这场袭击漠不关心。《查理周刊》事件发生后,古德勒  相似文献   

7.
画中有话     
"我们将把法国的奖牌计入欧洲,这样英国人就会乐于做欧洲人了。"法国总统奥朗德利用奥运会讽刺英国首相卡梅伦所在的保守党对欧元所持的怀疑态度。"体育在很多时候体现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公民的价值观。如果一块金牌可以超越我们的价值观的话,那我只能说我们的价值观比金牌低。"姚明评价国羽消极应赛事件。"不要再用‘他们’‘我们’这样的字眼,不要再分基督徒、科普特人(埃及基督徒)或穆斯林。大家都是埃及人、埃及公民。"埃及新任总理甘迪勒宣布新内阁成员名单,并说选择部长时只考虑能力,不考虑信仰。  相似文献   

8.
《查理周刊》事件反映了西方新闻自由和宗教信仰之间的对立,造成了对文明的某种恶性嵌顿.从媒介伦理的角度来看,这种恶性嵌顿是由媒介伦理的极化引起的,而媒介伦理的极化深植于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哲学.本文借助勒维纳斯“他者”伦理的视角,考察了导致期刊所涉媒介伦理极化的哲学深层根源,认为西方哲学传统所遵循的同一性思维,迫使《查理周刊》作为“自我”对作为“他者”的伊斯兰文化进行“消化”,而承认和服从“绝对的他者”是纾缓媒介伦理极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12,(13):24-26
4月优异策划☆《决不宽恕——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十年》,《新民周刊》,4月30日,第16期简介:《新民周刊》的这期封面专题,由最近被曝光的铬超标胶囊切入,回顾近十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如"皮革奶"、"大头娃娃"、"三聚氰胺"、"瘦肉精"、"黑心桶"、"地沟油"、"苏丹红"等。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知名杂志,美国《时代》周刊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量的读者。《时代》周刊以其独特的"封面故事"形式,报道各种新闻事件,帮助读者了解全球新闻资讯。作为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都是《时代》周刊关注的对象,在其丰富的"封面故事"中,也包含了诸多对中国形象的介绍,在将中国形象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14年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公布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背景:西方"漫画事件"及其社会影响 所谓"漫画事件",是指由丹麦、挪威等欧洲国家新闻媒体率先刊登或转载亵渎伊斯兰教先知的讽刺漫画而引发穆斯林世界抗议怒潮的突发公共事件,又称"漫画风波".此事肇始于丹麦,后续影响不断扩大,并一直蔓延到欧洲、中东乃至于亚洲,最终酿成一场政治危机、人道主义灾难.  相似文献   

12.
网络群体性事件之上看下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最近,《瞭望》周刊发表文章,提出"网络内外群体性事件有交织放大之势".据百度百科解释:网络群体性事件,简称网群事件,指在互联网上发生的有较多网民参与讨论的事件.由于此类事件中,较多涉及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三公部门"和其中的公职人员,极容易成为网络新闻炒作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Charlie Chan:The Untold Story of the Honorable Detective and His Rendezvous with AmericanHistory,By Yunte Huang,W.W.Norton&Company,2010神探陈查理不为人知的故事,黄运特著,纽约:诺顿出版社,2010美国作家比格斯(Earl Derr Biggers)笔下的华人警探陈查理(CharlieChan)是一个在中美两国都家喻户晓的人物。据比格斯所说,陈查理这一角色的创作灵感来自他在檀香山度假时看到的一则关于华裔警探张阿平(Chang Apana)出色侦破案件的故事。比格斯所著的"陈查理"系列小说共有六部。尽管在第一部小说中陈查理  相似文献   

14.
我感觉,知识人作为群体,眼界出了问题。旷新年“受迫害”事件,邹恒甫解职事件,薛涌因“批评”茅于轼与《南都周刊》绝交“事件”,是最近几个例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在纸质媒体竞争日渐白热化的今天,由于时效性不如日报、晚报和网络,表现方式不如声光传媒,周报或周刊往往陷入生存夹缝中,报道什么?怎么报道?让周报、周刊记者的新闻人时刻充满了忧虑。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是当前周报周刊新闻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策划的战术:周报周刊的突围之路拒绝大杂烩,敢于做"慢"新闻相当一段时间,很多周报周刊为了让自己的版面内容丰富,一股脑儿的搞填充,"摘到篮子的都是菜",使周报周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描写苦难、揭露黑暗的纪实性的文章常能在一些周刊上看到,有的后来还出了书,但似乎没有引起多少反响。相反,网络上发布的新闻却常能引起轰动(例如"黑煤窑"事件),报纸上揭露的问题有的也激起轩然大波(例如"毒奶粉"事件)。为什么刊物上和图书里  相似文献   

17.
所谓"漫画事件",是指由丹麦、挪威等欧洲国家新闻媒体率先刊登或转载亵渎伊斯兰教先知的讽刺漫画而引发穆斯林世界抗议怒潮的突发公共事件,又称"漫画风波".此事肇始于丹麦,后续影响不断扩大,并一直蔓延到欧洲、中东乃至于亚洲,最终酿成一场政治危机、人道主义灾难.  相似文献   

18.
蒋思悦 《今传媒》2015,(2):156-158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冰点人物"专版,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反映了社会转型期国人遇到的机遇和挑战、生活中经历的收获和坎坷。其选题、切入视角、讲述方式都体现出在社会转型的剧烈变革中,对于人的精神和品性之美的珍视,对于自由、民主、法治等现代文明社会价值观的倡导。《冰点人物》站在较高的精神纬度上,以现代文明的视角深入观察和剖析普通人在社会大背景下的心理状态,情感变化和价值取向,从"人"的角度看社会、看历史。  相似文献   

19.
郑天 《青年记者》2012,(30):77-78
今年上半年,天津卫视大型职场真人节目《非你莫属》中海归人才郭杰晕倒事件在网络上持续了很久才平息。其中,以李开复对此事件发出的微博影响力最大。李开复因对节目组宣扬的价值观表示不满,以节目组拖延时间未道歉为由发微博称:"万人实名抵制  相似文献   

20.
美国面对的是一个超出预计的穆斯林新世界。伊斯兰教党派和宗教力量一天天壮大,经历过"阿拉伯之春"的民众更愿意走上街头表达意愿。于是,敏感的宗教问题、政治煽动加上对美国的怨恨,汇集了成一股洪流"9·11"恐怖袭击事件过去整整11年了,但美国人的心灵创伤并未愈合。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克里斯·史蒂文斯的遇袭身亡,是往伤口上新洒的一把盐。袭击就发生在"9·11"11周年的纪念日。这是自1979年美国驻阿富汗特使阿道夫·杜布斯在遭绑架后不幸身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