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档案馆文化传播功能的历史,分析了信息社会对档案馆社会文明传播的新要求,提出来了档案馆文化传播社会功能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档案馆文化传播功能的历史,分析了信息社会对档案馆社会文明传播的新要求,提出来了档案馆文化传播社会功能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在论述图像传播研究与文化转向之间的关系。详尽阐明了当今图像研究兴起的重要背景——"文化转向"的内涵:是以视觉为中心的转向,视觉事物成为文化建构中的关键,图像成为传播知识和建构文明社会的重要媒介,建构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想像及认知/想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被重新发现的"图像"的作用、地位和本质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最后就图像与文本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本文认为,图像已成为现代传播中一种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生产力,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一种有效的工具和文化力量。开展图像文化传播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强化传播效果,拓宽文化研究的领域等方面都将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各国的文化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交流。而电视剧一直是最贴近人们生活,最受欢迎的大众文化娱乐形式。近几年,许多优质电视剧销往海外并受到好评,例如中国电视剧在日本的传播。中日电视剧交流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应当受到重视。然而纵观目前国内关于电视剧在日本发展状况的研究,始终缺乏具体探讨。尤其是关于近几年来中国电视剧在日本的传播动态,几乎是没有。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以历史研究方法梳理出中国电视剧在日本的发展历程和当今发展动态,为今后中国电视剧更好地"走出去"提供立足点。  相似文献   

5.
王倩  赵金 《青年记者》2000,(5):27-28
新闻传播与文化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作为人类对外部世界和本身的一种把握手段和途径,新闻传播具有巨大的思维功能和认识功能,它无时无刻不在创造文化、传播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对新闻传播有着制约作用,规定着传播的内容、形式、方法,对传播行为进行规范与评价,调适、牵引着传播的取向。我国的新闻传播活动就受到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又全面的。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余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我国传统文化有着超过诸如希腊文化、罗马文化等古文化的绵绵不绝的历史延续性,它通过影响新闻传播者  相似文献   

6.
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输出是中国大众文化走出去的途径之一.政府应启动影视文化产业战略转型,为电视剧海外传播打好政策基础.同时,针对以往电视剧输出遇到的瓶颈,拓宽电视剧文化视域、提升电视剧传播策略,才能够保证电视剧海外传播之路走得更加长远与坚实.拓宽电视剧文化视域主要有三种途径:民族文化的普世化处理、历史故事的现当代演绎、主流文化的后现代传递.提升电视剧的传播策略主要有:以网络为平台开展针对性营销、开发衍生产品、拓宽并延伸电视剧产业链.  相似文献   

7.
鲍德里亚说"电视就是世界",充分体现出电视对于社会文化的承载。本文正着眼于此,以最具典型性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之一《赵氏孤儿案》为例,从脸面、道义及文化三大视角解构其中所对应的孝道、人格和儒学等中国传统思想,由表及里探究电视剧中所铭刻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因为覆盖面广、信息传递迅速而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文化的教导性决定传媒所表达的文化规范和价值理念,对受众思想意识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媒介女性形象的建构有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它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方面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文化,具有建构意义和模式的功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它利用受众非常熟悉的价值观念创造一种东西。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的传统文化象征反映了性别文化作用于社会生活以及性别制度作用于时代文化的一些典型特征,它们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中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社会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传承历史文化、推动区域文明进步的精神动力。电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传播历史文化等相关题材时,具有视听结合、通俗易懂等优势。县市级电视台是传播地域文化的主要阵地,地域文化是地方台节目本土化、特色化的根基所在,也是精品创作的源头活水。地域文化的电视传播策略和实现路径规划引领,打造精品。  相似文献   

10.
赵莹 《现代传播》2019,(3):110-115
文化价值是电视剧重要的表现内容之一,但在电视剧实践创作中往往被忽略,导致当前一些电视剧出现格调不高、价值观错位等问题。基于此,应探索建立文化价值主导型电视剧综合评价体系。此评价体系以对电视剧从文化价值角度的分类研究为基础,主要包括电视剧内容创意、视听表达、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四大主体部分,以及相应的播后评价。"4+1"电视剧综合评价体系可用于电视剧策划、融资、发行,以及评奖、理论研究、教学等各个环节。以电视剧文化价值为先导,主要基于电视剧重要的文化传播影响力,以及电视剧文化价值产生的特有的"精神能量"对现实社会和经济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毛德胜 《传媒》2016,(1):89-91
互联网思维下的电视剧文化生成具有多屏幕交互,传播与互动同步,内容日益满足受众需求,多元文化合流以及类型化、周期性的特征.这种文化生成受到网络技术、电视营销模式、舆论领袖与群体模仿机制的影响.因此,电视业应把握这种文化生成规律,运用互联网思维与观众互动,从网络中汲取营养,创新题材并充实文化内涵,以打造生命力长久的经典电视剧.  相似文献   

12.
文化类真人秀节目近些年成为电视节目类型中的后起之秀,它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影像化表达方式相结合,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与较高的收视。其中,我国首档以"穿越"为题材的综艺节目《咱们穿越吧》,通过历史架构和叙事手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融入娱乐的外衣当中,挖掘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认同的传统文化新内涵,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实现寓教于乐。本文以该节目为例,从体验式传播、通俗化传播、仪式化传播、符号化传播等角度分析其如何成为将文化传承与大众传播进行结合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3.
当前许多城市意识到电视剧媒介的巨大传播力,并开始尝试利用电视剧来传播城市文化形象。本文论述了当代电视剧对于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作用,并从城市精神、城市视觉以及城市市民等方面阐释电视剧对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进而探讨电视剧传播城市文化形象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传播技术改变了电视剧文化再生产的过程.电视剧作为复制性艺术的属性被传播技术强化了,媒介促使其生产的模式化,成为一种"仿真"的过程.与此同时,互联网传播技术强化了电视剧传播中的文化区隔,这和产品提供方式与观看方式的改变存在直接联系.电视剧参与媒介环境的塑造,互联网传播技术的互动性促进了文化资本的内化.文字符号的参与为电视剧文化再生产中理性因素的提升创造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梁馨月 《视听》2016,(11):23-24
少数民族历史题材电视剧作为我国亟待保护的文化链条之一,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历史题材电视剧现状的分析,探索其文化视角下的基本属性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最终表现形式之一.在现代文明社会,随着人类活动记录形式与手段的日趋多样与规范,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态度和行为,必然对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生、丰富与传播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由于<档案法>是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对公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有关单位的档案行为的最高规定,是对影响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和质量的档案行为的积极规范,因此,它拓展了社会历史文化的质量,对丰富与传播社会历史文化是个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城市日趋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些遗存在城市巷陌与民间角落的文化符号正在无可逃避地消亡,而这些"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中最难能可贵的记忆,地方民居、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等众多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历史文化名城宜昌市同样面临着旧城改造新城升级的现状,城市发展与文脉延续的矛盾与冲突已成为城市品牌建设战略思考中不容忽视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档案是历史文明的记载,是社会文化的积累,是文明进步的阶梯,具有明显的文化属性。档案作为一种文化的原始形态.存社会文化建设中承担着独特的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档案馆作为保管档案的重要基地、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机构,有责任承担起发挥自身文化功能、弘扬区域文化、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重任。下面,笔者就档案馆应如何强化自身文化功能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体育类电视节目的文化内涵设置、文化建构、文化表达的分析,认为体育类电视节目对文化重塑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体育类电视节目整体上呈现出大情怀与正能量、爱心助力与践行公益、对舶来文化本土创新的文化内涵;通过传统文化的现代呈现、奥林匹克文化的怀旧呈现、地域文化的景观呈现的方式建构了不同形式的文化;并通过融合传播、体验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对节目的文化进行了表达,实现了体育类节目从"娱乐至死"到"文化重塑"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京杭运河始于秦,兴于隋,盛于唐宋,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享誉世界的重要历史人文景观,是中国悠久文明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