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相民 《记者摇篮》2010,(7):42-42,54
法制新闻报道与其他新闻报道相比,无论从选材、报道角度、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性。法制新闻,笼统地讲就是涉及法律实施过程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在报道实践中,法制新闻还容易出现一些不足,如法律语言转换通俗语言不够,让人难以卒读;案件短平快报道过多,失之浅薄;记者法律知识底气不足,主动出击报道不多等。  相似文献   

2.
由李矗编著的《法制新闻报道概说》一书,已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在万紫千红的新闻报道苑林中,法制新闻报道具有哪些特点、功能和作用?与其它专业新闻报道相比,法制新闻报道具有哪些特殊的规律?如何进一步拓展法制新闻报道的范围,提高法制新闻报道的质量呢?所有这些,是法制新闻报道从业人员和新闻理论研究与教学人员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书从总结我国法制新闻报道的实践经验入手,就法制新闻报道基本理论以及法制新闻报道的采访、写作、编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论述。同时,对法制新闻侵权诉讼及其对策问题,也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涉及法制内容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不少法制新闻报道反映的是社会中真实的非常态事件或现象,富含一般新闻所缺乏的悬念与趣味,对受众有很强的吸引力。于是,法制类新闻报道成为许多报纸、杂志,甚至电视  相似文献   

4.
《新闻与写作》2002,(9):26-26
由李矗编著的《法制新闻报道概说》一书,已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正式出版,由各地新华书店公开发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制新闻报道以其异军突起而别具特色的风采,匾得了广大受众的青睐,引起了新闻界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在万紫千红的新闻报道中,法制新闻报道具有哪些特点?具有哪些功能和作用?与其他专业新闻报道相比,法制新闻报道具有哪些特殊的规律?如何进一步拓展法制新闻报道的范围,提高法制新闻报道的质量呢?所有这些,是法制新闻报道从业人员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也是从事新闻理论研究与教学人员所关心的问题。 该书从总结我国法制…  相似文献   

5.
如今,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报刊,都加大了法制新闻报道的力度,而由法制新闻报道引发的诉讼也开始增多。那么,在法制新闻报道中如何才能避免诉讼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6.
由李矗编著的《法制新闻概说》一书 ,日前已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从总结我国法制报道的实践经验入手 ,就法制新闻报道基本理论、特点、功能、作用 ,以及法制新闻报道的采访、写作、编辑等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论述。同时 ,对法制新闻侵权诉讼及其对策问题 ,也进行了考察和分析。这是一本探索性的法制新闻学论著 ,尤其注重对法制新闻报道的采访、写作、编辑实务的论述。其中 ,对于“法制新闻”与“法制新闻报道”等基本概念的比较与界定 ,对于法制新闻报道四个价值选择的论述 ,对于法制新闻编辑中的“梯形队列法则”和标题…  相似文献   

7.
新闻审判与司法独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当前法制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重要现象——新闻审判,在对其特点及争议性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就法制新闻报道如何尊重司法尊严、实现新闻报道与司法工作之间的平衡问题作了剖析,提出了新闻媒介在实际探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王平 《声屏世界》2011,(12):22-23
法制新闻报道内容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为外部社会环境,即中国法制建设及普法教育所要求的法制新闻报道内容。这一层面的内容可称为“输入状态的内容”。第二个层面是在具体的法制新闻报道活动中,媒介法制传播者根据相应的传播目的或社会目标要求,遵循新闻与传播的规律。对较为抽象、专业的法制新闻报道内容进行组织、编制,以直接用于报道活动的内容。这一层面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输出状态的内容”。这两个层面之间有密切关系,但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9.
法制新闻是以法制事件、法制问题、法制动态为依托的新近发生的法制事实的报道。法制新闻报道活动对促进国家的法制建设,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法制新闻报道中,由于当事人的名称处理不当或是称谓错误,给记者本人或是报社带来麻烦的事也屡见不鲜。现结合笔者几年来的工作经验,作以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法制新闻报道以其独特的风采,异军突起并迅速发展壮大,在普及法制知识、为受众提供法律服务、打击犯罪、伸张正义、提高国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改善我国法制环境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考察了新时期以来我国法制新闻报道的发轫、发展、兴盛与嬗变的历程,并对当前我国法制新闻报道的功能问题进行了反思,以期对法制新闻报道实践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朱颖 《新闻前哨》2013,(11):61-63
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许多媒体在报道法制新闻时开始了新闻娱乐化进程。暴力、血腥、情色、隐私等内容的着重表现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影响了人们通过事件本身而获得的法治教育。本文认为人文关怀具有对法制新闻报道定位与定向、设置价值坐标、弘扬与升华人文精神等作用,并对法制新闻娱乐化进程中在内容、报道方式等方面存在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进行了总结,同时还从法制新闻工作者提高职业素养、重视法制新闻报道的选题、法制新闻写作强化公众利益关联度方面对法制新闻报道增强人文关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是人所共知的一条基本原则。可是新闻失实的现象在我们报纸、广播中仍然时有发生,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有很多方面,例如,客观上,薪闻体制和新闻法制不够完善,党风民风尚未根本好转;主观上,有的记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逐步深入和不断进步,同时,法制新闻报道异军突起,独树一帜,成为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类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赢得了受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作为担负着法制新闻宣传报道重任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和传播过程中,除了坚持一般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时效性、知识性、趣味性外,还必须结合法制新闻本身的特点,坚持做到“三务必”。  相似文献   

14.
段舒  王平 《东南传播》2012,(5):30-31
面对激烈的竞争,一些媒体法制新闻报道为了商业利益,忽视了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凸显出法制新闻工作者法律意识与职业道德的缺失。本文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杨武案"报道为例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前媒体法制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期为法制新闻工作者改进法制报道、提升媒体普法功能与效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润阳 《新闻世界》2014,(3):106-108
微博参与法制新闻报道日渐成为趋势,并对公众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制日报”作为细分化的法制新闻媒体官方微博,既有时效性、专业性、教育性和规范性的特色,也存在报道碎片化、互动匮乏、多媒体运用过少等缺陷。本文通过分析微博内容,从传受关系角度探讨微博法制新闻报道的特点,并对微博平台在法制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微博参与法制新闻报道日渐成为趋势,并对公众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制日报V"作为细分化的法制新闻媒体官方微博,既有时效性、专业性、教育性和规范性的特色,也存在报道碎片化、互动匮乏、多媒体运用过少等缺陷。本文通过分析微博内容,从传受关系角度探讨微博法制新闻报道的特点,并对微博平台在法制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新的《刑事诉讼法》,提出了一些法制新闻报道中的违法现象,值得引起注意。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已经公布,它必将对我国的新闻报道特别是法制新闻报道带来冲击。从现在起到1997年1月1日新《刑诉法》施行,可以看作是法制新闻报道的磨合期。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避免新闻机构或新闻记者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法制新闻报道亟须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一、法制新闻报道播出的频度法制新闻是以反映国家和社会的法制活动为题材的新闻。法制新闻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知识件、接近性、悬念性、冲突性等特征,对广大受众来说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受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士的关注。下面是浙江电视台《浙江卫视新闻》和常山电视台《常山新闻》2001年法制新闻播出的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台的法制新闻报道常年都保持了一定的频度,从而在舆论上形成一定的声势,推动了工作的开展。特別是布集中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的4月份,《浙江卫视新闻》法制新闻报道的播出更为密集,共53条,平均每天1.7条,最多的一天4月24日有7条之多。然而,新闻报道的频度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宣传工  相似文献   

19.
"重情轻法"是法制新闻报道中"情与法失衡"的重要表现,其背后受文化传统、从业人员素质、市场诱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结果给社会带来多方面的的负面影响:损害法制权威,影响公众法制意识的建立,瓦解公众对正义的信念,降低人们的安全感,引发社会矛盾等.做好法制新闻报道,要坚持法制本位原则、全面观照原则、深度解读原则.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将最近发生的法制类事实进行报道是法制新闻的主要职责,例如:法庭审判、人大立法、司法改革和普法教育等。在新闻报道中法制新闻报道的地位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的法律不断进步和强化,在依法制国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方面都体现出了法制新闻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法律新闻报道不断发展的同时,由于新闻媒体对法制新闻进行刊播而导致的纠纷时间经常时有发生,不尽会导致新闻单位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浪费,还会对采编工作人员甚至是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