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琴,别名"七弦琴",现通常称为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它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古筝是我国古老的一种民族弹拨乐器。现在常有人把古琴与古筝有一定相似,而实则不同的两种器乐弄混淆,认为古琴(琴)即是古筝(筝)。或有的人知道这两个是不同的两种乐器,却也不知道它们究竟有什么差别。文章将对这两种古老弹拨乐器的手型、指法及它们的构造、音色、乐曲的不同进行简单的认识及区分,使人们能区别这两种民族乐器。  相似文献   

2.
古筝是中华民族传统弹拨乐器中非常具有艺术特色的器种,其以优美动人的音色、丰富的情感表现力,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认可和喜爱。尤其是古筝演奏中丰富的情感魅力给予了听者无限的遐想和体验,因而对于古筝演奏来说情感体现成为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将结合演奏实践,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古筝演奏中进行情感的体现,旨在使古筝的演奏充满精彩的艺术生命力,充分的展现出这件乐器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琵琶”二字是模拟弹拨乐器上所发的音而得。在一个位置竖放或斜放弦乐器,向外弹所得的音是“琵”,向里拨所得的音是“琶”。作为器乐名称大约源于秦代。开始时,它是多种乐器的总名,凡用类似方法弹奏的乐器,都叫“琵琶”。如三弦、阮、月琴都包括在内。后来,同类弹拨乐器中的每一种都各自有了专门的名称。“琵琶”也就为现在我们演奏用的琵琶所专有。“琵琶”因其有多种多样塑造音乐形象的演奏技巧使之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表现手段,在众多的传统民族乐器中独领风骚。加之炉火纯青的传统曲目与感人至深的创作曲目广为流传,使众多民族器乐爱好者…  相似文献   

4.
阮是我国重要的民族乐器,要获得阮的理想音质和丰富音色,掌握正确的演奏技术非常重要。在阮指弹滚奏技术的训练中,应注意阮滚奏技术与琵琶滚奏技术的区别、滚奏与快速挑弹的区别以及放松与紧张、音质与音色等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历史上,琵琶是一种非常古老且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最早是在南北朝时期引入我国,在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的演变之后,琵琶在弹拨乐器中的特色越来越显著。后来,受到我国戏曲音乐以及民间乐器发展的影响,琵琶的演奏技法发生极大的转变。文章从古代诗歌入手,分析我国琵琶右手技法的演变过程,以期能够为琵琶的学者提供一定的其实,并在学习和演奏的过程中对琵琶右手技法的演变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高翀 《华章》2012,(13)
回顾中国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古筝自秦朝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一民族弹拨乐器,不但音色优美,而且在表演形式上也是多姿多彩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古筝艺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本文就古筝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做出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古老的弹拨乐器——阮,因其圆润饱满的音色和中庸的性格特征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如今,我国民族乐队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大多数民族乐器音色个性化和音域偏高,在乐队中达不到理想的音乐融合度和平衡性,从而影响和制约着现代民族乐队的发展,而阮的音色和音域则恰好能弥补民族乐队这方面的不足,因此阮在民族乐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现代潮流的推进下,阮一直在尝试更多的改良。  相似文献   

8.
琵琶作为一种弹拨乐器,在我国民族乐器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凭借着优美的音色、丰富的技巧、充沛的表现力,在我国民族传统器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琵琶演奏艺术的掌握并非是一件容易的能力,琵琶演奏入门难,并且演奏技法多,这些问题都困扰着琵琶演奏的初学者,本文将探讨琵琶演奏的初学者在琵琶教学中应注意掌握哪些手法,应加强掌握哪些技巧,从而掌握琵琶的演奏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进一步培养出更优秀的琵琶演奏人才。  相似文献   

9.
古筝是我国古典弹拨乐器当中的一个重要种类,也是民族乐器,在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古筝也凭借演奏当中古典淳朴、明快清新的音色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了教育教学和日常演奏实践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古筝协奏曲是古筝和其他类型的管弦乐器结合创作出来的带有浓郁东西方文化意蕴的综合性音乐作品,实现了对演奏环境、技巧以及情感的完美统一。在古筝协奏曲的演奏当中要注意把握多方面的技巧与方法,而在教学环节需要把握古筝协奏曲的内涵表现。  相似文献   

10.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音色甜润、优美:高音清脆明亮,中音柔和雅致,低音浑厚深沉,是民族乐器中的佼佼者.随着古筝演奏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人们学习古筝的热情越来越高,学筝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对促进古筝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众多学筝人数中幼儿占的比例是最多的,也是最难教的.……  相似文献   

11.
古筝,又名秦筝,自我国战国时期就已然出现,作为一件弹拨乐器,以它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悦耳的演奏音色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古筝的制作、装饰等工艺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本文将从古筝的材料使用、工艺价值等方面详细阐述古筝的工艺价值。  相似文献   

12.
琵琶有着"弹拨乐器之王"的美誉,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乐器之一。距今已经超过两千年的历史了。琵琶在演奏的过程中采用竖抱的姿势,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的方式。在演奏的过程中,通过音色的变化能够进一步反应曲调的情感表达,并且充满着中国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13.
正古筝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它的外形古朴典雅,音色优美圆润,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部分音乐爱好者的需求,我校开展了古筝第二课堂。由于弹奏古筝给人以优雅、文静、细腻的感觉,又易于上手,因而吸引了不少的学生。然而,由于参与学习的学生大都没有演奏基础,有些学生乐感不好,进步很慢,学习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时断时  相似文献   

14.
古筝教学中的摇指技巧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乐器中分为了弓弦乐器、吹管乐器和弹拨乐器,古筝是弹拨乐器的一种.古筝是一件演奏技法复杂而深奥的乐器,历史悠久,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形成了山东筝派、河南筝派、客家筝派、潮州筝派等著名的八大地域性流派.并且延续到了今天,从而成为中国音乐艺术中珍贵的艺术遗产,也奠定了古筝在中国传统音乐中重要的地位以及赋于了它厚重的文化底蕴.他与其他乐器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颗粒性强,他是以手指弹弦奏出由点与点的连接组成的乐音来延长发展音乐.在演奏歌唱性较强的旋律和长音时,只靠单弦的震动无法保持声音的延续和音乐的连贯.因此,在弹拨乐器中,几乎都有以快速方法反复弹奏同一个音的技法,如:如琵琶的“轮指”、扬琴的“密竹”、三弦的“捻指”等.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古筝有着十分久远的流变历史。最早在战国时期便得到广泛流传。在流传过程中在不同的地域进行发展,根据当地不同的音乐风格进行扩展,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乐器。古筝是一种极具变化性与丰富表现力的乐器,其有着较为丰富的音色,多样的音色将不同风格的古筝曲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在多种不同的音色中古筝艺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这样的美不仅仅是来自于古筝艺术的音乐,其中还包含古筝艺术演奏时的形态及其所具的情态。本文将从古筝艺术的音色、情感及其所具的演奏形态进行分析,将其所具的美进行深层挖掘,以期获取对于古筝艺术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华章》2007,(12)
在我国的民族乐器中,所有弹拨乐器都是以点击弦发音的,可称为"点用力",这就是弹拨乐器发音的基本方法。琵琶是有一种有品位的乐器,它和小提琴的吟揉方法完全不一样,因为琵琶是通过将弦左右摆动(推拉)改变弦的张力得到音波的,而小提琴是通过手指前后滚动改变弦的长度而得到音波的。  相似文献   

17.
越剧作为我国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术风格优美抒情、细腻委婉。与此同时琵琶作为弹拨乐器的代表,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使得琵琶具备了音域宽广、音色圆润、演奏技巧丰富等特征。因与越剧的音乐风格、表演特色浑然一体,从而在地位上代替了大三弦与斗子,与鼓板、越胡一起成为了越剧的"三大件"。本文以越剧三大件中的琵琶为主体,首先简单介绍了越剧与琵琶的演变历史,然后介绍了琵琶演奏在越剧中发挥的作用,最后分析了越剧中琵琶在音色、音量与音区上的演奏技巧,以期能够帮助观众对琵琶有所了解的同时,帮助琵琶演奏者提高演奏技术,发挥琵琶在越剧音乐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民族乐器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种类甚多.在学校里常见的弹拨乐器有柳叶琴、琵琶、月琴、阳琴、三弦、阮……等.这些乐器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特别擅长表现节奏明快、跳跃的乐曲,很适合组成儿童弹拨乐队.目前在儿童乐队中流行的弹拨乐器演奏形式,大致有齐奏、合奏和弹唱三种.  相似文献   

19.
古筝以其优美和细腻的音色,作为我国弹拨艺术非常重要的一门古老的民族乐器,以其独特的民族底蕴,结合丰富多彩的演奏技法,在中国古老的民族音乐乐器领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古筝的音色和古筝的摇指方式,是每一个学习古筝的爱好者,非常愿意讨论的问题,也是古筝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本文将就此展开细化论述。  相似文献   

20.
琵琶在我国民族器乐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其属于弹拨乐器中的一种,有着很强的表现力,虽音色优美,但技巧复杂,为此音乐教育工作者在琵琶教学时应对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予以重点关注,引导初学者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促进音乐审美能力与表现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