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筝曲《高山流水》源自同名古琴曲,现今广泛流传的《高山流水》主要有三种同名不同曲版本。它们的音乐来源、内容各不相同,分别属于山东、河南、浙江三大筝派。通过比较三首同名古筝曲在曲调、演奏技法及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浅析三大古筝流派形成《高山流水》的背景,体现了三派筝曲《高山流水》的强烈地域性特色及鲜明的音乐风格特征。这三大筝派《高山流水》作品的比较与分析对于理解我国地方筝曲的音乐特点和推动传统筝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浙江筝派在我国的流派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浙江筝主要流行于杭州地区,现在广泛分布于浙江、江苏一代。浙江筝曲以淡雅、含蓄、明快、清秀的风格著称,《将军令》这一乐曲在创作技法与演奏风格上就充分展现了浙江筝曲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3.
浙江筝派在我国的流派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浙江筝主要流行于杭州地区,现在广泛分布于浙江、江苏一代。浙江筝曲以淡雅、含蓄、明快、清秀的风格著称,《将军令》这一乐曲在创作技法与演奏风格上就充分展现了浙江筝曲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4.
《云裳曲》作为陕西筝派优秀的代表曲目,无论从演奏技巧还是艺术表现力方面,完美的诠释了陕西筝派的艺术内涵和艺术特色。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演奏实践对这首作品左右手的演奏技巧进行分析,并对《云裳曲》的艺术表现力进行了全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筝曲《陈杏元和番》是河南筝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作品无论是在演奏技巧上还是在音高曲调上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河南筝派的特点。论文主要从筝曲的曲式结构、音高、节奏方面对筝曲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旨在得出该作品在音高、节奏等方面创作技法的特点,给广大古筝学习者提供较深层次的理论指导,让学生在学习该作品时可以更深入的理解、认识《陈杏元和番》的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6.
传统古筝音乐对现代筝曲的创作影响很大,文章重点分析赵玉斋的《庆丰年》和周延甲的《秦桑曲》等现代原创筝曲,梳理总结一些新创筝曲优秀作品在继承与创新方面取得的经验,以筝曲的创作方法和筝曲创作形态及作者队伍来对现代筝曲的类型进行划分,提出重视对古筝艺术传统的继承和保护,不断开拓新源,丰富古筝曲库.  相似文献   

7.
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特有民族乐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筝在各地的民歌说唱戏曲艺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与各个地区的器乐相融合,形成了秦筝陕西派、河南筝派、山东筝派,近代以降,又产生了蒙古筝派、朝鲜伽耶琴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福建筝派、浙江筝派,最终形成中华筝乐流派纷呈、风格多样、相互争奇斗艳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乐器之一。本文从建国初期筝曲创作的背景着手,以这一时期的筝曲创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对建国初期筝曲创作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河南筝派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地域性风格的乐曲、独特的旋律变奏手法、不同于其他流派的演奏技法和润色手段,加上一批影响较大的优秀演奏家,使得河南筝派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曲目和技法特征、朴实优美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成为全国流传最广和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河南筝的演奏曲目包括以"河南板头曲"为主的传统曲目,以及以地方戏曲等素材改编创作的筝曲,河南筝派的代表人物有曹东扶、王省吾、任清芝等。  相似文献   

10.
《月儿高》是著名的琵琶套曲,每个版本都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特征与价值。本文通过对琵琶曲《月儿高》艺术特色的概述,具体比较分析了汪派与浦东派两个版本。  相似文献   

11.
筝是我国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民族特色弹拨乐器,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的生动诗句来描绘筝演奏的艺术性所达到令人神驰的境界。近年来,在筝曲的创作与艺术实践之中,优秀的现代筝曲不断涌现。本文通过对所选取的现代筝曲《层层水澜》进行分析,解析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及表现手法,探究作品的艺术本质和精神内涵,为在表演中更好地体现作品的艺术特色提出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汨芬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2):100-102,115
浙江筝派是中国古筝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流派,在演奏风格上清丽秀美,长于含蓄淡雅的艺术表现,其旋律、音韵和谐。文曲典雅文静、厚重古朴,武曲奔放华丽、气势磅礴。在演奏技法上除继承传统的的浙派技法以外,还借鉴、学习了琵琶、三弦、扬琴乃至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同时对其他筝艺流派的技法也加以学习和发展。浙江筝派中一些极富特色的演奏技法对其鲜明的艺术风格的完整体现起到了很大的、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这些技法也是浙派筝曲创作中表现力最突出的部分,同时,这些技法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筝艺各流派的发展。浙江筝中的特色演奏技法有些是承袭传统技法并加以改良的,有些是为了拓宽乐曲的表现力而创新出来的。其中经过实践的检验、时间的磨练而存留下来的部分,无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筝曲《孔雀东南飞》其作为一首将古筝音乐演奏与传统诗歌艺术紧密结合的乐曲,是筝乐历史发展中的标志性创作作品,本文从筝曲《孔雀东南飞》的乐曲背景出发,围绕其乐曲演奏特点和情感处理描述,结合谱例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现代筝曲所展现的特点,及对古筝以后技法的革新尽一点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作为山东筝派的代表人物,赵玉斋以其刚劲的演奏风格表现山东韵味的筝曲。本文试图通过对《庆丰年》的分析来窥视赵玉斋筝曲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15.
古筝艺术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与民间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而,古筝流派的形成也受到了民间音乐的深刻影响,吸收和融合了丰富的民间音乐元素。我国的筝派分布辽阔,北方地区主要有山东筝派、河南筝派、山西筝派三大流派,将北方筝派音乐的明朗、高亢、浑厚、质朴、刚劲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三大筝派的艺术风格各有所长,千姿百态,但共同之处在于自身流派形成的过程当中都深受本地民间音乐的影响。因而,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将对北方三大筝派形成与本地民间音乐之间的密切关联进行一一的解析,从而使演奏者在对不同筝派音乐的演奏处理中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风格,并进行合理的演奏诠释。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5,(A4):27-29
古筝协奏曲《云裳诉》是近年来民族器乐曲较成功的筝曲作品。本文从"诗,乐,情"三方面着手对该筝乐作品进行阐述,探讨和挖掘其在筝曲中的艺术感染力,分三部分讲述:筝曲中古典诗词的体现;筝曲《云裳诉》艺术特色和演奏技术;筝曲演奏技巧与情感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河南曹派筝创始人曹东扶先生是20世纪杰出的中国民族音乐大师,他对奠定河南筝派在全国筝界的重要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是河南筝派的一代宗师.曹东扶订谱的板头曲演奏具有流畅、细腻、缠绵、华丽且地域风格浓郁的特点.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得益于曹先生丰富的从艺经历、深厚的技艺积淀以及高远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8.
浙江筝派在已经走过的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非同寻常的艺术成就,古老的筝艺在今天焕发出勃勃生机,浙江筝派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山东筝派是北方筝派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山东筝派拥有着大量的传统演奏技法与曲目,为中国的古筝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曲目与演奏支撑。本文将以山东筝派传承人赵登山先生创作的《铁马吟》为切入点,分析山东筝派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张珊 《民族教育研究》2009,20(5):120-123
三木稔是当代具有国际影响的日本作曲家,他的毕生精力主要集中在发展日本和亚洲民族器乐创作,他的一批优秀古筝作品已成为中国古筝教学和演奏的常见曲目。日本筝乐与我国古筝艺术有着同宗同源的关系,通过三木稔代表性筝曲《乡音》的音乐分析,追溯其筝曲创作的源流,把握其艺术特征,可以为促进和提升我国古筝教学实践及演奏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