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珊瑚》是中国当代民族歌剧的优秀代表作品,是结合西方歌剧形式与中国戏曲特点的歌剧。《海风阵阵愁煞人》作为该歌剧的重要唱段,是民族声乐演唱专业学生必唱曲目,笔者通过对歌剧以及该唱段的情感把握等方面进行简单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万里春色满家园》是歌剧《党的儿女》中著名唱段。该曲是整部歌剧情感的最高潮,演唱的好坏关系到整部歌剧表演的成败。作者以情感变化对歌曲进行分层,然后针对演唱心理进行分析,结合自身演出经验对演唱时心理把握提出看法,为更好的演唱该歌曲服务。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的演唱和理解歌剧《苍原》的主要唱段《情歌》,本人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在查阅、整合大量参考文献之后,从更专业,更客观的角度阐述人物情感,分析作品内涵。本文通过对女主角娜仁高娃的人物情感分析,更深层次的探索《情歌》的艺术表现和演唱技巧,同时也能提高本人在声乐演唱上的理解力和音乐表现力。本文以歌剧《苍原》中的主要唱段《情歌》为主要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将对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做粗浅的阐释;第二部分将简单地对歌剧《苍原》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第三部分从娜仁高娃的性格特征及人物情感着手分析《情歌》的艺术表现;第四部分将对作品进行分析并简单的谈及自己在演唱过程中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民族歌剧在我国歌剧发展史上已经成为一朵璀璨的花朵,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族歌剧《苍原》创作于1987年,成为了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歌剧经典之一,是中国歌剧发展中的一部黄金著作。其中这首《情歌》就是其中的主要唱段,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它贯穿整部歌剧,每一乐章都有出现,笔者将对于该歌剧进行简单介绍,并且从作品的情感处理、气息控制两方面分析其中的演唱技巧。此唱段受到了广大声乐学习者的喜爱,并拿它来作为提高演唱技巧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美声唱法在音乐剧唱段中的综合运用.主要以《歌剧魅影》为例,从克里斯汀的独唱唱段,魅影的独唱唱段,克里斯汀与劳尔的二重唱唱段分析了这部音乐剧的唱法是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并巧妙融合了通俗音乐的演唱方法,将美声唱法在音乐演唱中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歌剧魅影》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音乐剧,经莎拉·布莱曼演绎之后,该剧尤以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跨界演唱而著称,也使其中优美的唱段成为经典。有鉴于此,本文即立足于作者的演唱心得,在分析音乐剧《歌剧魅影》总体音乐创作特征的基础上,并以经典的《The music of the night》唱段为例,来阐述"在细节处有机搭配、融合美声与通俗两大体系特定演唱技法"的演绎策略,以此来与广大同仁进行交流和探讨,以期能够在自身的演唱实践中加以更加全面的艺术诠释。  相似文献   

7.
《你们可知道》这首咏叹调是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非常经典的唱段,它是由女中音演唱者扮演的角色凯鲁比诺演唱的。论文以咏叹调《你们可知道》的创作背景并结合笔者演唱分析。  相似文献   

8.
钟丽娟 《广西教育》2010,(36):96-97
歌剧《张骞》是根据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故事而创作的,此剧选曲《铺平大道通长安》以其优美的曲调、宽广的音域、真挚的情感,成为中国歌剧的优秀唱段之一。本文就作品和演唱两个方面对《铺平大道通长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歌剧是一门以歌唱艺术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因此,歌剧的演唱有着特定的要求。中国民族歌剧的演唱表演,有着与西方歌剧不同的要求,这是体裁特征及特有的音乐语言所决定的。演唱者必须对体裁、剧目、剧情、角色以及各种表现因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深入分析,才能准确恰当地塑造人物形象,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笔者通过对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中女主人公田玉梅唱段的演唱与表演为例,讨论一名演员在演唱歌剧唱段时应该必备的条件和要求以及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普契尼的生平、艺术特点及歌剧《图兰朵》中女主人公"柳儿"的咏叹调《你那颗冰冷的心》做了介绍,笔者试图在理解掌握普契尼歌剧的创作思路及风格后,对该唱段的演唱处理进行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歌剧《夏莫尼的琳达》中咏叹调《这心灵的光》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咏叹调的音乐特征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来揭示这一唱段的深层含义,并结合本人自身演唱实践经验进行演唱探究,为歌剧作品演唱的二度创作与教学的探索提供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2.
歌剧中的歌唱与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特征、歌剧的整体音乐风格等紧密相关,承担着推动剧情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氛围等重要功能。分析歌剧《原野》音乐创作特点,探讨该剧金子唱段的戏剧功能及其演唱处理,启示演唱者把技巧处理与情感处理有机结合,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完美演绎人物角色与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13.
大型歌剧情景交响乐《木兰诗篇》,是民族歌剧发展到一个新时期的代表作品。本文在对《木兰诗篇》艺术特色的解读下,以最为经典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为例,分别从演唱技巧、感情处理与表达为目的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创作的歌剧《阿列科》堪称俄罗斯歌剧的典范,歌剧剧本取材于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诗歌《茨冈》。著名咏叹调《人们已入睡》是歌剧《阿列科》中的经典歌曲。同时,也是表现男主人公阿列科性格的唱段,本文主要从歌曲的演唱、蕴含的情感等方面来分析《人们已入睡》这首咏叹调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为民族歌剧《木兰诗篇》中极具代表性的唱段,音乐整体的表现力较强,重奏之中的弦乐设计,仿佛在忧伤之中透露出一丝怜爱,使得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本文以音乐本体分析为切入点,进而对唱段中的演奏技巧及情感处理加以解读,随后从声乐演唱者的视角出发,并对其中的民族性特点做深入分析,希望以此探究此唱段在民族歌剧...  相似文献   

16.
《苍原》是中国当代民族歌剧的优秀代表作品,由黄维若与冯柏铭编创剧本,曹其敬导演,徐占海、刘晖作曲,是运用西方歌剧形式同时又具备中国民族民间特点的歌剧。《情歌》作为该歌剧的重要唱段,是学习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值得训练并需仔细研究的一部作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歌剧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它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从颓然到繁荣一步一步走来,而其中曾轰动全国的中国民族歌剧之一就是《江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在1964年将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的故事搬上了歌剧的舞台,并创作了歌剧中的部分唱段,共完成了一千多场的演出堪称中国民族歌剧中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其中歌剧中的著名唱段我们熟悉并传唱的有《红梅赞》、《绣红旗》以及《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等作品.五代江姐含情传唱,历经了半个世纪却依然可以振奋我们的心.本文将从歌剧《江姐》中最为著名的唱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剖析,同时也希望通过本人多方面的分析可以让初学这首歌曲的演唱者以及爱好者更好地把握歌曲进行演唱.  相似文献   

18.
音乐与文学是歌剧的两大要素,而艺术家的唱段演唱是歌剧表达与呈现的主要方式。由于不同的演唱风格倾向表达不同的艺术特点,在歌剧演唱中应根据不同戏剧情节,在不同的唱段中充分灵活运用不同的演唱风格。杜欢在歌剧《回家》中饰演的罗旺篼一角,根据不同的情感表达,创造性地运用了美声、民族、通俗三种演唱风格的特点,并将之重新组合并融汇于唱段之中,获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这种效果的取得,得益于长期以来演唱者注重气息、共鸣、吐字等基础训练以及对歌剧素材熟知的情况下"以情动人"的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19.
咏叹调《美妙歌声随风飘荡》选自罗西尼创作的著名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这也是该歌剧中的经典唱段,唱段本身对于剧中罗西娜这一角色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品中高难度的声乐技巧与丰富的情感表达都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因此,笔者通过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了解旋律的具体表达,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该唱段了解其塑造的音乐形象。通过本文的分析,不仅对该唱段音乐创作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该作品的演唱也有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歌剧《苍原》中的咏叹调《情歌》,用西方歌剧的音乐结构创作手法和表演形式,呈现中国民族特色的经典唱段。在演唱时应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充分挖掘音乐内在的民族元素,展现作品其特别的民族情感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