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楼"一词在宋词中出现频率是比较高的,如李煜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晏几道《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眼偷匀",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足见诗家对西楼的钟情.可是"西楼"毕竟不是"岳阳楼"或者"黄鹤楼"那样的名楼,我们从地图上也找不到它的所在.但为什么不同时代、不同遭遇的人,都会选择"西楼",而不是"东楼""北楼"呢?"西楼"是指西边的楼吗?所有词句中的"西楼"含义相同吗?  相似文献   

2.
黄自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创作之一。他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借鉴了西方艺术歌曲表现手法的同时,融入了民族题材。音乐旋律与唱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特点相结合,具有较深的文学性。因此,黄自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以《花非花》作品为例,简要分析其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博大精深,要想演唱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者首先要有扎实的声乐基本功,还要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底蕴等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将古诗词的"意境"表达出来。本文以中国古诗词《渔翁》为例,从创作背景、音乐本体、演唱探究三个方面来分析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  相似文献   

4.
"西楼"一词在宋词中出现频率是比较高的,如李煜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晏几道《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眼偷匀",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足见诗家对西楼的钟情。可是"西楼"毕竟不是"岳阳楼"  相似文献   

5.
将《诗经》篇目涉及"水韵"的篇什做梳理与归纳,将梳理之结果会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歌词创作与演绎间的相关问题,以新的视角结合部分《诗经》篇什中涉及"水韵"的篇章作艺术解读。意在从深入分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歌词意境入手,使声乐演唱者在诠释古诗词艺术歌曲时,能够关注多重视角,从而进一步完善对作品的演绎。  相似文献   

6.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它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中国的众多艺术歌曲中,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艺术歌曲中的典型代表。古诗词歌曲是作曲家根据中国古代诗词谱曲。笔者以《点绛唇.赋登楼》为例,从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创作特点、以及歌曲演唱风格的研究等方面来浅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之美。  相似文献   

7.
黄自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优雅、清丽、意境悠远。在演唱方面要求演唱者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演唱技巧,能够把握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本文将以黄自的两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点绛唇》和《卜算子》为例,对歌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唱技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它最显著的特征是歌词大多以古典诗词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黎英海选取了古诗《登鹳雀楼》创作整理成艺术歌曲,这首歌曲以独特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形象的表现手法,诠释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魅力。文中主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创作技法和演唱分析,充分展现作品内涵与音乐形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艺术歌曲是随着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热而兴起的一种歌曲体裁,中国艺术歌曲产生于民国初期,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以《大江东去》为例,从创作背景、调式调性、旋律风格、歌词、伴奏音乐等五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旨在帮助我们在欣赏、演唱此类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时候,能够比较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这类艺术歌曲的风格和审美价值,对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楼:积淀丰厚文化内蕴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楼”一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多次出现.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大凡喜爱古典诗词的人都知道,在唐宋诗词中,“西楼”是个高频率的经典意象.譬如:  相似文献   

11.
“西楼“一词在宋词中出现频率是比较高的,如李煜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晏几道《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眼偷匀“,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足见诗家对西楼的钟情.可是“西楼“毕竟不是“岳阳楼“或者“黄鹤楼“那样的名楼,我们从地图上也找不到它的所在.但为什么不同时代、不同遭遇的人,都会选择“西楼“,而不是“东楼““北楼“呢?“西楼“是指西边的楼吗?所有词句中的“西楼“含义相同吗?……  相似文献   

12.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西方艺术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碰撞而来的文化产物。由作曲家胡德章进行全新谱曲的古诗词歌曲《天净沙·秋思》中精炼的诗词和婉转悠扬的旋律表达了游子们的凄凉悲苦之情。本文通过创作背景,艺术特征以及演唱分析三个方面对歌曲《天净沙·秋思》展开了讨论。演唱者在对诗词深入了解后,结合正确的表演方式和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歌曲中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3.
《玫瑰三愿》是黄自先生璀璨的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歌曲作品,他一生致力于我国的艺术事业,以该曲目为例,他将中国的古诗词及五声调式与西洋作曲技巧相融合,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西结合",使《玫瑰三愿》成为国内艺术歌曲甚至是西方艺术歌曲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诗词艺术源远流长,它是一种音乐文学,既具有音乐性又具有文学性。其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不仅在文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音乐领域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古诗词艺术与音乐艺术逐步融合,进而创造出古诗词艺术歌曲。《落梅风》便是这样一首作品,它选自《元曲小唱(三首)》中第三首作品,本文主要从演唱方面进行研究,更进一步论述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  相似文献   

15.
近读南唐后主李煜的《乌夜啼》之“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深味了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流露出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难奈心绪,月有圆缺,人有离合,看来,此事真是“古难全”。又读李清照的《一剪梅》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如故地重游,同是“西楼”,同一个“月”;一个“如钩”,一个“满”,景因人异,情随景迁。无言的月亮从南唐的夜空驶向了北宋、南宋,朴素的月亮成了词人们再现心事的窗棂,而那让人揣想的“西楼”,又是如何装载得下那许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中独有的一种体裁,也是现在声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由美籍华人周易谱曲的《钗头凤》为例,对创作背景、旋律创作及演唱技巧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月满西楼》收录在专辑《情释》中,词来自于北宋词人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作曲是苏越,廖昌永演唱。廖昌永采用了美声与流行相结合的一个跨界演唱方式,我从歌词、旋律、演唱等方面对这首歌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沈佳文 《考试周刊》2015,(13):31-32
艺术歌曲是一种西方的声乐体裁。上世纪二十年代,这种演唱形式传入中国。此后,在中国出现了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一独特的声乐作品形式。艺术歌曲演唱的基本方式是美声唱法。欧洲各国的歌唱家在演唱艺术歌曲时,都会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融入本国的民族演唱审美习惯,形成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传统戏曲演唱等艺术形式的借鉴参照,结合对前辈声乐艺术家的演唱实践的分析,探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中润腔处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一、教学素材《咏鹅》原是初唐诗人骆宾王的一首五言古诗。作曲家阎勇将之改编为儿歌,受到喜爱。阎勇创作了大量古诗词歌曲,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苏轼词)、《月满西楼》(李清照词)、《如梦令》(李清照词)等。《咏鹅》是一首咏物诗,相传是骆宾王七岁时看到水中的鹅有感而发之作。骆宾王小时候家住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问他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20世纪早期的音乐创作方面,首次开始尝试着把中国古诗词与近现代的音乐结合在一起,出现了许多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其中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点绛唇·赋登楼》在当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黄自的艺术歌曲在其音乐创作风格上和其文学内涵上都是中国艺术歌曲中的典范。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也是其创作的众多音乐作品中最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从而成为了我们国家近代和现代艺术歌曲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这一艺术歌曲极具浪漫主义气息,在音乐气势上也极为明亮和宽广。在此,本文将从创作背景、歌词意思、演唱处理等方面对《点绛唇·赋登楼》这一艺术歌曲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