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宝宝都是天生的音乐家。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音乐的影响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注入音乐元素。一个成长方案律动宝宝自宝宝出生后,配合着大声啼哭的蹬手划脚,是一种"律动",每天听到熟悉的音乐时的专注和手舞足蹈,同样是一种"律动"。随着月龄的增长,在经历了胎教和最初几个月的音乐熏陶,大一些的宝宝已经会对周围的乐曲表示出熟悉,甚至是喜爱的情绪。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身体律动的表现形式也变得多样化了。律动不仅可以活动筋骨,培养节奏感,还可以让宝宝提高创造力和反应力,要知道律动需要宝宝听到音乐,感悟音乐后作出自己的反应,需要发挥他自己的判断力和想象力,基本上可以说是宝宝最初的自我创作了。所以,别停下,宝贝!让我们将这场音乐律动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2.
律动教学在整个小学音乐教学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小学生可以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跟随着音乐的旋律舞动身体,让全身心得以放松,真正意义上感受音乐的表现力特点,更加通俗易懂地理解音乐的内容和价值,促进音乐素养能力的提升。鉴于律动教学的诸多好处,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实现学生兴趣的激发,本文在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律动教学缺陷与不足的基础上,试着从多个角度展开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希望可以让律动教学的作用在音乐课程当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革新,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中小学普遍运用。小学音乐作为小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其中律动教学是把音乐学习和身体运动相互结合,通过丰富的身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的目的。律动教学能让学生全心的投入到教学中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心智各方面都不太成熟,需要通过音乐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为了实现音乐教学的最大价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律动教学模式,将音乐学习与身体动作结合起来,通过富有韵律的肢体动作去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5.
体态律动是一种能够突破音乐教学模式,真正将音乐和身体运动感应整合起来的方法,可以让原本乏味单调的音乐课堂因为动静结合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带给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把体态律动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极大程度上唤醒学生的本能,促使学生创新体验和感悟,音乐从而保障学生的知识消化吸收效果。音乐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体态律动在教育教学当中的重要价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加入肢体动作的方式,对学生的大脑活动进行调节,改善疲劳状态,助推音乐活动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律动教学是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韵律的动作,调动身体各部分的感官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在当前的音乐课堂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课堂的律动教学,在课堂上加入音乐律动教学会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要想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发挥创造力,是离不开律动的。根据歌曲(乐曲)拍子创编律动的动作,以聆听为主线是律动的基础。根据歌曲(乐曲)的歌词来创编律动的动作,以感受为主是律动的特点,把音乐和身体的韵律结合起来,以互动为主是律动的目的。律动教学是一个单独的训练方法,但也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部分,它是通过全身的肢体动作诱发学生对音乐的潜在感受力,使音乐课堂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的目的。所以,律动教学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律动教学的特点就是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和艺术效果。它可以增强对人的右脑功能的开发,促进学生右脑和左脑的平衡发育。听力缺陷者,尤其是儿童,十分需要身体上的锻炼,以发展他们的肢体运动机能和健壮他们的体格。律动教学无疑是陪伴他们进行节奏性身体锻炼活动的促进剂,可以激发他们的活力,开拓聋生的视野,使学生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统一。  相似文献   

8.
独具魅力、富有生命力是舞蹈艺术吸引我们的地方,它不仅来源于高尚的艺术殿堂,也灵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抹色彩。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舞蹈学习中的舞动正好与其身体的律动和情感的表征契合,不仅能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而且对于开发他们的音乐创造智慧,发展他们的音乐学习个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体态律动是指随音乐用身体动作来体验音乐,强调“听觉、运动觉、情感、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儿童理解、表现音乐的活动。一、借助律动,体验要素音的基本四要素是指音的节奏、高低、强弱、音色,他们依附于音乐之中,比较抽象。而体态律动则可通过身体动作不断模仿、合作、创新等环节使之形象化、感官化,让学生轻松地体验这些要素。  相似文献   

10.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先详细分析了音乐节奏训练的重要性,然后从利用乐器演奏训练小学生节奏感、利用身体律动训练节奏、通过音乐创编培养节奏感等三个方面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林明燕 《天津教育》2020,(5):147-148
喜欢音乐、喜欢运动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当幼儿听音乐时,会自然而然地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身体自然地随节奏晃动,而且许多音乐活动的表现与展现都最终落实在幼儿的身体动作上。这正与达尔克洛兹创立的"体态律动"教学法相符合。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必须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让幼儿不仅能学习用听觉去感觉音乐,同时,学习用整个肌肉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音乐情绪变化。只有身心两方面都真正投入音乐进行中去,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才可能是精确、生动的。我园立足音乐教学,开展体态律动节奏活动、创造性律动活动、集体舞活动,使体态律动成为幼儿体验音乐、体验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秦琳 《学子》2015,(3):56
小学生的音乐学习需要舞蹈律动的支撑,让小学生在音乐旋律中利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对于小学生音乐学习体验感的增强有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只靠耳朵听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音乐教学需求,促进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是推动音乐教学进步的重要实践。一、应用舞蹈律动,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在小学生的头脑中,音乐学科学习应当是快乐的。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小学生较为活泼好动,好奇心很强。在  相似文献   

13.
<正>体态律动是以身体为乐器,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的实践活动,它对于培养学生节奏感、旋律感、感知音乐特征有着重要的作用。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起源于人类身体自然的节奏韵律,通过律动可以将人耳听到的抽象音乐具象化。但体态律动与舞蹈不同,教学中不必刻意追求姿态的美感和整齐的动作,观赏性是次要的,其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从而进一步掌握音乐表达能力。本文通过对体态律动教学特点的分析,阐述儿童音乐教学的律动设计和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4.
"律动"对于正常儿童,他们可以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然而,聋哑儿童由于听力障碍感知音乐十分困难,"使聋童感受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音乐旋律"是聋校律动课教学的一大难点。那么,如  相似文献   

15.
<正>体态律动是个体在听音乐的同时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感受的方式。在音乐教学中,笔者通常采用如下三种体态律动策略。1.体态律动的舞蹈策略。体态律动的舞蹈策略是指通过简单的、优美的舞蹈动作,配合音乐材料律动,进而达到体验音乐的目的。音乐和舞蹈往往是一个整体,通过舞蹈这个载体,能让学生充分地感受、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韵律活动是指随音乐而进行的各种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包括舞蹈、律动和其他节奏活动。其中律动是幼儿园韵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音乐活动。通过律动,幼儿能获得直观经验,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提高对音色的辨别能力,增加节奏感,促进身体的协调性,扩展幼儿的想象范围,让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  相似文献   

17.
在艺术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活动中去,从而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并使他们的听觉和身体协调得到良好发展,就要充分利用舞蹈的作用。一、在课堂上运用“体态律动法”“体态律动法”是由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斯(1865—1960)首创的,这一概念目前我们理解为,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假定的动作,以加强对音乐的注意和记忆,促进学习者自我表现的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达到音、舞不分家。律动可以单一动作重复练习,也可将几个关联的动作连接组合成律动组合练习。在课堂中,可以做形象动作…  相似文献   

18.
“律动”对于正常儿童,他们可以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然而,聋哑儿童由于听力障碍感知音乐十分困难,“使聋童感受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音乐旋律”是聋校律动课教学的一大难点。那么,如何使聋哑儿童感受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音乐旋律,从而弥补他们的生理缺陷呢?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以及体态律动教学模式做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模式在我国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结合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模式。围绕"体态律动",通过节奏运动唤起儿童的音乐本能,掌握达尔克罗兹身体运动语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活动中体会音乐要素。以肢体运动来感受和表现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黄志江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1):69-70,94
主要阐述了律动教学方法在音乐课程中的运用。在众多的音乐教学改革原则、方法和模式中,律动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律动是一种技能,它是在有规律的动作中培养节奏感和韵律感。鉴于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在音乐课上,让他们通过体态律动去合上音乐节奏,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准地踏准音乐节奏,而且对音乐节奏的脉动,对音乐的情绪、情感内涵有更深刻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