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甘肃省的"非遗"传承来看,确实有诸多困境,这些困境都指向了"传承人"的问题,即后继乏人。因此,有必要研究从根本上解决"非遗"传承人的问题。文化的传承需要教育,教育要学校来办。电大社区教育能汇聚最优质的教师队伍和最优质的教学资源,能较好地解决"非遗"传承人的教育问题,且能对广大民众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唤起民众对"非遗"保护的自觉意识。通过将电大社区教育跟"非遗"项目逐渐对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非遗"传承人的问题,从而摆脱"非遗"传承的困境。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非遗"传承的问题是"传承人"后继乏人的问题,解决"传承人"的根本办法在教育,电大社区教育是解决"非遗"传承人教育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阳阳和兴兴     
阳阳有一辆自行车,三只轮的,蹬(deng)上去,还嘟(du)嘟地叫着,多神气。兴兴好羡慕(mu),等阳阳停下来,他摸了摸自行车的把儿。阳阳说:"别弄坏了我的车,让开、让开。"说罢"嘟、嘟、嘟"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称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新媒体技术的赋能下获得了更多的媒介呈现机遇。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进行少数民族非遗传播的过程中,逐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尝试从媒介展示中获取经济利益。受少数民族非遗传播特殊性的影响,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驾驭新媒介能力不足,少数民族非遗内容呈现整体性不足,获取经济上的盈利较难,缺乏跨文化展示的能力。提升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媒介素养,提高传承人社会协作与合作的能力,提高少数民族非遗内容展现的全面性,打造相关产业链条,有利于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提高媒介呈现水平,对推动少数民族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规模大,受教育者众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应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依据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从营造校园氛围、组建社团、开设"非遗"选修课程、编写适合的"非遗"教材、构建校内外"非遗"实践教学基地、加强"非遗"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拓展"非遗"教学的新空间新思维、设置"非遗"学科等多方面努力,培养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任务,将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在职业学校设立"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非遗大师进校参与教学,收徒传艺、整理技艺资料、开展展示活动。学校教师与非遗大师联合传授,开展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作坊式师徒传承,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进一步做好传承人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6.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传承人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于2015年、2016年对湘黔桂地区侗族非遗传承人进行了田野调查,从传承人的概念和认定、权利和义务、传承方式与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为湘黔桂地区侗族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十多年来羌族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基本情况进行梳理,结合近十年来羌族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目前羌族非遗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下具体对策建议:进一步完善非遗申报与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充分尊重当地群众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推动非遗保护跨区域合作发展;积极引入新兴媒体为非遗保护与传播赋能。  相似文献   

8.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中心。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调查符合非遗活态传承的本质。自上世纪末,传承人口述史的研究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也同样面临着危机。本文提出将传承人的主体性置于非遗保护工作的核心位置,并以非遗背后民间文化的原生性作为口述史价值的判别依据。传承人只有在特定民俗语境下,才能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实现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科学采集,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良传统及历史文化的有效手段,是研究和发展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是强化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学术路径。总结田野工作,认为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采集,应注重实录手法,侧重其生命历程化,考虑平民视角、历史视角与整体视角,使贵州非遗传承人口述史内容更加科学和丰富,使口述史体现贵州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空间和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0.
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湖南省6所具有代表性的职业院校进行调研,发现目前非遗校园传承人身份认同存在的问题是总体水平偏低、身份识别限于表层、情感归属缺失、行为趋向消极。产生的原因在于培养环境恶劣、责任意识淡化、身份制度不够完善、情感体验遭受冲击。提出可以通过完善非遗校园传承人培养环境、提升非遗校园传承人的传承意识、出台非遗校园传承人的身份制度、强化非遗校园传承人的仪式教育等路径来增进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1.
在叽噜国的王宫当差的有形形色色的人,比如火钳人、面包人、钥匙人等等。其中,最出色的当属一位叫扁嘴的铁铲人。他不但武功高,而且只要叽噜国王一声令下,他就会飞起一脚,将叽噜国王看不顺眼的人踢到树上、屋顶上或是烟囱上。只要有他在,叽噜国王说话从来不用对谁客气,哪怕是对别国的使者也不用客气。为此,他深得国王的欢心,被封为了"锅铲将军"。  相似文献   

12.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文化遗产,如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等。非遗传承人指的是传承非遗的人,具备三个特点:第一,掌握了非遗精湛的技艺,领悟到了非遗的精髓所在;第二,社会地位较高,在社区或群体中被广泛认可;第三,具备较好的创新能力和传承意识。非遗传承人群不仅包含传承人,还包括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以及非遗保护岗位上的人、爱护非遗的学员和社会人士。2015年,文化和旅游部、  相似文献   

13.
春天的早晨     
天才蒙蒙亮,不知名的小鸟就在枝头大声地唱歌:“瓜儿———叽棍,瓜儿———叽棍。”过去听农民伯伯说:“这是小鸟在喊‘娃儿———捡粪’。”其实小鸟没这个意思,但农民伯伯已经想到这是春天备耕的时节来到了。我还在床上睡觉,爷爷过来叫我起床,他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  相似文献   

14.
以腰鼓文化为例,在对"非遗"项目的内容与分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要素主要有:传承人与传承群体,活态存在,传承制度,人文生态环境,进而提出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途径:进入市场,建立活态传承机制;引进课堂,拓宽活态传承渠道;借助传媒,打造活态传承的新领域;全民健身,开辟活态传承新途径,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存续,其发展得益于形式多样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无论是学者、普通民众、还是传承人,在工作中都常用"原生态"来形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田野考察也就成了我们研究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同样因为人们对原生态的过度重视而导致在非遗的传承中固步自封,难以突破。以界首彩陶为例,从原生态与衍生态的角度进行探析对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具有可以创新非遗项目传承人制度、创新非遗文化传播途径和实现非遗资源的整合利用等价值;目前荆州非遗数字化保护面临传承危机、受众危机和保存危机等问题;荆州要通过建立并完善非遗资源库、构建非遗数字化博物馆、形成立体化数字传播渠道等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灰灰先生     
大家都不高兴到灰灰先生的家里去作客,因为灰灰先生家真脏。灰灰先生买了架吸脏机。他说:“请你把我屋里的脏东西弄掉吧!”“嘟——嘟——”脏袜子、脏枕头、脏床单都被吸进去了。“嘟——嘟——”苹果核儿、糖纸儿、哈立克包装袋都被吸进去了。“嘟——嘟——”灰灰先生也被吸进去了。他说:“我不是脏东西,我是灰灰,请把我放掉。”可吸脏机还是把灰灰先生和脏东  相似文献   

18.
王衡 《安康学院学报》2013,(4):57-61,77
虽然秦东地方戏已有37位艺人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当地市县两级文化行政部门也评选了本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但由于这些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加之一些年轻艺人因生活压力而相继离去以及愿意投身于地方戏的青年人愈来愈少等因素,秦东地方戏遭遇了后继乏人的生存危机。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订系统的应对方案,在加强投入、开拓市场、培育兴趣等诸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皖北城镇化加速推进为皖北非遗拓展了传播发展空间、注入了时代内容、加速了非遗资源向文化产品的转化。同时城镇化也使皖北非遗面临诸多严峻挑战,衍生出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对非遗形成冲击、传承人培养陷入困境、非遗保护传承方式与现代社会难以调适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APP功能齐全、信息量大、交互方式简单、用户群体广泛,对非遗传播有明显优势。在新媒体背景下,“非遗+手机APP”的融合势在必行。借助手机APP进行建档方式灵活,可持续记录、随时完善和保存非遗信息,还可为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人提供销售平台,同时为非遗与受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非遗+手机APP”的融合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手机APP运营者和非遗传承人等多方共同努力,挖掘非遗文化价值,拓展手机APP功能,增加非遗展示的趣味性、互动性、参与度和关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