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天举 《钓鱼》2012,(22):46-47
鱼类学家告诉我们:鱼类化学感受器有专门接受物质元素的细胞—分布于鼻、口、鳃、侧线、鳍尖和尾梢。当某些元素在水中出现并刺激(作用)鱼类的嗅觉或味觉神经而产生感受电位时,这种感受电位正与鱼类的遗传因子中的食物化学信息相一致,于是鱼便接纳而摄食,反之则拒而离去。  相似文献   

2.
为了配制佳饵,提高上钩率,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鱼类的摄食过程,这将开启我们的制饵思路。鱼类学家研究发现:鱼类感知食物并分辨其味,是通过自身的化  相似文献   

3.
一、鱼类的营养:鱼类的营养基础是摄食,摄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鱼类的营养。研究鱼类的营养是从食物开始的,掌握不同鱼类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摄食特点,以及环境条件与鱼类摄食的相互关系,揭示鱼类的生物学规律,在垂钓用饵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垂钓某种鱼类,首先要了解它的食性,了解其摄食强度和季节变化以及摄食时间和方  相似文献   

4.
打塘食     
孙继和  孙云龙 《垂钓》2001,(12):48-49
在钓鱼实践中,撒饵作窝往往关系到钓鱼的成败。人为地使鱼聚集在一起,以增加鱼儿咬钩的饥会,这就是所说的打塘食。鱼类对各种饵料的选择随季节和地区的变化有所不同。当鱼类喜爱吃的食物量减少时,鱼类对其他食物的选择性加强,开始摄食不太喜欢的食物。这种选择性与饥饿程度也有关系。在垂钓时,打塘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鱼鹰子  陶世君 《垂钓》2010,(8):36-38
五、鱼类的感官及食性概述: ①鱼类的感官: 鱼类的感觉器官有嗅觉、视觉、听觉、味觉、敏觉以及水生脊椎动物特有的侧线器官。鱼类主要通过化学感受器感受周边物质的存在。嗅觉和味觉分辨的都是味,对同一物质有两种不同的感受,即气味与口味。  相似文献   

6.
柏名荣 《钓鱼》2004,(19):26-26
青鱼是摄食动物性饵食为主的鱼类。它的食性决定了田螺,河蚬,幼蚌,小虾,蚕蛹是它的喜好食物。在它所生存的环境中,如果水体中有这些动物性饵食的话,它的食性必然倾向于符合自己食性的食物。一般的塘主,养殖青鱼时,不可能专门针对青鱼的食性,去投放动物性饵食,在青鱼失去喜好食物的前提下,它不得不使自己的食性有所改变,去选择被动食物,如麦子,麸皮,菜籽饼,玉米面团等许多种植物类饵。食用这种饵,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鱼类和地球上所有其它生物一样,都必须从它们的生活环境中取得能量和其他所必须的物质,以维持它们的生存,如产卵、洄游、自卫、以及最基本的体内器官的消耗。在鱼类世界中,摄食似乎是统治一切的“法规”。鱼的食性,由于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就是说,鱼类器官的形态、构造与功能的不同,决定着鱼类可能摄食的种类和效率。在水体中,鱼类摄食的食物种类很多,这在客观上决定了鱼类食性的多样性。伴随着长期摄取某一类食物,它的摄食器官构造、生理特点也形成了一系列的适应。按着成鱼的主要食物  相似文献   

8.
张海燕 《中国钓鱼》2005,(11):12-13
深秋初冬随着气温的下降,水温也逐渐冷了下来,大多数鱼类归潜深水,进入冬眠状态,不再游动摄食;而鲫鱼是耐寒鱼类,水温在10℃左右时,照常觅饵摄食,只是活动范围小了,摄食动作小了,活动量小了,觅食不积极了。根据此种情况,深秋初冬钓鲫鱼的方法应有针对性地调整如下。  相似文献   

9.
赵峰 《垂钓》2006,6(9):42-43
我们平常钓鱼经常会遇到鱼类觅食不积极甚至干脆拒食的现象,例如在同一水域、同一钓位,今天频频上鱼,但隔天再钓可能就无鱼问钩。不管是换饵还是换位,浮标还是一动不动。这类鱼获迥异的情况相信绝大多数钓友都遇到过,往往让钓者疑惑不解。为什么鱼类的摄食欲望前后差别这么大?是什么原因造成鱼不吃饵、停口的现象呢?我认为,鱼类拒食的原因很多,而且很复杂,涉及到鱼类生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本人并不是专家,无法从学术理论的角度去揭秘鱼类拒食的原因,在此我只能以实际垂钓中积累的经验谈谈鱼类拒食的原因和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结构和制作 1.结构 垂钩钓组是一种结合台钓法和爆炸钩的优点而设计的手竿钓鲢新法,其结构如图所示。 可以看出,垂钩在结构上与飞钩的最大区别是:①有较长的脑线。②入水后钩不像飞钩那样呈伞形分布于饵团周围,而是长长地垂于饵团的下方。 这一结构的合理之处,在于它更适合鲢鱼的摄食方式。我们知道,鲢鳙鱼摄食是采用滤食方式,它进食首先选择的是饵团下方的散落饵粒区域。而不是饵团本身。因此,较长且垂于饵团下  相似文献   

11.
鱼类对饵料的反应,取决于它们的感觉器官;钓获量的多少,直接与鱼类的吞饵进食有关,而鱼类的吞饵进食,又直接与它们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有密切关系。不同的鱼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水域对饵料的反应也不尽一致:肉食性鱼类对小鱼、小虾等荤饵感兴趣,草食性鱼类对藻类、水草等植物饵料感兴趣。但这并  相似文献   

12.
冬季天寒地冻,鱼儿为了躲避寒冷,都本能地潜藏到较深的水里,大多数鱼类进入冬眠状态,不再游动摄食。而鲫鱼是耐寒鱼类,水温在10℃左右时,照常觅饵摄食,只是活动范围小了,摄食动作小了,活动量小了,觅食不积极了。因此说冬季用手竿在近岸边钓鲫鱼已很难有收获,手竿几乎失去了用武之地。而用抛竿串钩钓远钓深水,则能收到  相似文献   

13.
邢乐仁 《垂钓》2006,6(1):44-46
三、主要食物、次要食物和偶然性食物。(略) 四、食物的隐固性和可塑性 在研究分析鱼类的食性时,常常发生食物组成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发生或大或小变化的情况。有些鱼类食物组成很容易发生变化,这是鱼类食物的可塑性;有的则比较稳定,变化的程度很小,这是鱼类食物的稳固性。可塑性是指鱼类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有改变自己营养特性的能力。稳固性则是在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下,鱼类仍有保持原来特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吴红梅 《钓鱼》2007,(4X):40-40
鱼类对饵料的反应,取决于它们的感觉器官,钓获量的多少,直接与鱼类的吞饵进食有关。而鱼类的吞饵进食,又直接与它们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杨天举 《钓鱼》2010,(13):42-43
钓鱼,就要了解鱼类的食性,了解各种所钓对象鱼对食饵的需求和好恶。众所周知,不同种类之鱼对食物的好恶是迥然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鱼种来制用佳饵,投其所好。  相似文献   

16.
《钓鱼》2005,(17)
鱼类摄食欲念受水温影响比较大。水温越低越不开口,这就是10月以后全国广大水域上鱼难的重要原因。南北公司这包麦香诱四号,正是为应对秋冬水冷惫情而作,以南北数十年专业制饵之功力,效果肯定不错。看来今年9月至明年初春,钓鱼朋友再也不必像往年那样,收竿入库,望池兴叹了,请带上这包钓饵征战江河湖库,过足钓瘾去吧。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以往很多市售饵料,为了达到拉丝效果,均采用了麦蛋白纤维,这是一种极不环保的物质,鱼类吃后难于消化,最终导致死亡。而自然生长的藻类,原本就是鱼类喜好的食物,经过加工后有著非常理想的留钩效果,同时独特…  相似文献   

17.
陈中春 《钓鱼》2012,(23):48-49
钓事中,无论诱饵还是钓饵,都是获鱼多少的重要因素。俗话说:“三分钓位七分饵,能否聚食在色香”。尤其是冬天,在鱼类懒动少吃的情况下,如何把它诱引进窝,并使其张嘴摄食,对饵的品质来说,  相似文献   

18.
“氧”鱼     
张凤林 《垂钓》2001,(4):55-55
水中含氧量的高低是影响鱼类活动的钓获量的重要因素。鱼类的摄食、生长、繁殖、洄游、避险以及越冬等一切生命运动,都是靠体内储备的氧气和能量来完成的。能量是通过摄取取食物营养补充的,而氧气则是靠水中氧气的生成来吸收的。对鱼儿来说,食物固然重要,但氧气更重要。  相似文献   

19.
蚯蚓是万能佳饵之一,已被广大钓鱼人公认,无论是大平系列或是土生土长的红蚯蚓、花蚯蚓、黑蚯蚓等等都是钓荤食鱼类的上乘佳饵。但是蚯蚓饵垂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不同季节的气温、水温变化,认真掌握鱼的生存方式、摄食习性,巧妙使用各钓技,才能充分发挥蚯蚓饵神奇作用。因此使用蚯蚓饵钓鱼有讲究。  相似文献   

20.
杜新财 《垂钓》2005,5(8):40-41
钓点、钓饵与钓技并称为垂钓成功与否的三大要素,其中钓饵质量的优劣与垂钓收获多少的关系密切,在钓鱼人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海钓由于钓场水域浩瀚无垠,鱼类资源极为丰富且摄食习性各具特色,所以在用饵方面有着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